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五洲见闻
6404400000039

第39章 “大学城”科英布拉

和里斯本、波尔图一样,第三大城市科英布拉,也坐落在一条河旁的山上,即葡萄牙中部地区的蒙德戈河。它位于里斯本和波尔图之间,离里斯本190公里。

笔者去过科英布拉两三次,也浏览过它的一些历史资料,感觉这个城市有两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它是葡萄牙第一个王国的首都。

罗马人统治时期,科英布拉叫埃米尼翁(Aeminium),是个重镇,南北交通必经之地,公元5世纪后,改为现名。摩尔人占领时期,科英布拉一直是他们的要塞。1143年,葡萄牙成为独立王国,唐·阿丰素·恩里克斯登上王位在此定都,直到大约1260年阿丰素三世才把首都迁到里斯本。迁都后,科英布拉仍是王室的一个重要住所。

今天,科英布拉仍保存着一些相当古老的建筑,还可看到当年“罗马风格先行者”的遗迹。

在科英布拉以南10多公里处的科宁布里加,发现有镶花瓷砖的喷水池和嵌进山坡之中的宏伟温泉浴场。

科英布拉市中心的圣·克鲁斯教堂,始建于1131年,直到16世纪才竣工。这个教堂,有一段关于佩德罗一世(1320-1367)的风流韵事。佩德罗仍是皇太子时,与伊娜丝·德·卡斯特罗相恋,伊于1355年遭到暗杀。佩德罗称帝后,从圣·克鲁斯教堂里把伊娜丝的尸体掘出,加冕为皇后,并令其朝臣上前亲吻她的手。

马沙度·德·卡斯特罗国立博物馆,因藏有哥特式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而闻名。馆藏中,亦有大量东方艺术品,包括中国的,堪称葡萄牙珍藏东方艺术品较丰富的博物馆。

第二个特点是,科英布拉拥有“大学城”之称。

1290年建立。迪尼斯并非农民,由于他倡导农业而得名。在大学建成后的最初几个世纪里,出于种种原因,学校在里斯本和科英布拉之间来回搬了几次家,最后才于1537年一劳永逸地固定在科英布拉。

科英布拉大学位于山顶上,俯视蒙德戈河,校址是个旧王宫,建筑古雅、雄伟。尤其是它的名为“若阿尼纳图”的图书馆,收藏丰富,不仅有30万册12至14世纪的珍贵图书,而且藏书楼金碧辉煌,古色古香。在漆金的木刻上,亭台是中国式的,有的西洋人把它叫做“中式巴洛克”。

大学成立之后初期,与教皇和教会的关系密切,经过改革,改善了学校管理,增设了多门理科课程,特别是经过近两个世纪的调整,课程设置更趋完善。现在,学校设有七个学院,分别为文学、法律、医学、科技、经济、心理和师范,用葡语和英语授课。有些门类在欧洲还是名次排前的。世界第一部电脑的制造,就有科英布拉大学的参与。几个世纪以来,学校为葡萄牙培养了许多人才,不少古今名人都是这所大学的毕业生,譬如,大诗人卡蒙斯。如今,学校有学生两万人,教职员工三四千人。学生中,有留学生,非洲国家的较多。笔者在葡国时,我国有10名学生在该校学习。

大学在科英布拉的社会与经济生活中,占有令人瞩目的地位,科英布拉人口13万,其劳动人口有80%以上从事第三产业,不少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大学有关。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家庭都向学生提供公寓。

离开科英布拉大学,一路上时而能看到书店和咖啡馆,颇感这个城市的文化氛围比较浓。科英布拉人,特别是大学生,也喜欢歌唱,据有的朋友说,他们的“法多”有点同里斯本的不一样,基调以爱情为主,但情辞也很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