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决策是指为了获得未来货币收益的最大化,投资者经过充分思考或逻辑推理后,对几种可能的投资方案做出合理选择的过程。投资决策过程一般包括搜寻投资信息、形成投资方案、评价和选择方案等几个阶段。对于股票投资来讲,投资者交易行为就是投资决策结果的表现形式,包括投资者买入、持有或卖出股票的行为。
每一个投资者开始总是试图进行理性投资,但是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投资者容易受到人们所固有的认知偏差、心理因素的影响,他们并不总是以理性的态度做出决策。决策结果的不确定程度越高,投资者受认知偏差和心理因素的影响程度越高。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其认知偏差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出现微妙的改变,人类固有的认知模式会不知不觉地主宰着投资者的行为,尤其是当股票市场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时,情况更是如此。
认知模式和各种心理因素综合地影响到投资决策的各个环节,并体现在投资决策行为的结果(买入、持有和卖出股票行为)中,使投资者的交易行为表现出各种偏差,比如过分重视股票历史价格并将其作为决策依据、卖出行为中的处置效应和愉悦整合效应、过度交易,等等。我们通过对投资者买入、持有和卖出行为的研究就可以探讨认知模式、心理因素及其他因素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并从中发现投资者行为特征。受从众心理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投资者的单体行为偏差的汇总可能使投资者表现出一定的群体行为,即投资者表现出群体行为偏差。
尽管投资者受认知模式、心理因素的影响,但是这并不能否认投资者决策中存在着理性成分,他们也可能认识到行为偏差,并利用这种偏差形成某种投资策略。通过对投资者投资策略及其绩效的研究,则可以探讨投资者交易行为中的理性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