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二年(1079)三月,苏轼44岁,以祠部员外郎直史馆知湖州军州事。接到命令后,苏轼立即收拾行李,带着家人前往湖州。同去的还有王子立、王子敏,是苏轼的学生;此时二王方年少,曾与苏轼饮酒杏花下,吹洞箫以为乐。离开徐州的那天,吏民们感念他在抗洪中的功劳,割断马橙、拉住马缪舍不得他离去。
苏轼先去了南都,与弟弟苏辙话别。四月过泅州,至高邮,遇见了秦观。秦观上京考试落第后一直在高邮的老家闭门读书,才准备到会稽去走亲戚,刚上路就碰见了要去湖州赴任的苏轼。他们一块儿行走,游览了沿路的风景名胜之地,然后依依不舍地分了手。
四月二十九日,苏轼到达湖州州治吴兴,立即投身于繁忙的政务之中,吴兴“风俗阜安,在东南号为无事”,并且“环城三十里,处处皆佳绝”(《登崛山亭晚入飞英寺》),他闲暇时常与友人或子侄游山玩水,吟诗作赋。王子立、王子敏在苏轼的悉心指导下,学业提高很快。苏轼后来在《子立墓志》中说:“子立、子敏皆从余学于吴兴,学道日进,东南之士称之。”
有个叫陈师锡的人很有才华,曾得到神宗皇帝的称赞,此时在昭庆军掌书记。苏轼很器重陈师锡,常与其谈论文章,并倚以为政。
七月七日,苏轼把家藏的书画拿出来在院中晾晒,其中有一幅画是文与可赠他的《筼筜谷僵竹》,便不由得睹物思人,心里悲伤不已,写了《文与可画筼筜堰竹记》,追记俩人之间交往的情谊,总结了文与可创作经验:“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以兔起鹊落,少纵则逝矣。”脍炙人口的成语“成竹在胸”即出于此。
苏轼从来相信人都是好人,不提防人,而他的政敌却在暗中算计着他。在他由徐州太守转任湖州知州三个月时,一场精心策划的针对他的诬陷阴谋开始实施了。
这时朝廷因王安石罢相已久,吕惠卿争权被贬,变法派逐渐变质,内部矛盾尖锐,党争变成了排除异己,继任宰相吴充、王硅两人也不合,政局动荡不稳。由于苏轼在诗歌中嘲讽时政,且苏诗传播很快,变法派对苏轼恨之人骨,使他们必欲置苏轼于死地的缘由,却是由一张谢表引起的。
苏轼到湖州任后,立即写了《湖州到任谢表》上奏朝廷,其中一些话颇令当权的人难以忍受,如“法令具存,虽勤何益,”“伏念臣性资顽鄙,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王安石把那些突然升迁的无能后辈称为“新进”,赋予了这两字以固定的含意。苏轼的这篇谢表与其他告文一块公开发布后,朝野一片哗然,“新进”们坐不住了,便设法给他编织罪名。
先是监察御史何正臣弹幼苏轼《自徐州移守湖州谢表》中的话语含讽刺,“妄尊自大”且“愚弄朝廷”。几天后的七月二日,监察御史舒宜从别人编的《苏子瞻学士钱塘全册》中摘录了些句子,如“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终无术”,“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等,弹劫苏轼对新法“肆为低毁,无所顾忌”,并印刷四册诗文呈送皇帝。皇帝将这些诗文交中书省勘检。同一天,那个母丧不奔,贪恋权势,被司马光斥为禽兽的御史中71李定,也上表弹幼苏轼,指出他犯有侮慢朝廷,怨谤君王、交通戚里、讥汕时事之罪。皇帝将这些表奏交御史台验勘,李定任检查官。皇帝根据李定等人的报告,决定由御史台官吏、太常博士皇甫遵去湖州逮捕苏轼。
实际上苏轼对北宋王朝是一片愚忠,曾多次上书对新法表示了不同意见,其出发点完全是为了巩固北宋王朝政权。被排挤到地方上以后,对新法执行中出现的一些弊端用诗的形式反映出来,以期引起朝廷的注意,完全出于关心国事的心理。被指控为有罪的诗有几十首,其中有些诗没有任何讥讽诽谤之意,却被别有用心的人穿凿附会而凭空诬陷。其中有首《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之四:“吴儿生长押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苏轼有感于昊地的人为求“彩物”常冒险赴海弄潮而有溺死现象而写此诗,与新法毫无关系,却被舒宜诬为攻击农田水利法。更有甚者,王硅竟诬告苏诗《咏桧》是反对皇帝的,诗里这样写的:“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空未要奇。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王硅说:“陛下飞龙在天,而轼求之地下蛰龙”,结论是有意谋反,其荒唐程度连宋神宗后来都说:“彼自咏桧,何予联事!”不过,苏轼写了些批评新政的诗,如《山村三首》之三:“老翁七十腰自镰,惭愧春山笋蕨甜。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这首诗反映了山区百姓吃不到盐的现实状况。当时食盐由官府专卖,小商贩不得经营,边远山区吃不上盐,苏轼曾上书提到过这种情况,请求放宽盐禁、所以该诗远远谈不上诽谤朝廷。
当时苏辙在应天府任判官,其挚友附马都尉王铣得知消息于禁中,便通过王巩告诉了苏辙。苏辙听后大吃一惊,立即托人火速赶赴湖州告诉苏轼,前去宣旨逮捕苏轼的官员因带着儿子同行,恰儿子途中生病耽误半日,苏轼就抢先得知了消息。
苏轼听到朝廷捕他人狱的消息后起先有一阵慌乱和害怕,他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也不知道罪有多重,只知道朝中大臣多为政敌,此去凶多吉少,但他很快就镇定了下来,决定服从命运的安排,于是大略安排了家庭的事情,让大儿子苏迈跟自己进京,以照应自己狱中的生活。当皇甫遵带人来到湖州衙门时,他平静地跟着押解他的人上路了,时间为七月二十八日。当时的情景按苏轼所作《子立墓志》所说“予得罪于吴兴,亲戚故人皆惊散,独两王子不去,送予出郊曰:死生祸福天也,公其如天何。返取予家,致之南都。”又按他写的《上文潞公书》中所说:“某始就逮赴狱,有一子稍长,徒步相随;其余守舍,皆妇女幼稚。至宿州,御史符下,就家取书。州郡望风,遣吏发卒,围船搜取,长幼几怖死。即去,妇女患骂曰:是好着书,书成,何所得而怖我!如此,悉取焚之。”陈师锡在亲朋多畏避不相见的情况下独自与苏轼饮酒话别,回来后又安慰家属。
苏轼在押解途中,猜度到自己此去难以活命,又会连累朋友,当船靠太湖妒香亭下修桨时,很想闭眼跳人湖中了结自己的生命,又转念想到自己一死,弟弟苏辙必不能独生,就打消了自尽的念头。八月十八日抵京,被投人御史台监狱。御史台又称乌台,因汉代御史府内柏树成林,常有无数乌鸦栖息在树上,故名“乌台”。苏轼因写诗人狱,后人称为“乌台诗案”。
苏轼在狱中每天进行一次审讯,八月三十日这天是第十一次审讯,他为了结束这无休止的审讯,就决定认罪,于是在审讯记录上签了“撰作诗文讥讽”等语。李定等人根据对苏轼多篇诗文的审查,两月后拿出案情报告,欲置他于死罪。
苏辙早已来到京城营救哥哥,精心写了一篇《为兄轼下狱上书》呈送给了宋神宗,表示愿意“臣欲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文章是在苏轼性命交关的时候写的,很是真挚惨痛,说理部分十分委婉,设法为苏轼开脱。先是承认苏轼有错,因累年“上章论事”,“狂猖寡虑”,出判杭州以来,诗中有许多不妥当处。但承认过错却为了开脱过错,所以接下来说上章论事中的不当是“赋性愚直”所致,在外地所作的诗是“语或轻发”,而且事后已“深自悔咎”了。文章又说苏轼少有大志,又遇杰出明主,深欲报效朝廷,但其朝中势力孤单,除兄弟外无人搭救。文章最后说自己以“乞纳在身官”为兄长赎罪,希望能“赦其万死,使得出于牢狱”,兄弟二人将“洗心改过,粉身报效”。全文动之以情,诉之以理,颂之以德,既要皇上开恩,又不能得罪御史台的官员,所以文字哀恳委婉,有很强的感染力。苏轼后来能平安出狱,此文的作用不能低估。
苏轼从被捕开始,就时刻感觉到了死的威胁,他与儿子约定了暗号:无事送肉菜,有凶信送鱼。苏迈去陈州借钱时,托付友人送饭,友人不知此内情,给苏轼送去了几条熏鱼。苏轼以为事情恶化,当即写了两首绝命诗《狱中寄子由二首》,托一个对自己友善的狱卒设法交给苏辙。其中第一首表达了兄弟间生死离别时的哀怨、凄楚的情感: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阁自忘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家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
苏辙见到诗后伏案痛哭不已,但并没有收下诗稿,而是让狱卒将诗送交官府,想办法转交给皇帝。后来宋神宗果然见到了这两首诗,读完后也大受感动。
宋仁宗妻曹太后也为营救苏轼出了把力。据方勺《泊宅编》载,苏轼既就逮,下御史府。一日慈圣曹太后语上曰:“官家何事数日不译?”对曰:“更张数事未就绪,有苏轼者,辄加谤汕,至形于文字。”太后曰:“得轼、辙乎?”上惊曰:“娘娘何以闻之?”曰:“吾尝记仁宗皇帝策试举人罢归,喜而言曰:联今日得二文士,谓苏轼、辙也,然吾老矣,虑不能用,将以遗后人,不亦可乎?”,因泣问二人安在,上对以轼方系狱。则又泣下,上亦感动,始有贷轼意。
退职宰相张方平、范镇等许多元老重臣都纷纷出面营救苏轼。变法派中坚人物章撑也极力为苏轼开脱。就连下野的王安石也说:“岂有盛世而杀才士者乎?”这场轰动朝野的乌台诗案才得以收场。
实际上,神宗也很赏识苏轼的才华,没有处死他的意思。这一点,苏轼是很清楚的,他在《杭州召还乞郡状》中说:“臣缘此惧祸乞出,连三任外补。而先帝眷臣不衰,时因贺谢表章。即对左右称道。党人疑臣复用,而李定、何正臣、舒宜三人,构造飞语,酝酿百端,必欲致臣于死。先帝初亦不听,而此三人执奏不已,故臣得罪下狱……到狱,即欲不食求死。而先帝遣使就狱,有所约救,故狱吏不敢别加非横。臣亦觉知先帝无意杀臣,故复留残喘,得至今日,及窜责黄州,每有表疏,先帝复对左右称道,哀怜奖激,意欲复用,而左右固争,以为不可。”据说神宗派了一内侍去狱中观察苏轼的情况,内侍回察:“苏轼睡得很安详。”神宗感慨地说:“我知道他没有亏心事。”
乌台诗案于十二月二十九日结案,贬苏轼为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且“限任”该区,不得擅自离开。从人狱到出狱,他一共在狱中被关押了四个月零十二天。
乌台诗案株连了不少人,王洗、王巩被贬,司马光等被罚金,苏辙贬滴监绮州(今江西高安)盐酒税,五年不得调升。
苏轼的妻子王润之为丈夫担惊受怕,几个月下来消瘦了许多。她极贤惠,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相夫教子。苏轼有时回家后心烦,见了忽啦啦围上来扯衣服的小儿们就大声斥之,润之就说,你怎么与孩子一样了呢?接着把孩子们领走。逮捕苏轼时,润之惊恐无语,苏轼说:“你难道不能学杨处士的妻子,对我作一诗乎?”润之被逗笑了,直到苏轼走出老远,才放声大哭。
乌台诗案是以诗定罪的文字狱,它以专制和高压手段对待不同意见,使苏轼对封建官僚机构有了进一步认识,对圣贤道理有了怀疑;一个关心国家,同情人民,一心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官吏,当其行为被当权者不容时,只能是“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