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三国智:品三国,立不败之地
6473400000044

第44章 透过现象看本质

成功者一般都具有高瞻远瞩的目光,同时,也具有明察秋毫的眼力。古人说:“智人者明,自知者智。”事物的变化在于时势和人的变化,知道时事和人的变化,就一定能作出正确的决策,为成功打下好的基础。

“百智之首,知人为上;百谋之尊,知时为先;预知成败,功业可立。”的确是成功者要掌握的一条金科玉律。

春秋战国时期的宓子贱是孔子的弟子,鲁国人。有一次齐国进攻鲁国,战火迅速向鲁国单父地区推进,而此时宓子贱正在做单父宰相。

当时正值麦收季节,大片的麦子已经成熟了,不久就能够收割入库了。可是战争一来,这眼看到手的粮食就会让齐国抢走。当地一些父老向宓子贱提出建议,说:“麦子马上就熟了,应该赶在齐国军队到来之前,让咱们这里的老百姓去抢收,不管是谁种的,谁抢收了就归谁所有,肥水不流外人田。”另一些人也认为:“是啊,这样把粮食打下来,可以增加我们鲁国的粮食,而齐国的军队也抢不走麦子作军粮,他们没有粮食,自然也坚持不了多久。”

这些话听来不错,而且也有一些道理,但是,尽管乡中父老再三请求,宓子贱坚决不同意这种做法。过了一些日子,齐军一来,果然把单父地区的小麦一抢而空。

为这件事,许多父老埋怨宓子贱,鲁国的大贵族季孙氏也非常愤怒,派使臣向宓子贱兴师问罪。

宓子贱说:“今天没有麦子,明年我们可以再种。如果官府这次发布告令,让人们去抢收麦子,那些不种麦子的人则可能不劳而获,得到不少好处;单父的百姓也许能抢回来一些麦子,但是那些趁火打劫的人以后便会年年期盼敌国的入侵,民风就会变得越来越坏,不是吗?其实单父一年的小麦产量,对于鲁国的影响微乎其微,鲁国不会因为得到单父的麦子就强大起来,也不会因为失去单父这一年的小麦而衰弱下去。但是如果让单父的老百姓,以至于鲁国的老百姓都存在这种借敌国入侵能获取意外财物的心理,这是危害我们鲁国的大敌,这种侥幸获利的心理一旦形成,那才是我们几代人的大损失呀!”

宓子贱自有他的得失观,他之所以拒绝父老的劝谏,让入侵鲁国的齐军抢走了麦子,是认为失掉的是有形的、有限的那一点点粮食,而让民众存有侥幸得财得利的心理才是无形的、无限的、长久的损失。

得与失应该如何取舍,宓子贱作出了正确的选择。要忍一时的失,才能有长久的得,要能忍小失,才能有大的收获。

中国历史上很多先哲都明白得失之间的关系。他们看重的是自身的修养,而非一时一事的得与失。

诸葛亮未出隆中,已知三分天下,不是他有超人的能力,而在于他知时,也就是知时事,所以,他为刘备设计的“三分天下之略”只是一个远景,一个可能实现的目标,而真正的成功还要经过不断的摔打。

在取得三足鼎立之后,诸葛亮起用了一批新人,像蒋琬等人后来都成了蜀国的栋梁之才。

益州安定之后,刘备使军师诸葛亮拟治国条例,诸葛亮拟的刑法很重。法正对此有不同意见,他对诸葛亮说:“昔高祖约法三章,黎民皆感其宽厚的恩德。愿军师宽刑省法,以慰民望。”诸葛亮说:“君知其一,不知其二。秦国的法律暴虐,万民都怨恨,所以,高祖以宽仁得民心而得天下。今刘璋暗弱,德政不举,法律松弛荒废,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以位,位极则残;顺以恩,恩竭则慢。因此弊端由此而生。我们今天用威法治天下,法行则知恩;限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齐用,上下有节。为治道。”

法正之所以拜服,是因诸葛亮说得有理。用法是宽是严,只可因时因事而异,决不能拘于一格。

诸葛亮以法治蜀,并不是说人治已不存在。在整个封建社会里,一般来说法治是表、人治是里,决定性的是人治。

封建帝王就是国家,就是法律,一切决定于帝王的意志。即便是他制定的法律,如不合己意,一道圣旨便可推翻。如果谁要是触犯龙颜,按法罪不该死,君要他死,他不得不死。君主的权力超过了一切,确是可以为所欲为。便是仁君如刘备不例外,他冤杀彭羕就是证例。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以蜀国之小,却与中原大国抗衡近一个世纪之久,不能不说是诸葛亮的一个胜利。

虽然,从军事上来说,蜀国最后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的局面,但比起“唯才是举”的曹魏集团内部的权力争斗与更迭来,蜀国在这方面却从未出过事,一个傻傻的阿斗居然在动乱的年代坐了几十年的江山,这显然与诸葛亮的政治意图是相同的。

洞若观火的政治预测历来被传统智谋视为较高的境界。政治预测比军事上的预测需要更大的智慧,它要考虑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诸如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诸多的不确定因素,若有一点差失,将会出现“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笑话。

透过现象看本质,要的是能一把抓住问题要害的本领,这需要一个人有知人、知己、知时事的能力,看起来似乎很复杂,但只要你拥有了所需要的指标,你会发觉,当你站在这些知识之上的时候,你要做的只是通过一些抽象的数据,得出你所认为的最后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