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道德经》新评赞:老子领导成效最优化解“极”
6391500000008

第8章 管理人应效法天地有无私精神

老子认为,管理人学习“道”和运用“道”来进行管理,就要具体学习天地,因为“道”是从自然宇宙包括天地那里观察总结出来的。天地有很多特色,除无偏爱之外,无私是其重要特点。管理人应像天地那样无私,才能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原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①。

是以,

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②。

“注释”

①长生。景龙本、敦煌本等多个版本作“长久”,误。王弼本作“长生”。

②无私。即无我。无我即忘我,无为于我,即“后其身”、“外其身”,故能成其私。

“译文”

天地长久存在着。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地存在着,是因为它不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够长生。因此,圣人退让居后,反而能够居于先;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够保全自己。这不就是由于自己无私吗?这样反而成全了己私——长治久安。

“解说”

老子在本章为什么开篇就说出“天长地久”这一成语或说公理呢?“天长地久”这一成语是否成于老子之前姑且不论,但至少是一个公理,是人人早已认识早已承认的公理。老子为什么开篇便引用这一公理呢?一是因为老子希望管理人学习天地的特点,二是因为老子作为管理的理论家,喜欢从常理入手来引发议论。

天长地久,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自人类诞生以来,人类就一直看到的客观事实。人类过去一直看到,天和地从来没有消失过、没有毁灭过。这是为什么呢?老子的答案是: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不自生”不能理解为不自我生长,而是指生存不为自己之生存。这与七十五章说的“无以生为者”相吻合。本章的思想与七十五章批评统治者“求生之厚”的观点也基本一致。只不过本章是正面从天地为什么“能长且久”开始议论的,认为无私才能长生。

接下来,老子又讲了人类社会的两个道理:一是圣人后其身而身先;二是圣人外其身而身存。这两个道理即:一是居后反而能够处先;二是身己度外反而能保存自己。老子为什么要在举出自然的道理之后又举出此人类社会的道理呢?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揭示出“无私”的价值,提出管理人应当无私,无私反而“能成其私”的观点。这个“私”字有双重含义:一是自己;二是作为管理人要达到的长治久安的目的。

周公也许就是老子内心深处的一个例证。周公也确实是一个优秀的以长治久安为政治目标的管理人,一个以道佐君者。武王战胜商的第二年得了重病,这时武王身关天下安危,周公竟亲自祈请于太王、王季和文王,求以自己代替武王去死。武王死后,成王年幼,周公代理政事,又遭成王怀疑。周公不顾危险处境和委屈,仍然效忠周室完成东征并取得大胜。此时,成王对他的怀疑仍未消除,周公也仍然身己度外,直到他想替武王去死的祝告册书被成王从“金滕”取出看到后,君臣之间的隔阂才得以消除,他才受到应有的尊重。显然,老子认为管理人应像周公那样无私,才能搞好管理。《吕氏春秋》专设“去私”一章,说:“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德万物得遂长焉。”这部管理学著作也主张以无私的原则进行管理。

“诗赞”

后其身,外其身

无私无欲百事成

圣人做人好心态

领导管理大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