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百新一城3周年庆,买300送300优惠券促销
广州百货新一城自开业以来以品类丰富、款式齐全的商品,舒适优雅的购物环境,周到贴心的细致服务,为新老顾客带来实惠与便利。值此广百新一城迎来开业3周年庆之际,为答谢宾客对广百的支持,特别是提高VIP对广百的品牌忠诚度,真情回馈消费者,拟在店庆期间举行系列促销活动。
1月15日~17日,广百新一城男女服装、鞋类、皮具箱包、饰品、床上用品、家居服等商品消费满300元现金可获赠300元优惠券。
电器类产品买满1000元送100元电器优惠券。全场电器8.5折~9.5折,VIP可折上折。会员尊享3倍积分。
问题:结合上述实例,你能说出优惠券促销的优、缺点吗?
3.1.1 优惠券的含义
优惠券又称折价券、代金券,英文为Coupon,是制造商或零售商发给消费者的一种凭证。消费者在购买促销品牌的商品或者到指定的商店购物时,只要提交优惠券,就可以享受到优惠券面值的折价优惠。
据考证,可口可乐公司是使用优惠券的鼻祖。1886年,世界上第一瓶可口可乐于美国诞生,8年后这家神奇的饮料公司的创始人手工书写了第一批用于促销的优惠券,一经推出,效果显著。随着可口可乐公司逐渐发展成为“世界饮料之王”,优惠券作为一种促销工具也开始逐渐被其他商家及厂家认识和采用,并成为市场营销中常见的促销手段。在科特勒的《营销管理》中,就有对优惠券作为促销手段的详细描述。在朱利安?柯明斯的《促销》一书中,关于如何运用优惠券来实现不同阶段、不同目的的营销也有精彩论述。综观日用消费品行业,无论是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还是宝洁、联合利华,优惠券已经成为这一行业不可或缺的营销手段,日化、饮料行业更是使用优惠券的排头兵。
自优惠券发明以来,它的使用量一路攀升。以美国为例,在1992年,近80亿张优惠券被使用,消费者共节省了近50亿美元,其普及程度可见一斑。1998年在美国市场上的优惠券价值超过2000亿美元,而且此数字仍在逐年递增。此外,愿意使用优惠券的人群比例也在迅速增长。尼尔森促销顾问公司的研究调查报告显示,2003年美国优惠券回兑量达76亿张,平均每个家庭使用优惠券80张,优惠券发行量达数千亿张。优惠券在美国已经是一种成熟的营销工具,这也充分说明了优惠券运用的市场潜力。
3.1.2 优惠券促销的种类
1.零售商型优惠券促销
零售商型优惠券,促销通常是由总经销商或零售店策划,并运用在平面媒体广告或店内小传单、POP广告上,只能在某一特定商店或连锁门店使用。其主要目的是吸引消费者光顾某一特定商店,协助刺激消费者对店内各种商品的购买欲望,而不是吸引顾客购买某一特别品牌的商品。但许多实例显示,零售商型优惠券也是零售店与厂商间一个绝佳的销售组合,其目的在于提供给消费者一个动人的诱因,以吸引他们到特定的商店,购买特定的商品。
零售商型优惠券促销总的来说有以下三种形式。
(1)直接折价式的优惠券
消费者凭某家零售店发行的优惠券在规定时间内到该店或其连锁门店购物,可享受优惠券面值的折价优惠。
(2)伴随商品销售而赠送的优惠券
消费者在店内购物的金额达到商店规定的数目时,可获得一定面值的优惠,消费者凭此券于规定时间内在店内购买其他产品时,可享受相当于优惠券面值的折价优惠。这种类型的优惠券不是免费赠予,而是以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为条件。这种伴随商品销售而赠送优惠券的方式也是现今连锁门店使用最为广泛的方式之一。
(3)积分点券式的优惠券
消费者在店内购物的金额达到商店规定的数目时,可获得一张积分点券,当消费者手中的积分点券积累到规定数量时,可在该店兑换自己喜欢的赠品。
2.厂商型优惠券促销
厂商型优惠券是由产品制造商的营销人员设计和发放的优惠券。消费者在各零售点购买该品牌商品时,可凭此券获得折价优惠。零售商如同厂家的促销活动代理,负责回收优惠券,统一整理后返给厂家。厂家再根据优惠券的面额,外加处理费用一并支付给零售商。厂商发行优惠券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消费者对本企业生产的某种产品或者多种产品甚至所有产品的购买欲望。使用优惠券,制造商可以不依赖零售商就能单方面降价。优惠券可以看作商家对与之交易的消费者的奖励。消费者得到优惠券后,为了享受优惠,往往会使用它消费,从而促进了销售。
在众多的促销手段中,优惠券的运用被认为是范围最广、成效最显著的方式之一。优惠券可使企业加强与顾客的友谊与合作关系、拓宽流通渠道和开辟新市场。对新产品来说,使用优惠券能引起消费者对产品的试用欲望;对老产品来说,它能提升消费者对成长类商品在销售停滞时的品牌兴趣度,进而提高某一品牌的老产品在同类产品中逐步递减的市场占有率。优惠券实质上是变相降价,但可以避免价格战,也可以避免公开降价对产品形象造成的损害,而消费者也往往认为这是商家对自己的优待,给人以“有便宜不占白不占”的感觉。
美国的优惠券促销
据统计,在美国一个商场如果用优惠券带来客人,那这个客人消费的数量,会带来相当于这个优惠券的产品14倍的价值。根据2004年统计数据,美国仅是电子优惠券促成的消费就高达3000亿美元,并拥有占主流人群70%的消费者使用比例。
在美国的商场和连锁门店里,常常看到顾客走到收款台前,慢慢地从钱包里掏出几张皱巴巴的优惠券纸条交给售货员,售货员在收款机上一刷,货款就减少了若干。美国的优惠券有两类:一种附在商品上,顾客购买之后需剪下优惠券附上发票寄回厂家,厂家再把优惠券寄回。另一种刊登在报纸上,或放在商品的旁边,由顾客自取。顾客剪下优惠券,购物时在收银台交给收银员。商家拿收取的优惠券找厂家要钱,并收取一定的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