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回到了家中,把从菩提树那里得来的幸福真谛写在了记事本上,仔细推敲,希望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过了好久,他好像明白了点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明白。
忽然,一阵雷声,打破了他的思绪,他又回到了现实。最近他的生活也不知出什么问题了,总是一个人闷在屋里睡觉,不愿见任何人。所有的人都认为他可能是工作太累的原因,休息两天就好了。可是他不这么认为,因为他已经休息好几天了,还是那个老样子。
他看了看窗外,天阴沉沉的,“怎么又要下雨了,就连天气都在和我作对”。他没好气地自言自语道。这场雨下了好几天,他的心情也越来越坏。
几天后,天终于放晴了,他决定出去散散步,希望这样能使自己的心情变得好点。走着走着,他突然想到了那棵曾经许诺送他礼物的菩提树,“我为何不去找他帮忙呢”?于是,他顺着那条泥泞的小路来到了菩提树下。他默默地看着菩提树那被雨水洗刷过的树叶,显得那么的绿那么的耀眼。他开始向菩提树诉说他那如黑夜般的生活:“我最近也不知怎么了,好像生活中所有的东西都在和我作对,我做什么事总觉得没精打采,没有自信。我还很自卑,我不能和身边的每一个人和睦相处,心情也总是坏透了,觉得生活好累,好无聊!您能告诉我这是怎么了?”
菩提树看着这个心中充满怨恨的人,心中有一丝怜惜,它用亲切的声音说:“生活不是这样的,是你的心态出了问题,生活中的一切都没变,而是你变了。是你不能用一个正确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在生活中快乐与烦恼并存,正如生与死相伴;希望与失望共存,正如成功与失败相互转换;选择与放弃同在,正如完美与缺憾一个都不能少。一个人活得好与不好,关键在于你心态的选择。如果你选择了快乐,那么快乐自然就会在你身边;寻找希望,失望便会逃之夭夭。与其茫然的生活,不如尝试改变一下自己的心态。只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生活的质量自然就会提高,生活自然就会变得幸福了。”菩提树给这个人耐心地讲着。
“这就是我送你的第一件礼物,‘心态好活得好’”。
在人的一生中,快乐与烦恼并存,正如生与死相伴;希望与失望共存,正如成功与失败相互转换;选择与放弃同在,正如完美与缺憾一个都不能少。一个人活得好与不好,关键在于你心态的选择。如果你选择了快乐,那么快乐自然就会在你身边;寻找希望,失望便会逃之夭夭……人生,世道,处处皆如此。与其茫然的生活,不如尝试改变一下自己的心态。当你有了希望的蓝图,有了生活的热情,你就会发现生命的绿色。人的心态只有变好,生活的质量自然也会提高。
经常听人这么说:“活得很累,活得很窝囊,活得很无聊……”他们总觉得出现这种烦恼的主要原因都是由外界的客观原因引起的,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为什么我们不去审视一下自己面对生活的心态呢?很多人面对人生失败的困境、屡遭挫折的煎熬、无人帮忙的无奈时,往往是埋怨自己的家境、学历的浅薄、工作的不适合……可是对自己的冷漠、无知、懒惰、迷茫、软弱、轻视等消极心态却熟视无睹。承受生活的好与坏的主体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很多事实证明,活得累多是自己心智未开,窝囊多是自己无能,贫穷多是自己观念未改和懒惰的结果。
俗话说:“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好的心态决定好的命运。心态就好比是情绪和意志的遥控器,是一个人思维的习惯状态,是诸种心理品质的综合能力与修养,它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活方向和质量,也是自己完全可以掌握的。“你的心态就是你生活的主人,她决定了你是否生活得幸福。”这是一位哲人说过的话。因此,你生活得好与不好,关键在于你自己所选择的心态。
一个会享受生活的人,他的心态肯定也是积极的,这样的人总能对人生表现出一种自信,一种生命力,并吸引着财富、成功、幸福、快乐和健康。一个喜好逃避生活的人,总是怀有一种消极的心态,具有“求败性格”,表现为悲观、恐惧、麻木、脆弱。这种心态是心灵的疾病和垃圾,它排斥财富、成功、幸福、快乐和健康。试问,怀有这种心态的人,怎么能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呢?何谈活得好?所以,心态不仅是可以让我们活得好的素质,也是能力,更是生产力。
有这么一个小故事,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在美国,有两位老太太是十分要好的朋友,并且都已年近70岁了。
一位老太太认为,到了这个“古来稀”的年纪可谓是人生的尽头,哪还敢再奢望或者讨论关于“活得好”的话题啊,于是整天在想自己的后事。由于整天的忧郁寡欢,这位老太太在第二年的冬天就去世了。
另一位老太太则这样认为,一个人的生活过得好与不好,跟年龄的大小没有关系,而在于自己对生活的选择。我虽然70岁了,但我依然可以找到使自己活得好的途径。于是,她在70岁高龄之际,不顾家人的反对开始尝试登山的乐趣。她觉得登山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延长寿命,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自己饱览大自然的风光。这位老太太从70岁开始爬山,前后20多年,她不仅征服了许多名山,而且还以95岁的高龄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打破攀登此山年龄最高的纪录。她就是著名的胡达·克鲁斯老太太。
70岁开始学习登山,这乃是一大奇迹。当记者们采访克鲁斯老太太时,她的精神面貌和幽默的语言感染了所有在场的记者。有位记者问:“您的精神面貌这么好,有希望打破世界吉尼斯长寿记录……不过,我很想知道您活得好的秘密,是因为爬山运动炼就的吗?”
“不是,是我选择生活的心态。有了一个好心态,我才会选择爬山,才会选择生活,才能得到生活给我的一切,包括健康、幸福……”克鲁斯老太太微笑着回答了记者的每一个问题。
翻开佛家经书,我们经常会看到“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这类话语,说的就是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活品质。歌德也曾经说过:“人之幸福在于心之幸福。”一个人生活得好与坏,并非由人的其他因素,而是由他自己的态度所制约。
我们面对人生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们的生活:
1.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我们。
2.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我们。
3.我们每天早上的心情决定了一天是否快乐。
4.人们在生活中活得越好,就越能找到最佳的态度。
其实,人的生活并非只是一种无奈,而是由自身主观努力去把握和调控的,一个人活得好与不好同样也是由“态度”来决定的,其好坏足以确定我们构筑的生活的优劣。一个人心态的不同必然会导致人格和作为的不同,而且会有天壤之别。不良的心态是形成不良性格与不良人生的主要根源,心态是我们生活的遥控器,而且它也是我们唯一能够完全掌握的东西。难怪有人说过:“我们的生活是否精彩完全是由我们的态度创造出来的。”此话没错。
其实生活就是生活,有的时候像天上的云一样真实而飘忽不定,如果你对它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你就会难免失望;有的时候像自然界里的风雨阴晴一样,要想生活总是一帆风顺那是不可能的,如果你对这些没有思想准备,你可能就会彷徨悲观。生活也不会总是充满着戏剧性的高潮,更多的时候它是平凡琐碎的,甚至显得沉闷。你怎么可能指望它天天都如狂欢节一般呢?
因此,生活有真实,也有虚幻;有阴暗,也有晴朗;有暴风雪,也有风和日丽;有高潮,也有沉闷……我们要想活得好,就要用“心”去寻找积极的一面。正如明朝的陆绍珩在《醉古堂到扫》中写的:田园有真乐,不潇洒终为忙人。诵读有真趣,不玩味终为鄙夫。山水有真赏,不领会终为漫游。吟咏有真得,不解脱终为套语。同样,法国雕塑家罗丹也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里有着许许多多的美好,许许多多的快乐,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发现,而要发现它,关键在自己。
为什么有的人就是比其他的人更成功,赚钱更多,拥有的工作更好,人际关系更广,身体更健康……似乎他们天生就是比别人过得好,而许多忙忙碌碌的人却只能维持生计,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难道人与人之间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吗?如果差别不是很大,那又为什么有许多人能够获得成功,能够克服万难去建功立业,有些人却不行?终于,心理学专家们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人与人的心态不一样。
一个世纪前,南非某贫穷的乡村里,住着一对十来岁的小兄弟。为了谋生,兄弟俩人便决定离开家乡,到外面去谋发展。于是,大哥被奴隶主卖到了富庶的旧金山,弟弟被卖到很穷困的菲律宾。
40年转眼即过,哥哥在旧金山的繁华闹市拥有一间餐馆和一间杂货铺,虽然不是很富有,但也算是过上了温饱生活,并且子孙满堂。
而弟弟呢?居然成了一位享誉世界的银行家,拥有东南亚相当数量的橡胶园和银行,而且子孙们一个个都是金融界的明星。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兄弟俩都成功了。但为什么兄弟两人在事业上的成就,却有如此的差别呢?
兄弟相聚,不免谈谈分别以来的遭遇。哥哥说,我虽然被卖到了富庶的旧金山,但我总觉得我们黑人到白人的社会,要想过上幸福的生活,唯有用一双手煮饭给白人吃,为他们洗衣服……于是,白人不肯做的工作,我们黑人统统顶上了,生活是没有问题的,但干事业却不敢奢望。例如我的子孙,书虽然读得不少,但我还是教导他们不要妄想进入上层的白人社会,安分守己地去担当一些中层的技术性工作来谋生就满足了。
看见弟弟这般成功,做哥哥的,不免羡慕弟弟的幸运。弟弟却说,幸运是没有的。初到菲律宾的时候,担任些低贱的工作,但我不甘心做这些工作,我的心里时刻记着要过上流社会的生活。后来我发现当地的人有些是比较愚蠢和懒惰的,于是便接下他们放弃的事业,慢慢地不断收购和扩张,生意就这样逐渐做大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心态控制了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自己的视野、事业和成就。
—个人能否成功,就看他的态度。成功人士与失败者之间的差距:成功人士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和最辉煌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败者则刚好相反,他们的人生是受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所引导和支配的。
有些人总喜欢说,他们现在的境况是别人造成的,他们的想法是无法实现的。但事实是,我们的境况不是周围环境造成的。说到底,一个人活得好与不好完全由我们自己的心态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