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哪有那么难
6345400000042

第42章 如何让孩子交好朋友

同伴教育在成长中的作用

同伴在成长中有多重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当时有6个婴儿在集中营与父母分离,3岁时一起住在托儿所。在这之前他们很少与成人接触,主要是自己照管自己。6个人产生了强烈的依恋,长大后没有一个身心有缺陷,都成为正常有为的青年人。这事例反映了同伴对儿童社会化的功能。亲子依恋是儿童完整个性形成的重要因素,但同伴的影响似乎是更重要的。

心理学家认为,同伴是“社会上平等的”、“共同操作时在行为的复杂程度上处于同一水平的个体”。同伴关系是人在早期生活中除了亲子关系之外的又一重要的社会关系,虽然这种关系有时候会显得不那么持久、巩固和稳定,但是因为有了与同伴的交往,儿童能在更大范围内体验一种全新的人际关系,对情感、认知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了独特的影响。

当儿童跨出了家庭这个狭小的圈子,进入一个更为开阔广大的世界,与同龄伙伴的广泛交往就开始了,他们因此具有了与以前大不相同的社会交往经历。在此之前,他们与之接触和交往的对象主要是家庭中的成人,而成人的能力、社会经验、发展水平都完全不同于儿童。因而这种儿童与成人的交往关系是不平等的,主要是被照顾者与照顾者之间的关系。现在,儿童与之接触的对象与自己年龄相似,发展水平也相差不多,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这种与同伴的交往,就使儿童的社会性交往有了一个新的开始,在与同伴的接触过程中,儿童可以充分表现和评价自己的技能,并强化自我的感觉。

同伴关系对儿童发展的影响还表现在早期的同伴交往经验会影响儿童未来的个性、行为的发展以及身心健康。梅里尔·罗弗(Merrill

Roff)等人收集了大量在儿童指导中心进行治疗的儿童的追踪材料,在追踪多年后,罗弗等人发现,童年期的同伴关系不良预示着以后可能产生严重的情绪障碍,被同伴拒绝和忽视的儿童在青少年期常有违法行为,并表现出大量严重的心理调节方面的问题,如精神病,精神变态、性倒错等。另一项追踪研究也发现,被同伴拒绝的三年级儿童在十一年后比其他有良好同伴关系的儿童有更多的情绪障碍。

虽然,同伴关系不良并不是导致行为问题的唯一因素。但与同伴的正常接触可以促进适应性社会反应的发展,没有与同伴建立积极联系的儿童更有可能出现行为的变态模式。

同伴之间如何互相影响

毫无疑问,儿童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掌握许多能力和社会行为的适应模式,那么,同伴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呢?

同伴之间一般会相互模仿与学习、相互感染与熏陶、相互鼓励与激发;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孩子间的相互交往、相互了解、相互帮助;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激发孩子的潜能、强化积极向上的进取意识;良好的同伴关系使人重友谊、重情感,热情、开朗、坦诚,避免害羞、多疑、恐惧、嫉妒等交往障碍。

发源于澳大利亚,流行于英美等国的“同伴教育”,就是利用了同伴之间有巨大的影响力这个人类心理行为特点发展出来的。所谓同伴教育,就是指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仿,或是由于某种原因使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和行为技能,并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形式。具体做法是先对有影响力的个体进行有目的的培训,通过他们与自己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和兴趣爱好相近的人分享信息、观念或者行为技能,以实现某种教育目标。这种教育方式广泛应用于生殖健康、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和吸毒、自杀、酗酒、性别歧视和妇女问题等社会领域。

同伴教育之所以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其根本核心在于:

(1)同伴之间的交流更加通俗,各种行为更有亲和力,动作更易模仿,意见和建议更容易被采纳。

(2)同伴之间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仿,相互之间容易接纳。

(3)同伴之间容易争强好胜,相互之间的心理暗示起着比较大的作用。在小学生的同伴关系中,每一个儿童都处于平等的地位,都拥有更多的自由和互惠互利,完全是儿童自己选择、自己构建形成的自己的世界。所以这种关系对学生的社会化成长的影响更广泛、更强烈、更持久。

同伴活动中父母做什么

同伴间的影响是如此重要,但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往往过于溺爱孩子,生怕社会交往让孩子学坏,导致人际交往能力下降,为以后的身心发展埋下了隐患。父母应该认识到只有父母爱的孩子并不是最幸福的孩子,只有博得大家喜爱的孩子才是最幸福的孩子!

那么,现实中对于孩子不会与同伴合作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提高孩子与同伴合作的意识,激发孩子与同伴合作的愿望。鼓励孩子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在集体中学会交往,在集体中结识朋友,在集体中巩固友谊。爸爸妈妈可利用星期日或节假日带孩子做游戏、参观菜场、小吃店、商店等互相协调工作的地方。孩子一个人玩的时候,爸爸妈妈可问孩子:“你的汽车要加油吗?”“你的变形金刚会打仗吗?”激发孩子渴望与同伴合作的愿望,主动与同伴交往。

其次,要教会孩子与同伴友好合作的方式,学会为别人着想,学会换位思考,学会问自己:“假如我是别人,怎么办?”多提醒孩子:“别只顾自己,无视他人。”爸爸妈妈应教育孩子在活动时对同伴有礼貌,用别人喜欢的名字招呼他们。要与同伴互相谦让,友好相处,分享玩具、图书;对大家都喜欢的玩具不争抢,可以让别人玩一会儿,自己玩一会儿,大家“轮流玩”。这样,可以使孩子遇事想到别人,知道有了同伴,才能玩得更愉快。

再次,要积极鼓励孩子参加游戏活动。游戏是培养孩子合作交往能力最有效的活动,在游戏中孩子可逐步摆脱“自我中心”。如让孩子跟邻居的同伴玩“娃娃家”的游戏,孩子可以做娃娃的爸爸或妈妈,在游戏中履行爸爸或妈妈的义务,洗衣、做饭、带娃娃。孩子从一个人玩发展到与同伴共同游戏,也就发展了合作能力。

最后,要教会孩子解决合作中遇到的小纠纷。学会尊重他人,既要尊重他人、也要尊重自己,不自以为是、盛气凌人,也不自卑自贱、妄自菲薄。宽容谅解别人的缺点,经得起误会和委屈。

孩子与同伴在活动中意见不统一时或玩得不愉快时,爸爸妈妈应及时引导孩子相互商量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大家都玩得愉快,如猜拳、轮流等方法,协调关系,确定共同的目标,使活动顺利进行。

常言道:孩子总不能跟爸爸妈妈一辈子。只有让孩子逐步适应外界环境,学会与同伴的交往合作,才能健康、活泼地成长。

家长要帮孩子选同伴

由于同伴的能力相当、地位平等,属于一种水平关系,因此从同伴那里,个体可以得到关于自身能力的反馈,可以了解自己的表现是优于还是差于其他人。在同伴群体中,个体的社交地位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有的非常受欢迎,有的非常不受欢迎,有的地位一般。心理学上用同伴接纳来表示个体被同辈群体接纳喜欢的程度,它反映了个体同伴关系的好坏。

影响个体同伴接纳的因素很多,如个体的社会行为特征、认知能力、身体特征、名字等。以儿童为例,以往的研究发现,受欢迎的儿童往往缺乏攻击性、外表吸引人、能坚持交往、愿意分享,被拒绝的儿童常常有许多破坏行为和不当行为、极度活跃、说话过多、有许多单独活动。被忽视的儿童一般很害羞、不敢自我表现、攻击少、逃避单向交往。同样,影响同伴接纳的因素在不同年龄段也有不同体现,如越小的儿童越看重外部特征,越大的儿童越看重个性特点。

调查显示,儿童接受同伴的主要原因类型依次是同伴相互作用、性格品质、亲社会行为、学习成绩。小学生接受同伴的主要原因类型依次是同伴相互作用、亲社会行为、学习成绩、性格品质。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更看重同伴的性格品质等内在特点。小学生拒绝同伴的主要原因类型依次是攻击行为、性格品质、同伴相互作用、控制、学习成绩。攻击行为在小学生拒绝同伴占拒绝原因类型的第一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认识到不同类型同伴的被接纳程度,也就昭示着我们,对学龄阶段孩子的交友应该在父母或老师的监护之下,父母可以引导交往,为孩子选择一些“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