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去过两次。其中一次是随领导同志赴欧洲开会,途经那里。也都是上世纪60年代的事了。
那时,布拉格还是捷克斯洛伐克首都。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成立了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独立国家。捷克共和国首都仍然是布拉格。
在笔者的印象中,布拉格干净整洁,颇为美观。尽管工业很多。
这个城市的古建筑,不是星星点点,而是成群成片,琳琅满目,据说光是纪念性建筑,就不下一千几百处。在诸多城区,都可看到红屋顶、石块路,尤其是尖塔林立的教堂。这些建筑,风格迥异,有罗马式的、哥特式的和巴洛克式的等等。当然现代化建筑也夹杂其中。所以,有人赞誉布拉格为一座美不胜收的“建筑博物馆”,也有人称它为“百尖塔之城”。这和它的历史不无关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兼任过波希米亚国王,定都布拉格,大兴土木。17世纪初叶,布拉格不再是罗马帝国的都城,欧洲其他国家的贵族接踵而至,这都对布拉格的建筑风格产生了不少影响。
清澈的伏尔塔瓦河,蜿蜒流经布拉格市区。河的东岸是旧城区,名胜古迹不少,特别是教堂。旧城广场,很有名气,中央矗立着捷克爱国者胡斯的雕像,旁边不远处是旧市政厅。广场北面的约瑟福夫区,原是犹太人的群居地,绝大多数的犹太人都在纳粹德国占领时期遭到杀害,留下的只是犹太人教堂和墓地。旧城区以南是新城区,其实也不太新,这个始建于14世纪的城区,街道繁华,商业集中。河西岸山上的城堡,是全市的醒目标志,也是总统府所在地,令布拉格美观大方的各种建筑风格几乎都可在这里找到代表。城堡下的小城区,过去是士绅住的地方,殿堂很多,圣尼古拉教堂被视为捷克巴洛克艺术的最高成就。站在查理大桥,环视周围,可以望到大半个布拉格和伏尔塔瓦河。
在伏尔塔瓦河畔,曾有个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斯大林巨型雕像,60年代时已被拆除。
布拉格不仅是政治和经济中心,也是文化中心。各种博物馆、艺术馆和高等学府众多。14世纪成立的布拉格查理大学,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在这里讲学。奥地利的天才作曲家莫扎特,晚年也在布拉格住过,他的歌剧《唐·乔万尼》就是在这里创作的。布拉格更是捷克民族乐派创始者斯美塔那和名作曲家德沃夏克的故乡。特别是每年5月都举行世界闻名的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节,吸引着各国音乐界人士。可惜,我们未曾参加过。
还值得一提的是,捷克人都喜欢喝啤酒。就像有的欧洲国家的咖啡馆一样,布拉格的啤酒馆,比比皆是。据说世界上啤酒消费总量第一的是中国,而人均消费量最多的则是捷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