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西路军:河西浴血
6201500000004

第4章 3、“渡河刻不容缓”

靖远城南,一条灰色的浑浊的河蜿蜒喘息。这条河在地图上称做祖厉河,因河水含有大量硭硝而苦涩,不能饮用和灌溉,当地群众叫它苦水河。苦水河滩全是白茫茫的硭硝和盐碱,只在离河几里远的地方才渐渐开始有零星的树和瘦弱的草。苦水河像一条病病歪歪的巨龙,长年蠕动在从会宁到靖远的山峦间,最后进入黄河。只有在下雨的时候,奄奄一息的河水,才像是注入了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利箭般地向黄河射去,任什么高山深壑也阻挡不住。

前些日子,苦水河两岸小村,狗汪汪地叫着,胆小怕事的村民紧闭着柴门,躲在家里不敢出来。只有一些大胆的孩子,不顾大人们的呵斥,偷偷地溜出来,怯生生地望着往来穿梭的一群群“共产”。

红三十军开赴这里,驻扎在离黄河20里至40里的小芦子和大芦子一带。红四方面军造船队开始在苦水河边加紧造船。担任突击任务的红三十军八十八师二六三团的指战员以班、排为单位,紧张地演练着上船、渡河、登陆和强攻滩头阵地的战术动作。斧、锯、刨的响声,阵阵冲杀的喊声,汇成了热闹的一片,删改着黄土高原肆意的凄凉。

苦水河,水流击岸,河声盈耳。岸边土坡上,红三十军八十八师师长熊厚发正在观察部队训练。他敦敦实实,面色红润,中等个头,圆盘脸,一双大眼像是为了扩大视野,几乎拉向太阳穴上,双眼透出火热的光芒。他席地而坐,从河滩演练处望过去,蓝湛湛的苍穹下,秋阳疲倦地将它灿烂的光辉洒向大地,山峦和田野披上了一层耀人眼目的金色轻纱。稀疏的树丛和衰草带着秋色的金黄与火红,为荒凉破败的黄土高原乡村点缀着少得可怜的生机。

熊厚发1914年3月5日出生在湖北省大悟县宣化店甘家湾一户普通农家。父亲以榨油为业,艰难度日。因家境贫寒,童年时的熊厚发只读了两年私塾就辍学在家,帮助父亲榨油。黄麻起义的隆隆炮声震醒了熊厚发的家乡,宣化店也爆发了起义。起义的勇士们举起如林的大刀和长矛,射着破旧的土炮和鸟铳,赶走了反动民团,没收了豪绅地主的财产。这次壮举,熊厚发的父亲是领导者之一。年仅13岁的熊厚发跟在父亲身后,举着一把小砍刀,参加了火热的斗争。不久,父亲积劳成疾病故。1930年,16岁的熊厚发告别了断墙残壁的甘家湾,告别了朝不保夕的母亲、两个姐姐和新婚的妻子萧阳春,毅然参加了红军。部队转移后,宣化店反动民团把他的大姐熊厚兰抓去卖到河南,生死不明,他二姐因生活所迫当了童养媳,两年后他妻子萧春阳也被迫改嫁。母亲一人寡居,苦受苦熬着,在望子不归的期待中悄然离开人世。

革命者也是血肉之躯,熊厚发常常思念鹰巢燕窝,多少次梦回故里,泪洒母怀!泪水、血水……枪声、炮声……唤起熊厚发?悍的血性,点燃他向旧世界复仇的烈焰。他经受了战火的洗礼,在硝烟中傲然挺立。1934年9月,他刚刚20岁就当上了红八十八师师长。

红八十八师是战争烈火中冲杀出来的钢铁队伍。1934年3月,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命令将八十八师的二六三团、八十九师的二六五团和九十师的二六八团编成八十八师。这三个团,都是从鄂豫皖出来的老红军团,在反“六路围攻”胜利以后,方面军总部给三个团授予荣誉称号:守如泰山二六三团,夜老虎二六五团,攻如猛虎二六八团。这些荣誉称号,表明三个团的坚强战斗力和独特战斗作风。八十八师是红四方面军的一只铁拳头。

天高气爽,浮云流动。熊厚发看见远处十几匹战马掠河而过,拖着一股卷起的黄尘飞奔而来。为首的两人挥鞭纵马,带着一股雄风。他看清楚来人是总指挥徐向前和政委陈昌浩,便小跑着迎上去。

徐、陈和熊厚发一行沿着岸边小径,折向开阔的洼地。由红八十八师二六三团抽调指战员组成的渡河先锋连正在演练。二六三团为渡河前卫团,该团强渡嘉陵江时担任渡江前卫团,出色完成了强渡任务。

“谁是英雄,谁是好汉,渡河战斗中比比看!”先锋连连长赵海丰从队列首位跨前一步,粗壮的胳膊一挥,简捷有力地向徐、陈首长报告。

渡河先锋连迅速分成小队,分别登上用厚重的木板扎在树上或木桩上的浪桥。浪桥来回荡着,像小船似的颠簸。先锋连的“船”像一匹真正的马,一头狂傲不羁、睥睨一切的战马,它扬鬃奋蹄,急欲摆脱凌驾于自身意志之外的一切羁绊。战士们或蹲或卧,端着枪,提着刀,那“船”甩开汹涌波涛,带着尖利的风声冲向“对岸”。战士们一跃而起,呐喊着向敌滩头阵地冲去。

徐总指挥对熊厚发说:“战局的发展,使渡河刻不容缓!”

蒋介石对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惊恐不安,急忙调集部队围追红军。10月21日,国民党第三路军总司令朱绍良命令第一军胡宗南部、第三军王均部、第三十七军毛炳文部,分别由东、南、西三面向静宁、通渭、会宁地区大举进攻。10月22日蒋介石飞抵西安坐镇,亲自监督执行他10月16日下达的“进剿”令。南线国民党军来势凶猛,攻势凌厉,已占领华家岭、会宁、通渭、静宁、界石铺等地,正拟全力向郭城驿、打拉池和海原方向突击。如国民党军沿靖、会大道前进,渡河计划将遭破坏。

早在10月18日,徐向前、陈昌浩鉴于战局发展,以及李先念他们能造出十只渡船,向朱、张两总作了可以渡河的报告。当日,朱、张两总即电报毛 泽 东、周恩来:“三十军电谓二十日晚即可开始偷渡”。次日,毛、周给朱、张回电指示:“三十军渡河至少备足十个船为宜,恐船少载兵不多,不能一举成功。二十日渡河问题,是否推迟数日,请依具体情况斟酌。”据此指示,方面军总部推迟了20日渡河的计划。

这时,红三十军已造船16只,还从就近搜集了部分船只,争取渡河有了可能。根据南部国民党军队大力压迫的情况,中央电令四方面军应以两个军渡河,控制河西沿岸;以三个军拒阻南敌。朱德、张国焘在打拉池会见彭德怀后,亦完全同意彭德怀提出的宁夏战役要旨,电令红三十军首先渡河,红九军跟进;如渡河不成,南敌突进,则以九军配合南线部队击敌。

23日,徐、陈令红三十军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