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荆楚春秋
6445400000018

第18章

厉王性格贪婪残暴,寡恩薄情,刚愎自用。正当西周王朝在政治、经济的困境中难以自拔的时候,自然灾害又接踵而至。旱灾、洪水、地震、蝗虫,连续不断,朝廷经济更加陷于崩溃的边缘,民众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而且,刚刚平得驭方之乱,北方犬戎犯界,东方淮夷乘机又反叛了!

面临内忧外患,厉王只得召集群臣。

厉王狂妄自大,忿忿地说道:“寡人自继位以来,天道无常,灾祸连年,刚刚平得驭方之乱,今又犬戎犯境,掳掠牲口财产无数,偏偏东方淮夷又叛。孤王决计两路出兵,北剿犬戎,东平淮夷,众卿以为如何?”

毕公说:“臣以为不可。我主两路出兵,又需多少兵马?驭方之乱,几乎耗尽国中全力。如今府库空虚,何处筹措粮饷?况且眼下朝中又有多少兵马可调呢?”

厉王顿时来了火,喝道:“诸侯做大,各自为政,都是放纵所致。朝廷当苛以严律,对不贡朝廷,政令不通者,即效平驭方之策,严加讨伐!”

召公忙说:“启奏陛下,先王用兵,必讲天时、地利、人和,再讲国力、将帅,谋略。故而用兵之道,不战则已,战之能胜。驭方之乱,朝廷已耗尽财力、物力,何处再去筹措军费、兵员?国库空虚,就连赏赐功臣的钱都拿不出来,如何再度用兵?而且失了武公,再无良将统帅。望我王慎重。”

厉王吼道:“依卿之言,寡人就坐视犬戎猖獗,淮夷反叛?”

旁有佞人荣夷公,尤善阿谀奉迎。连忙出斑,说:“陛下,微臣有一个主意,可解目前之围。”

厉王:“有何良策?快快奏来。”

荣夷公:“如今我朝,驭方之乱后又连年歉收,府库不充,捉襟见肘,确也属实。但臣以为京畿之内地广千里,庶、农、工、商无所不在,林、牧、渔、猎无所不能。可将山林、河流尽收为朝廷专利。不仅庶、农、工、商当缴纳钱粮,凡砍伐林木、捕鱼猎兽都必须向朝廷交纳税赋。岂不为充盈府库,开了一条新路?”

厉王一听,连连大声叫好。

召公急忙大声喝道:“不可!”

“爱卿有何话说?”

“朝廷划山林为专利,岂不是与民争利?方今天下,灾荒连年,而赋税未减,民已不堪重负。为求生计,只有依靠山林,伐木为薪,或渔或猎,以度时日。如此微小的生路,如若也被断了,民众将何以为生?”

“如此说来,爱卿又有何良策?”

“这……”

“卿既无良策,何必要阻他人呢?”

召公无语。

司徒忙道:“臣启陛下,召公言之有理,我主不可不慎!”

“唔?司徒有何见教?”

“我主自登基以来,天意示警,灾异常见。辛卯日发了日蚀,丙午日月蚀又现,接着西川地震,山崩地裂,都是天警示于人,不可妄为。如若断了民众生路,获罪于民,恐怕为祸不远了!”

厉王喝道:“孤王乃天子,自有天帝护佑,何惧灾异之变?”

司徒据理力辩:“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早已不堪重负。山林专利之法,再断了民众生路。民不存,国将何在?国不存,天子何在?”

厉王大怒:“大胆!你竟敢诋毁朝政,讽喻寡人!来人,推出斩首示众!”

众臣齐奏:“陛下息怒,万万斩不得司徒!”

“即使杀了微臣,臣也不得不说!”

“寡人就取你的人头,看你还能有何话说!”

“臣司民之职,当为民尽责,不得不说。方今天下,耕者无食,织者无衣,民众载饥载渴,驰驱道路,故而作歌唱道:‘民众劳苦难当,只求稍得安康。理应惠此周土,以此安定四方。不要放任奸吏,朝政昏乱难防。严查乱臣贼子,莫使百姓怨望。’如果陛下再置民众生死于不顾,江山、社稷就更加危险了!”

厉王听得怒火中烧,大声喝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司徒竟敢作歌讽喻寡人,真是罪在不赦!拖出去,杀无赦!”

武士推出司徒,司徒长叹一声,朗声道:“吾死何足惜?可叹周室江山危在旦夕了!”

厉王斩杀司徒,以堵众臣之口,见百官无人再谏。便说:“众臣听旨,三日内若无增收良策,寡人就推行荣卿之法!”

三日后,果然布告天下,凡于山林伐木、渔猎,一律征收所得税,军民人等,不得有违,并升荣夷公为卿士。

武王克商,大批奴隶参加起义,被释放作了“自由民”,但是他们依然要依附于土地。周王朝实行“井田制”,划为“公田”和“私田”。公田是贵族直接掌握的土地,私田是分给生产者的“份地”。生产者必须先种好公田,再种私田,这种人被称为“庶人”或“庶民”。但他们是随井田分封给贵族领主的,因此人身是不自由的,被编为劳动集体,还被“田峻”的小官监督劳作,并承担为领主建房、打猎、当兵、劳役等等其他额外劳动。相当于农奴的地位。

武王至成康年间,大量分封诸侯,大片的土地分为诸侯领地,又被诸侯分给自己的亲人或有功的家臣,称之为“采邑”。农奴们只能在这些领土上耕作,其收获的绝大部分都归领主所有。并且随时还要为朝廷服兵役和劳役,没有人生的基本权益,包括家人、子女,其生存条件十分艰难,几乎处在生活的绝境。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昼夜不停地劳作,偶尔能砍一担柴火,猎一点野味或捉几条鱼,换一点可怜的用品或食物,算是唯一的额外收益,一线生路。但朝廷专利一开,就等于全部阻断了他们的生路,由此而引起民众巨大的不满和怨言。

厉王不顾民众之怨,不择手段地搜刮民财,继而又组织了北伐犬戎,东平淮夷的战争。可惜被犬戎杀得大败溃逃,朝廷丢失颜面,民众耻笑厉王。东征几乎全军覆没,诸侯更加自重,朝廷鞭长莫及,国人怨愤更甚。

厉王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山林专利激起了包括中小领主及所有国人的谩骂和指责,成了众矢之的。两地战争的失败,耗费巨资,损兵折将,更使他丧失了朝廷中高高在上的威望,不断受到百官,特别是重臣的冷嘲热讽,凡奏本章,均有民众闹事,四面八方的诋毁之声,搞得他焦头烂额,心烦意乱,于是他下了一道旨意:凡朝中大臣,一律不准议论和传播辱没朝廷之声,民间凡有散布诋毁朝廷之声者,当即关进大牢,重者处以死刑!

果然,那些讽喻朝廷的话少了许多,厉王自觉耳边清静了,但时隔不久,却发现朝臣们总在背后私议,奏章中虽无公然诽谤之词,但更多的是暗喻讥讽,借题发挥。厉王一怒之下,杀掉几个大臣,这种监谤滥杀,激起了更大民怨。

厉王无计可施,偶然想起借助巫术,利用魔法、鬼神来堵人口。于是朝堂之上,到处行走着巫术之师,施法念咒,乌烟瘴气,天天都在请神驱鬼。此时,从卫国来了一个巫师,向厉王献了一计:组织大批搞窃听和记录的情报人员,分布于朝野内外,及茶馆、酒肆、庶、农、工、商之间,每日专门收听辱骂朝廷、诋毁朝政之声,报告有司,当即捉拿归案,判以重刑,并在官员中实行层层督办,各司其责,决不允许有任何疏漏!

果然,时隔不久,讽喻之声哑然而止!国人相见,只有点头示意,或以目相交,不敢妄言一语。厉王大悦,说:“寡人终于能够止谤了啊!”

召公说:“不过是堵塞罢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众也是这样啊!所以,山川之地要为之疏导,为民之意要宣之使言。民之有口,比如大地有山川,怎么可以仅仅以壅堵的办法呢?若把山谷堵塞,流水无法宣泄,又能堵塞几时呢?”

厉王不听。

正当厉王洋洋自得,以为已堵民之口,耳根清静之时,召公的预言很快也变成了现实。

厉王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连续四年天下大旱,河水断流,草枯木死,颗粒无收,民众求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走投无路之下,平民及奴隶再也无法忍受,终于奋起抗争,并赢得了商贩、市民乃至中小领主阶层的响应,发生了大规模的平民起义!

暴动的人群,手执简单的生产工具为武器,狂怒地拥向镐京城内,冲进了王宫,宫廷守将和卫兵也一同参加起义。文武大臣纷纷躲避,厉王成了孤家寡人,无人护驾,只得逃走。太子静见众人围了王宫,悄悄躲进了召公府。

召公府,被数万民众围了个水泄不透,人们要求交出太子。他们大多是平民和农奴,生存的希望已经毁灭了,家业全无,衣食不保,多年来残酷的榨取,已经吸干了他们的骨髓。因此,他们痛恨厉王,即使是对厉王之子,也要碎尸万段。总归不过一死,那就让这个王朝就和他们一同毁灭!

但是,人们敬重召公,召公是个忠正之人。所以谁也不愿冲进府中,只是向召公说:“大人,我们只求交出太子,绝不愿危及大人!”

召公却是一筹莫展!国人暴乱,实乃古今未见,偏偏出现于我朝!羞辱了姬氏列祖列宗、皇天厚土!身为姬姓之后,有何颜面面对先祖啊?

国人困住了京城,危及宗庙、社稷。大乱一日不化解,民将不宁,国将不宁,宗庙不宁!但欲平今日之乱,唯有交出太子,若失太子,天下无主,国将何立?民之焉附?

先祖创业数百年,却在自己这一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难!是我辈悖了祖训还是违了天意?故而要承受天帝的惩罚?当年危难之时,总有圣者、智者力挽狂澜,前有鬻熊、散宜生,后有姜尚、周公旦。而今却只有召虎独自面对!这就是说召虎要担起化解危难、拯救社稷、救民于水火的历史重任啊……可悲的是,召虎既无鬻子、姜尚之智,更无姬旦先辈的勇气和魄力!又将能有何为呢……

想到这里,他自叹自恨,束手无策,坐卧不宁,愁肠百结!只能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哀声长叹,潸然落泪!独自坐在厅堂之中,面对府外一片嘈杂之声,心碎欲裂……

突然,他最宠爱的小儿子跑上前来,搂住了父亲。

他一惊!猛然回忆起了姬氏家族,从先祖神农,至文王、武王,建立西周王朝,历经千年风雨,走到了今天,不知多少惊涛骇浪?艰辛和曲折啊!望着自己的后代子孙,难道数百年的基业,就要毁在自己这一代人的身上吗?

自后稷出世,倡导农耕,家族中人才辈出,以赴国难,勇于牺牲。早年,太伯、虞仲为传位给少弟季历远走他乡,入荆楚为蛮,不知所终,乃有文王,开拓了周室的江山社稷。此后,伯夷考欲传位于弟姬发,替父请罪,自入虎口,被纣王杀而醢之,尸骨无存。再有武王伐纣,克商而取天下。这一件件辉煌壮举,为姬氏家族,更为后世留下了千古的丰碑!

召公回过头来,望着自己的娃儿,无限深情地抚摸着孩子的头,长叹一声:“是啊,姬氏的先辈,曾经创造过多少辉煌?而今姬氏只恐怕要违先人了……”

他心潮澎湃,别有一番心绪,涌上了心头……

自从武王克纣,先祖奭封于燕召,位列三公,二百余年来,一心事主,忠心耿耿,全力以赴,然而终究未有独特建树。反之,成王时,周公摄政,先祖疑之,作《君奭》,以为制肘,周公只得避难荆楚。厉王贪暴,未能全力谏阻,防患于未然,至于今日之乱。真是愧对先人啊!看来是自己作出牺牲的时候了!必须做出决断,补偿对天下的亏欠,更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周室江山,仅历十代而亡啊!

圣人说:天下当以民为本。故尧舜不忘民忧。这个世界可以舍弃一切,就是不能舍弃了民众!小小的娃儿,尽管什么都不知道,却也知道要救天下人!召虎就是失去了自己的一切,也不能失去了民众!于是,他终于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要以自己的儿子,假以太子交给民众!

……夫人紧紧抱住了儿子,泪流满面,痛哭失声,拼命地喊着:“不,这是我的儿子,谁也别想夺去……”

召公抱着头,心底在淌血……

一家人都在悲哀!

望着痛哭的家人,他的心犹如刀刺箭穿……以自己的儿子换太子,这就意味着亲生骨肉,一个几岁的娃儿,小小的稚童,从此生命就走到了尽头……我是一个父亲么?配作为一个父亲吗……但,交出了太子,无疑是断了周室的龙脉,江山后继何人?任何人要取而代之,都将是不忠不义,遗臭万年!难道去留千代万世的骂名吗……

夫人的泪,早已湿透了娃儿的衣衫,娃儿在母亲怀中,茫然不知何从,他无法料到,也根本没有想到,灾祸已经来到了他的身边!小手在为母亲揩泪,自己眼中也泪水汪汪。终于,母亲的泪没有了,也许是已经哭干,或者是明知泪水再多,也救不了娃儿,还不如不流。她哽咽着说:“老爷,贱妾知道你的个性,流再多的泪也改变不了你的决定,你带走吧……”

当娃儿从母亲怀抱接入父亲手中之时,他突然意识到了什么,声嘶力竭地大声哭了起来,那声音,就像对整个世界的诀别……

暴乱的人群占据了宫廷内外以及所有的街市、巷道,他们把一切可以填饱肚皮的东西,都洗劫一空,统统都填进了口中。所有能遮体挡寒的破布、烂麻也都围到了身上,木器、家什都投入火中。到处一片狼藉,渐渐地,所有的食物都已告罄,人们的耐心也到了极致,一场更大暴乱又在酝酿之中。

召公大开府门,怀中抱着娃儿登上了高台。

人群骚动了,激动、愤怒、呼号,把京城变成了将要爆炸的火药库!

召公说:父老兄弟们!我召虎代表王室今天向大家赔罪!昔日下官也曾力谏厉王,可是厉王不从,才有今天之难啊!我今天把王太子交给你们,可是杀了王太子,就能平众人之怨吗?若能平众所怨,请各位执行吧……

“可是,父老乡亲们啊!民以食为天,杀了王太子,你们还是要生存,还要过日子,还要回到各自的土地上去,春种秋收,养家糊口啊!今日召虎向天下承诺,只要你们回到土地上去,朝廷即刻废除山林专利之法,免除你们六年徭赋,十年内不对诸侯用兵,以保证百姓休养生息,恢复元气!”

众人听到这里,即刻欢声雷动,纷纷归家园,暴乱至此而息。

次日,文武大臣齐聚于朝,恭贺叛乱平息,国家转安。因厉王逃奔至彘,生死不明,众臣以召公平乱有功,公推与周公共摄朝政,史称“共和”。公元前841年(庚申),既为共和元年,是中华历史上最早确切记年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