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道德经》新评赞:老子领导成效最优化解“极”
6391500000017

第17章 懂常道方能长治久安而后继有人

在老子心目中,古代优秀的管理人是明“天道”之人。“道”是有各个方面的,“天道”最重要。什么是“天道”?就是宇宙自然之“道”。他认为,知“天道”方能管理国家,使之长治久安,且没有危险。这个天道的运行规律,也包括自然界万物的运动规律。老子观察并体悟到了其中的特点。

“原文”

致①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谓:复命。

复命曰:常②。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

公乃王③,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没身不殆。

“注释”

①致。马王堆甲、乙本作“至”。两字相通。

②常。即常道。“不变”的意思。

③公乃王。《荀子·正论》载“天下归之之谓王”。

“译文”

达到虚无之极点,保持清净而深厚的状态。万物纷纭生长繁衍,我要据以观察它们往复循环的过程。万物众多纷繁,都要各自回到自己的出发点即根源处。回到根源处叫做“静”。这就是所谓“复命”。“复命”就叫做永恒的规律(即万物沿着螺旋式圆圈循环往复发展的规律)。如若不明晓“常”的道理而轻举妄动,那就会遇到危险。懂得“常”的道理才能包容一切,能包容一切才能公而无私。能公而无私才能担任管理领袖。能担当管理领袖是能合乎自然、合乎道的。合乎道,才能长治久安,才能终生不犯过错,不遭凶险。

“解说”

老子悟道时,要心灵虚无之极,保持清净不移。他说,他观测到了万物的循环往复,日出日落,年始年终,生老往复,叶落归根。这就是万物沿着圆圈式的程序或过程循环发展,最后似乎又回到原来的起点。例如,夏代就已经看到了一年的周期即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期限,周而复始。《尚书·尧典》说:“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即一年为366天,为了使春夏秋冬四季相对稳定,要用置闰月的办法来解决,这样称为一岁,周而复始,从地球上看好像是太阳由东移动了一圈,故谓之“黄道”,就是太阳移动的路线一年刚好一圈。动植物生长、成熟、老死的过程也是一个圆圈,最终似回到起点。老子认为,芸芸万物都要复归于根。这是常规,即永恒的规律。他认为,人的行为尤其是管理工作必须懂得并运用这个循环往复的规律,否则,轻举妄动就会遭险。

《吕氏春秋》有《圜道》一章,专论事物循环往复的规律和古代管理者运用此道的事例。文中说:“天道圜,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上下。”“日夜一周,圜道也。月躔二十八宿,轸如角属,圜道也。精行四时,一上一下各与遇,圜道也。物动则萌,萌而生,生而长,长而大,大而成,成乃衰,衰乃杀,杀乃藏,圜道也。云气西行,云云然东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小为大,重为轻,圜道也……令出于主口,官职受而行之,日夜不休,宣通下究,瀸于民心,遂于四方,还周复归,至于主所,圜道也。”

不仅如此,老子还认为,懂得这个规律,就能有宽容的品德,因为这样就能理解他人,理解百姓都要生活,都要完成这个过程,从而才不会太自私,才会把百姓以至万物放在心里。从而也才能有公德,有宽容之大度,才能任领袖,才能合乎自然、合乎天道——自然之道。这样管理,国家才会长治久安。《吕氏春秋》理解了这个真理,故有上面的议论,也是用来劝说君王的。认为从事国家社会的管理,必须懂得哲学道理,懂得周而复始、两极相逢的深刻哲理,以此才能创造出科学的管理哲学。老子和《吕氏春秋》的作者确实比那些抱着上下、大小、轻重、贵贱、智愚等形而上学观点的学者要高明得多。如果他们认真学习、研究过《老子》和《吕氏春秋》那该多好,那么他们也许不会创造出那些伪管理哲学来,从而能使君王能“公”、能“王”、能“久”。

“诗赞”

社稷领导要知常

辩证法宝握在掌

万物循环而往复

螺旋发展推向上

永处虚静观变化

周而复始是谓常

知常能公就能王

久治长安无灾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