书城传记北宋三苏
6509300000006

第6章

苏洵及其二子以“负贩之夫,奋身而往”的精神,从褒斜谷出川,越秦岭,过大散关和错喜欢铺,经益门镇和陈仓县,到达凤翔府凤鸣释,因释馆十分残破,只好重找旅馆住下。《凤鸣骤记》记有此事。从凤翔东进,渡渭人眉县。在眉县东之张载故里横渠镇,父子同游并题崇寿院壁。在长安休整以后,东过骊山,经华阴出撞关,在途经二陵(今属河南,为当时的交通要冲)时,他们的马死了,只好改骑毛驴。苏轼后来写给苏辙的一首诗中说:“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赛驴嘶。”又经洛阳至开封京城。其间“自蜀至秦,山行一月。自秦至京师,又涉行数千里”。“过秦汉之故都,悠观终南、篙、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当父子三人一路辛苦,于五月抵达京师开封时,正赶上这里闹水灾,他们只好等待,直到秋天,大水退尽,他们才进了开封。苏轼与苏辙于这年秋月,请开封府解,顺利地通过了举人考试。

在苏洵父子上京前,欧阳修就收到了昊照邻带给他的苏洵的文章,他对苏洵大加赞赏。昊照邻与苏洵的二哥苏涣同科进士及第,六载为蜀官,与苏洵的交往也很深,苏洵在初次拜见张方平后不久,又拜访了当时任键为(今属四川)县令吴照邻,得知昊马上要赴京,托其把自己的一些文稿带给欧阳修。这次苏洵进京后马上去拜见欧阳修,呈上了张方平、雷简夫等人的推荐信、自己的作品,还写了一封充满仰慕之意的信。

欧阳修对苏洵的才气十分佩服,认为他的文章可以与荀子相比。他很快把苏洵的文章呈上了朝廷,并写了《荐布衣苏洵状》,希望能起用苏洵。他说:“眉州布衣苏洵,履行淳固,性识明达……其论精于物理而善识变权,文章不为空言而期于有用。其所撰《权书》、《衡书(论)》、《机策》二十篇,辞辩宏伟,博于古而宜于今,实有用之言,非特能文之士也。其人文行久为乡间称道,而守道安贫,不营仕进。”他还给富弼写信,希其能接见苏洵。欧阳修还给张方平写信,对他推荐苏洵表示感谢,说他“所荐得人”。其实,张方平与欧阳修过去在政见L有些分歧,可他们在为国家推举贤才方面都表现出了热情而坦荡的胸襟。

苏洵还给富弼、韩琦、文彦博等人写信,除请求拜见外,含蓄地提出希望得到他们的举荐。在这些信中,苏洵因自己的性格使然,对这几位元老重臣没有歌功颂德,反而针对时弊,提出一些相当尖锐的政治见解。在给富弼的信中,针对他至和二年回朝任宰相以来,失去了当年推行庆历新政的锐气,而因循守旧,连一点有作为的动静也没有,令天下人感到失望的现状提出了批评。苏洵说:

“方今困而后起,起而复为宰相,而又值乎此时也,不为而何为?且吾君之意,待之如此其厚也,不为而何以副吾望?故咸日:后有下令而异于他日者,必吾富公也。朝夕而待之,跳首而望之。望望然而不获见也,戚戚然而疑。呜呼!其弗获闻也,必其远也;进而及于京师,亦无闻焉。不敢以疑,犹日:天下之人如此其众也,数十年之间如此其变也,皆日贤人焉。或日:彼其中则有说也,而天下之人则专始见也。然而不能无忧”。(《上富丞相书》)

苏洵写给富弼的信于直谏之中寓委曲柔和之意,读之但见其可悦而不见其可憎,但未免交浅言深。富弼不以为然,对苏洵的态度很冷淡。

苏洵写了《上韩枢密书》,呈送给时任枢密使的韩琦。他在信中根据军政长期松弛,士卒骄惰,希望韩琦能严整军纪,甚至可以采取诛杀的强硬手段整顿军队。据说韩琦看过信后大惊,虽不用其言,但很佩服苏洵的才学。

苏洵还给时任宰相的文彦博写了《上文丞相书》。文彦博在朝野很有威望,他“立朝端重,顾盼有威,远人来朝,仰望风采,其德望足以折冲御侮于千里之表矣。至于公忠直谅,临事果断,皆有大臣之风”(《宋史·文彦博传》)。苏洵根据宋王朝吏治腐败,官吏众多成患的现状,在该文中提出了与“大臣建议减任予、削进士,以求便天下”而不同的主张;即进贤人、黜不肖,“略于始而精于终”。苏洵在文中说:“使贤者易进,而不肖者易犯。夫易犯故易退,易进故贤者众,众贤进而不肖者易退,夫何患官冗?”毫无疑问,苏洵这一建议是解决宋王朝吏治腐败顽疾的一剂良药,但当时他人轻言微,绝不会引起当权者的重视。

苏洵也给时任枢密副使的田况写了《上田枢密书》,以进行自我推荐。田况曾任益州知州,苏洵“囊者见执事于益州”,可以说俩人是旧相识了。苏洵在信中介绍了自己钻研学问和着书立说的过程,希望田况能重其言,贵其身。

青州太守余清这时到了京城,苏洵向他呈送了《上余青州书》,表达了对余清的仰慕之情和自己的志向。

也许由于政见不同或者其他原因,富弼、韩琦并没有像欧阳修希望的那样对苏洵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韩琦对苏洵礼尚有加,引为座上宾,口中只称赞他的文章写得好,再不说其他的事情。富弼对待苏洵就更没热情了。所以,苏洵虽四处写信求人,欧阳修也极力推荐,但朝廷任用苏洵的希望仍很渺茫。就在苏洵几乎绝望的时候,嘉佑元年冬季,张方平从成都离任返京。苏洵就像溺在大海中的人看见一根稻草,也要奋力抓住它一样,立即给张方平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写得泣血滴泪,很是凄凉,他说:如果这一次到京师来一事无成,那么也不用再求谁了,而且以后也就没什么希望了。听说你的车马快到京师了,我西出百余里去迎接。雪后的风很冷,早晨到郑州时,冻得嘴唇干裂,往憧仆的脸上望去已无人色,从附近人家讨要来了些柴火点燃烤火,良久,我们主仆脸上才恢复了本来的颜色。从郑州往前又走了十里,为大官作前导的骑士从东来,忙惊愕下马立在道路的弯曲处。那位大官来了,从者数百人,足声如雷,却不是自己要迎接的人。等那伙人过去后才上马慢慢往回走,边走边伤心。明公你曾称我的文章洁廉而有文,可以与汉代的司马迁相比,而我却穷困到这种地步,明公难道能无动于心,而等待我多说吗!

与父亲苏洵举步维艰的境况相反,苏轼、苏辙二兄弟此次进京可以说是春风得意,旗开得胜,轻而易举地在开封府考中了举人,此刻他们住在开封兴国寺里,正踌躇满志地准备参加第二年元月由欧阳修以礼部侍郎(礼部的长官)身份主持的礼部考试。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他有意想通过这次考试来扭转当时的文风。北宋初期受五代骄俪文风的影响,讲究词采华丽,对仗工整。到北宋中叶,形式主义的骄俪文风未灭,而又出现了险怪艰涩的倾向,这就是当时流行的时文。欧阳修认为:“所谓时文皆穿凿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在这次礼部考试中,欧阳修决心打击浮艳剽窃的文风,录取平易自然有道有艺之文。

礼部考试的试题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氏兄弟因文风朴实,文笔自然流畅,且酌古喻今,说理透辟,阐发儒家道理而又有独到的见解,颇具古文大家之风范,所以都被选中了。尤其苏轼的考卷《刑赏忠厚之至论》得到了欧阳修的特别赏识,他高兴地说:“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与梅圣俞》)但欧阳修当时怀疑这篇文章为自己一名叫曾子固的门下弟子所写,为避嫌疑,把这份考卷排列为礼部考试第二名。庆历元年朝廷在总结科举考试中的“公荐”(推荐材料)弊病之后,取消“分卷”,实行考卷制度,使试卷成为评定录取的惟一标准。并实行“糊名”“誉录”制度,防止姓名、笔迹失密。

苏轼的这篇《刑赏忠厚之至论》旁征博引,气势飞扬,但在所引用的史例上,却有一则是杜撰出来的。文中说:奖赏可失之过宽,而处罚若有疑间则应慎刑,以免错杀无辜。在此处他用了一则典故:“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有之三”。此典故用得十分恰当,考官读到这里时不敢质疑,怕被人认为自己才疏学浅。苏轼过关后,作为当时考官之一的梅尧臣问苏轼:考卷中关于尧帝与皋陶的典故出处在哪里?苏轼笑着老老实实回答说是想当然杜撰出来的,因为他认为圣君一定会这样做。这件事在文坛上留下了一段有趣的佳话。

经过礼部的考试之后,于当年三月八日殿试。十八日榜出,苏轼兄弟又通过了仁宗皇帝的“御试”。苏轼赐进士及第,在380位考中的学子中名列前茅;苏辙赐同进士及第。宋仁宗回宫后高兴地对皇后说:“我为子孙得了两个宰相。”殿试初后,苏轼等待梅尧臣等编排详定后分配官职,苏辙因年幼“赐归待选”。

仕途苏洵看到自己亲手培养的两个儿子皆中高第,实现了自步己多年梦寐以求而难以实现的夙愿时,有点自嘲地写道:“莫履维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无名氏艰《史阙》)。

苏洵虽没在京师谋到一官半职,但他的文章受到欧阳修等人的推崇,很快在公卿士大夫中间流传开来,再加之两个儿子高中进士,父子三人在京师的名声日振。他们初到京城时,到处投书以求拜见“王公大人”,而现在情形反了过来,倒是许多“王公大人”、社会名流前来拜见他们,使苏洵备受冷落的心情得到一丝慰藉。

对于苏洵父子三人来京师的轰动效应,欧阳修在《苏明允墓志铭》中写道:“当至和、嘉佑之间,(苏洵)与其二子轼、辙偕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得其书献诸朝。书既出而公卿士大夫争传之。其二子举进士皆在高等,亦以文学称于世。眉山在西南数千里外,一日父子隐然名动京师,而苏氏之文章遂擅天下。”曾巩在《苏明允哀辞》中也写道:“既而欧阳公为礼部,又得其二子之文,摧之高等,于是三人之文章盛传于世。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苏文论辩滔滔,思接千古,地负海涵,令人志气高远,气魄宏伟,忘却庸俗的小事。在气象峥嵘,气魄雄伟豪迈方面,苏轼的造诣超过了欧阳修。所以苏文一出,立即名扬天下,独擅文坛。宋代甚至流传着“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的民谣,可见一般文士模仿苏文的程度。

正当苏氏父子准备步人政坛之际,噩耗传来,苏洵的贤妻程氏在家中亡故。父子三人卒返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