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北宋三苏
6509300000017

第17章

出狱后的苏轼,感受到了世事的险恶,说自己的诗“其中虽无所云,而好事者巧以酝酿,便生出无穷事”。他想从此搁笔,可热爱文学的天性又使他不能不写,就决心置个人荣辱得失于度外,继续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攀登。在出狱的当天,就写了《十二月二十八日授黄州团练副使二首》,其中一首是这样写的:

百日归期恰及春,余年乐事最关身。出门便旋风吹面,走马联翩鹊啤人。却对酒杯疑是梦,试拈诗笔已如神。此灾何必深追咎,窃禄从来岂有因。

诗人的心态是乐观的。性格是倔强的,面对拂面的春风及喜鹊的啼鸣,不屑于去想“浑是梦”的痛苦往事,只关心着如何愉快地度过余生;创作激情又恢复了,“试拈诗笔已如神”,看来诗人并没有被厄运压倒。

苏轼正月初一离开京城,四日到了陈州,去文与可家中吊表兄之丧。四月十日,苏辙从南都赶来为哥哥送行,兄弟二人聚会三天,然后洒泪而别,苏轼有“便为齐安(黄州)民,何必归故丘”的诗句送弟弟。十四日,苏辙的女婿文逸民设酒宴送别苏轼。

正月二十日苏轼到了岐亭,寻访故人陈希亮幼子陈糙,在陈糙家中住了五日。此时陈希亮已死去多年,苏轼很怀念这位曾栽培自己的老上司,为了使其事迹不被人们很快遗忘,为其写了传。苏轼并写了《方山子传》,以记陈糙其人其事。方山子者,陈糙之号也,因他“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着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文中之所以主要颂扬方山子任侠隐居不仕,也许与苏轼被贬的心情有关。《方山子传》笔势奇健,所描绘的人物须眉欲动,妙趣横生,是一篇很传神的人物传记。苏轼在这里见到了陈糙收藏的古画《朱陈村嫁娶图》,该画描绘了朱陈村“一村惟两姓,世世为婚姻”的状况,他观画后很是感慨,写诗道:

我是朱陈旧使君,自注:朱陈村在徐州萧县。劝农曾入杏花村。而今风物那堪画,县吏催租夜打门。

苏轼做过徐州知州,所以称为“朱陈旧使君”。此诗反映了人民在繁重租赋下无法安生的状况。诗人在这里故态复萌,为百姓的疾苦又大声呐喊了几句。

苏轼二月一日到黄州贬所,寓居定惠院,随僧蔬食。他虽身处逆境之中,情绪仍然乐观,以自我解嘲的方式写了《初到黄州》一诗: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这首诗很有生活情趣,后面四句表示了对所受到的迫害发泄出不满。这时他的官衔是检校水部员外郎,即水部定额以外的官员,官职低且薪棒少,其棒银三分之二还要以实物折抵,检校官得到的折抵物常为退回的酒袋。

尽管这样,苏轼深知仕途的险恶,朝中李定等人伺机害他的心理依然存在,对乌台诗案仍心有余悸,所以到黄州后写的《到黄州谢表》中违心地说:“臣用意过当,日趋于迷。赋命衰穷,天夺其魄;叛违义理,辜负恩私。茫如醉梦之中,不知言语之出。”这些话明显言不由衷,但他为了自我保护也就说了出来。但他对皇上是很感激的,文中“天地能覆载之,而不能容之于度外;父母能生育之,而不能出之于死中”这几句话后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初到黄州的苏轼,生活相当艰难,收人减少了,因不善于理财又无积蓄,实在难以支撑一家大小10口人的花销,日子过得非常清苦。朋友秦观曾在他被捕期间到湖州探问详情,希望能助一臂之力,这时又来信问候,使他很感动,因为大部分朋友怕受株连已与他绝交了。他马上给秦观回了信,述说自己的生活状况,说全家人为度日非常节省,每月初一取出4500钱,分成30块,分别包起来“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也就是150钱。又用大竹筒贮存一些钱,以准备宾客来时待客用。

叫苏轼难以忍受的,主要还是精神上的压力。他待罪黄州,背着“不忠”的罪名,往日的亲友都主动与他疏远了,使他觉得孤独、委屈与不平。好朋友陈糙约他去武昌作客,他谢绝道:“恐好事君子,更加粉饰,云:擅去安置所,而居于别路。传闻京师,非细事也。”他几乎到了被监视和软禁的险恶程度了。他写给傅钦之的信《与钦之书》中说,他出狱被贬后,“未尝敢作文字”,“不敢复与人事,虽骨肉至亲,未肯有一字往来”,“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矣”,只“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文字狱几乎吓破了他的胆,感到“平生文字为吾累”,忧馋畏谤,说不敢再作诗文,可他忠君爱国,为民请命的一贯信念又促使关心国事而放不下手中的笔,在笔墨上讲究起了策略,采用寓庄于谐的隐晦曲折手法。他贬居黄州后的诗文,大多寄情于山水,流连于风月,托物言志,借题发挥,且不轻易示人。

寓所定惠院的东面山上,“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引发了他的感慨:那“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的这株海棠与自己遭贬的境遇相同,那“雨中有泪亦凄枪,月下无人更清淑”的幽怨高洁又与凄凉寂寞的心境一般,于是发出了“天涯流落俱可念”的叹息,联想到明朝,“雪落纷纷那忍触”。

苏轼到黄州不久,还写了一首词《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所》: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去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词中用“缺月”、“疏桐”、“漏断”渲染出清冷死寂的静夜,幽人(作者自况)独自徘徊,只有若隐若现的孤鸿可以看到;与自己一样惊魂未定的孤鸿,有恨无人理解,无枝可以依托,宿在挂满霜露的沙洲。这首词写人见鸿,以鸿说人,人鸿不分,表现了苏轼自视极高的性格及孤独、惊惧的心理。

五月,苏辙自南都赴筠州途中来到黄州。兄弟俩人劫后见面感慨万端,苏轼有诗迎之,又作《晓至巴河,迎子由诗》,数日后又与苏辙同游武昌西山寒溪寺,作古诗一首;苏辙也写诗与兄长唱和。兄弟俩对床夜语,议论时事政局,都对今后的险恶仕途忧心忡忡,并相商了今后的对应策略。苏辙告诫兄长一定要小心谨慎,说话与作文不要涉及政治,以免遭政敌的进一步迫害。苏辙在黄州住了一月,六月才离开黄州,临走时给苏轼留了一点自己的积蓄。

苏轼寓居定惠院时间不长,又迁临皋亭,乃以前的回车院。他来黄州一年,生活日益困难。第二年二月,老友马正卿为他申请了城东营防废地数十亩,以供他开垦耕种,补充家中的用度。太守徐君猷、通判孟亨之不遗余力为苏轼周旋,很快使这块名为东坡的耕地划归苏轼使用。开垦荒地的工作是艰辛的,正如他在《东坡八首》自注中所说的“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释来而叹,乃作是诗,自憨其勤,庶几来岁之人,以忘其劳焉。”经过他与童仆辛勤的劳作,荒地被开垦成了良田,种上了稻谷、蔬菜,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东坡八首》其中一首是这样写的:

种稻清明前,乐事我能数。毛空暗春泽,针水闻好语。自注:蜀人以细雨为雨毛,稻初生时,农夫相语,稻针出矣。分秧及初夏,渐喜风叶举。月明看露上,一一珠垂缕。秋来霜穗重,颠倒相撑柱。但闻畦陇间,炸锰如风雨。自注:蜀中稻熟时,炸锰群飞田间,如小蝗状,而不害稻。新春便入K,玉粒照筐首。我久食官仓,红腐等泥土。行当知此味,口腹吾已许。

苏轼就这样在当地老农的指点下,躬耕东坡而自得其乐,过上了过去在口头上、笔尖下描绘的归隐生活。

东坡距临皋较远。苏轼在开垦荒地时,就在黄州书生潘丙、古耕道、郭遴的帮助下,紧傍东坡盖了一所房子,以供他在此居住,免去了来回奔波之苦。房子建成时天降大雪,苏轼就在墙壁上绘画雪景图,题写了“东坡雪堂”四字为匾额,此后这座房子被人们称为雪堂。他又给自己起了个外号叫“东坡居士”。

雪堂四周的景色极佳,苏轼把自己比作了陶渊明,把雪堂也就看成是陶渊明游览过的斜川。这年春天,一夜春雨过后,东坡的庄稼嫩绿喜人,他心里很高兴,就饮酒祝贺,并欣然写了一首《江城子》:

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鸟鹊喜,报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浚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日境,吾老矣,寄余龄。

苏轼觉得自己与陶渊明一样都是梦中清醒、醉中也清醒的人,乐于随遇而安过躬耕的生活;在这与斜川一样优美的环境里,可以豁达地度过余生。

苏轼尽管贬居黄州,由于他在文学上名声很大,仍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对象,因写诗词也曾闹出一些趣闻,在民间广为传播。有一天他在雪堂喝醉了,糊里糊涂返回临皋时,已是深夜时分。他帽子也丢了,歪歪斜斜走到门前去敲门,半天无人开,再一听家憧轩声如雷正在熟睡之中,他站在门前面对夜空,高声吟唱起来: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憧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毅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太守徐君酞很快得到消息,说是苏轼昨夜吟完《临江仙》之后,把帽子挂在江边的树上,坐着小船走了。太守大吃一惊:“州失罪人”朝廷可要追究责任,忙到临皋察看时,苏轼还酒醉未醒呢。

有一次苏轼得了红眼病,一个多月没有出门,既是朋友来访也被家人挡在门外。人们觉得很反常,就胡乱猜疑。有个人说:“即便是死了,也得通知大家呀!”这话一传开,竟成了“苏轼已死”了。苏轼的“死”讯只几天工夫便传到许昌范景仁的耳朵里,他为好友忽然“死”去很悲痛,忙叫弟子们凑钱作为丧葬费准备寄给苏轼的家人。其中一个弟子对传闻产生了疑问,范景仁就写信探问确实情况。苏轼看过信后仰面大笑,原来范景仁把苏轼“已死”的消息写在了信中,为了向社会证实自己活着,他邀请了几个朋友饮酒取乐,还在深夜高歌新作,且歌且走。人们又相互传言,原来苏轼依然活在世上。

苏轼嬉笑怒骂皆可成为文章,在黄州期间写的一些理趣诗格调高雅,蕴藉深厚的审美趣味。或显示居安知足时的舒适清雅,或抒发欣慰庆幸中的风趣愉悦,都有其独特的高妙之处。他往岐亭访陈懂,作《寄吴德仁兼简陈秀常》,诗云:

东坡先生无一钱,十年家火烧凡铅。黄金可成河可塞,只有霜须无由言。龙邱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

自此,“河东狮吼”就成了悍妇的称谓。

元丰六年,苏轼48岁,妾王朝云生一子,取名遁儿。苏轼有感于自己的遭遇,写了一首自嘲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他为自己命运的坎坷,为朝廷吏治的腐败而发着牢骚。又如《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与君指上听?

这首小诗寓意很深,说的是既要有好琴,又要有弹琴的技巧,才能发出优美的乐音。以此启迪人们,只有主观和客观条件的恰当配合,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据宋时周军《清波杂志》记,东坡在黄冈,每用官妓佑筋,群妓持纸乞歌词,不违其意而予之。有李琦者独未赏赐。一日有请,东坡乘醉书:“东坡五载黄州住,何事无言赠李琦。”后句未续,移时乃以“却似城南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装饰。乃出诸妓之右,其人自此身价增重,殆类杜子美诗中黄四娘。

苏轼尽管身处逆境,仍很关心百姓的疾苦,他在《蔡州道上遇雪次韵子由二首》中写道:“下马作雪诗,满地鞭纂痕,伫立望原野,悲歌为黎元。”在《鱼蛮子》诗中感叹渔民的生活为“何异獭与狙”。与黄州接界的鄂州,有溺婴的恶习,尤其女婴被杀害的数量多,故此地民间少女多鲜夫。苏轼闻之心酸,“为食不下”。他给鄂州太守朱康叔写了一封信,希望其设法革除此恶习。在他的倡议下成立了救儿组织,请一位德高望重的人担任会长,他们向穷人捐了不少钱,以资助即将生孩子的家庭。苏轼说:“若岁活百个小儿,亦闲居一乐事也,吾虽贫亦出十千。”

初次来到黄州的苏轼,贫病交加,穷困潦倒,因右目患疾,卧病半年,在“杜门斋僧,百想灰心”(《与蔡景繁》)的情况下,他“归诚佛僧”,专心研读佛经。《黄州安国寺记》记述初到黄州学佛的缘由时哨然叹道:“道不足以御气,性不足以胜习,不锄其本,而耘其末,今虽改之,后必复作。盎归诚佛僧,求一洗之……焚香独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从生而不可得。”他以前“锐于报国,拙于谋身”,因此烦恼纷生而无法排解。他到此求助于佛学了,想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摆脱儒家思想的束缚,从精神上抛弃尘俗世界,以达到“物我相忘”的境地。然而,他对佛教学说的研讨是以执着现实人生为出发点的,以理性对待佛学,仅是借佛教的思维方式,对人生和现实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元丰六年给苏辙的一封信中说:“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凡尽心,别无胜解……而世之昧者,便将颓然无知,认作佛地。若如此是佛,猫儿狗子,得饱熟睡,腹摇鼻息,与土木同……可谓无一丝思念,岂可谓猫儿狗子已人佛地?”其次,苏轼拜佛读经,是为了追求实用。在《答毕仲举书》中,他说“若世之君子,所谓超然玄悟者,仆不识也”,实际上是说他不相信佛教。不信佛却去拜佛读经,似乎十分矛盾,苏轼却高明地统一了起来。再者,苏轼对学佛习道时可能出现的偏差早有认识,他说:“学佛老者,本期于静而达,静似懒,达似放,学者或未至其所期,而先得其所似,不为无害。仆常以此自疑,故亦以为献。”(《答毕仲举书》)。

与对待佛学一样,苏轼对道家思想也是有选择地接受。《雪堂记》中“客”要邀“苏子”作“藩外之游”,“客”所主张的是要人消除心智,心如死灰,真正达到与天地万物渊于一体的境界;苏轼说自己建雪堂是为了“升是堂者”,将见其不溯而俊,不寒而栗,凄凛其肌肤,洗涤其烦郁,既无炙手之讥,又免饮冰之疾,他不愿做“散人”,只是为了借道家思想祛除儒家思想中庸俗狠琐的一面,以建立更为洒脱旷达的世界观。

苏轼在研读佛、道书籍的同时,把自己的所思所得,写成了着作。《上文潞公书》云:“到黄州无所用心,覃思《易》《论语》,若有所得。”从这里可以看出,苏轼到黄州定居以后,即作《易传》九卷,《论语》五卷。至此,他“初好贾谊、陆蛰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墨,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矣”(《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他有批判地接受了中国文化的这三种成分,再加上广泛的社会经历与工作实践,使这三种文化融合成了他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成为他稳定而特有的心理状态。这种心态超越现实又执着现实,成为他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张扬自我的精神源泉,造就了他不懈不躁、不惧不馁、任性自适又执着现实的自由人格。

北宋是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此时文化界一股注重内心的超然玄悟,高扬感性生命,热衷求索内心世界丰富而细腻的情感的潮流正在逐渐形成。苏轼继承、发展、超越了这股潮流,以“三教合一”的特点使上述重视感情生命的潮流剥去庸俗的一面。就这样,苏轼在黄州迎来了文学创作的高潮时期,词创作数量很多,风格各异,至今大放光彩。

元丰五年(1082)七月,苏轼泛游黄冈赤壁,面对三国时的古战场,他想到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又联想到自己坎坷的遭遇,唱出了一首雄放豪迈的壮曲《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酻江月。

这首千古绝唱是宋代豪放词最有代表性的篇章,颂扬了壮丽的祖国山河及英雄人物的业绩,表现了词人从失意的巨大痛苦中的自我解脱,是贬官黄州后真情实感的流露。《寥园词评》中黄蓼园说:“题是怀古,意谓自己消磨壮心殆尽也。开头大江东去一句,叹浪淘人物,是自己与周郎俱在内也……总而言之,题是赤壁,是为心已而发。周郎是宾,自己是主。借宾定主,寓主于宾。是主是宾,离奇变幻,细思方得其主意处。不可但诵其词,而不知其命题所在也。”

苏轼的好友张梦得在黄州的江边建了一座亭子,刚竣工,还没来得及给亭子取名,就请苏轼到这座亭子里赏玩。苏轼赴约去了,游玩得很畅快,为亭子起名“快哉亭”。他还即兴挥毫作词,写了一首《水调歌头》赠给张梦得: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敲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这首词上阕写快哉亭山光水色,下阕就大风掀浪的景象发表议论,表示自己胸中有浩然正气,能够领略这快哉之风。全词境界开阔,意境壮美。词中之所以把快哉亭比做平山堂,据说与文坛一桩公案有关。说是欧阳修担任扬州知州是,曾建了一座平山堂。坐在堂里,南望江对岸几座山,恰与堂栏持平,因此叫做平山堂。后来欧阳修调离扬州,接任者为老友刘原甫,在给刘原甫设宴接风时写了一首《朝中措》词相赠: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此词笔调洒脱,气格豪放,立即轰动了词坛。此后有个爱钻牛角尖的文人来游平山堂,对该词提出了疑仪,说:“文章太守欧阳修一定是个近视眼,平山堂对面那几座山距离很近呀,看上去非常清楚,他怎么会在《朝中措》中说什么山色有无中呢?”因为是对名人的议论,很快传播开了。人们出于对欧阳修的敬仰,不愿意接受其作词不准确的议论,但又觉得那个爱钻牛角尖的人话说得也在理,心里就存了个疑惑。由于没人评判是非,这事儿就成了文坛上一桩疑案。苏轼早就听到了对欧公《朝中措》的议论,一直没有机会给人们解释,这次借作《水调歌头》一出,对欧公《朝中措》的指责逐渐停息了。

谪居黄州的苏轼,闭门读书创作,不但在诗词创作上取得了成果,其散文方面成就也很大。苏辙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中说:“尝谓辙曰:吾视今世学者,独子可与我上下耳。既而滴居于黄,杜门深居,驰骋翰墨,其文一变,如川之方止,而辙膛然不能及矣。”

元丰五年(1082),四川绵竹道士杨世昌来访,与苏轼相处甚欢。七月十六日,苏轼与杨道士泛舟赤壁,回来后写了《赤壁赋》,表现了作者挣脱思想苦闷的过程。文章先写“苏子与客”在“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月夜中泛舟,暂时忘却了心中的苦闷,有了“羽化而登仙”般的欢乐。接着“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传来,“苏子揪然”,不由想起了自己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向往及遭贬的现实,情绪顿时悲观了起来。再接下来写自己“驾一叶之扁舟,举N蹲以相属,寄蟀蟒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悟出了自己青年时的壮志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一样“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于是又由悲转喜。这篇赋意境优美,感情深沉,艺术性空前绝后,表现了苏轼旷达的人生态度。

《赤壁赋》写成后,他不敢“轻出以示人”,直到第二年好友傅钦之(傅尧俞)派人到黄州向他索求“近文”,他才将《赤壁赋》取出,附上赶跋式的书简,一并交给来人。书简曰:“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出以示人,见者盖一二人而已。钦之有使至,求近文,遂亲书以寄。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又有《后赤壁赋》,笔倦未能写,当侯后信。轼白。”苏轼为什么“多难畏事”而把此赋“未尝轻出以示人”?这与他写作的主旨有关。明时的文衡山在《三苏文范》中说:苏轼“盖滴黄之第三年,其言曹孟德气势皆已消灭无余,讥当时用事者。尝见墨迹寄傅钦之者云:多事畏人,幸无轻出,盖有所讳也。”这就是说苏轼在《赤壁赋》中无意于吊古,“讥当时用事者”哀怨被谗俊包围的神宗,并喻以曹孟德,发出昔日之英雄“而今安在哉”的嘲笑。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写游赤壁时是夏季,当他“是岁十月之望”再游赤壁写《后赤壁赋》时已是“霜露既降,木叶尽脱”的初冬景色了。这时的江景极为险峻:“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嵘岩”、“蒙茸”遍目,鹊之危巢悬挂在古木的枝头。身处这样险恶的自然环境中,作者联想到了自己所处的同样险恶的政治环境。“时夜将半”“划然长啸”时,“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了,他“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以此表达在政治上进退两难的复杂心情。“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的幻境及梦中与道士的对答,则是表现了他在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矛盾心绪中对未来存的一线希望,即希望能得到朝廷重用而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后赤壁赋》是苏轼那种心有余悸的悲凉心情和超尘绝俗的表白,文章空灵奇幻,笔笔欲仙,是宋代散文中的名篇。

《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短文,仅102字,其文为: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山中藻、符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张怀民即张梦得,这年年初贬黄州,寓居承天寺。文章看似不经意,却极为精警动人,只寥寥数笔,就把月夜的幽静及两位贬官心情的寂寞表现了出来。文之结尾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既表现了他空明澄澈的心灵,又说明人心即是标准,只要有“闲人”便有美景,但月夜常有而“闲人”不多。此文透露出来的思想已摆脱了世俗的价值标准,达到了真正的通达洒脱境界:即穷达贵贱随缘生灭而不樱于心,喜怒哀乐发乎情而止乎意。

元丰七年(1084),苏轼49岁。三月,朝廷诏书下来,命苏轼移汝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按苏轼长短句《满庭芳》序云:“四月一日,余将至黄移汝,留别雪堂。”按《东坡图》云:“郡人潘那老,及弟大观,俱以诗知名,多从先生游。先生去,以雪堂付之那老,因以居焉”。陈糙、参寥等许多人送苏轼去汝州。黄州送苏轼者,皆止于慈湖,陈糙一人独送至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