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对外金融发展战略的调整与优化
6167300000027

第27章 中国走强国强金强币之路的战略选择

战略是指能够统领全局、左右胜败的谋略和方案及对策。战略的本质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已有的和可获取的力量对事物全局的发展趋势进行认识与控制,以保障目标的顺利实现。战略选择的好坏关乎中国走强国强金强币之路能否成功。

一、大力推进强国之路的战略

(一)金融强国战略

1.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虽然从短期来看,美元的霸权地位仍难以动摇。但从长期来看,为消除美元过度发行对世界经济的伤害,必须建立多元化的货币体系来满足世界范围内的货币需求。积极推动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国际贸易交易货币多元化、国际大宗商品计价货币多元化,形成国际货币相互制约和相互竞争的机制。应建立合理有效的竞争格局和竞争机制,以市场选择的方式对这些国际货币发行国的政策形成约束,防止一种霸权货币的风险扩大到世界范围内而使世界受到霸权货币的牵制。这样可以确保国际上其他国家能够相对自由地选择符合自身利益的外汇储备方式,有效地促进处在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经济平稳发展。早在1996年,已故著名经济学家鲁迪·多恩布什就预测,二十年之后,这个世界上将肯定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几种货币:在南美和北美将通用美元,人民币将有可能在亚洲占据主导地位,而欧元将成为其余地区的主要货币。虽然人民币国际化在短期内尚不能实现,但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已经是大势所趋。若人民币成为亚洲主导货币,中国必将在亚洲经济事务及国际经济事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大大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2.提高中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话语权。国际货币体系进入牙买加体系以来,制度约束明显弱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再提供全球汇率稳定机制和明确的国际金融规则,全球范围内也不再存在制度化的协调机制。尽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各国将保持汇率稳定作为首要原则,但各国却将国内的宏观经济目标放在首位,往往采取一些不利于其他国家国际收支平衡的经济政策,这严重影响了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可见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缺乏有效的国际协调和合作机制。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的发展以及全球国际资本流动的增加,在汇率变动、国际资本流动、国际收支调节和金融危机防范等方面,国际协调与合作的作用日益重要。在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国利用美元的霸权地位可以贪婪地享受其他任何国家所无法享有的依靠过度借贷、过度消费来发展经济的特权,同时,借助金融创新体系将风险扩散到全球,让全球为美国的危机埋单。应该构建一个合理的协调和合作机制来制衡美元霸权,消除美元过度发行对世界经济的伤害。协调与合作已成为国际金融体系稳定运行和防范国际金融风险的重要因素。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开展,将极大地限制美元霸权。中国应积极参与到国际经济事务中去,提高中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话语权。

3.增强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份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建立六十多年,期间经历了美元地位的下降、欧元的诞生、中国的崛起等巨大变化。原来的投票权分配不合理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因此,必须重新分配基金份额和投票权比重。目前应考虑扩大发展中国家在这两个机构中的投票权和代表性。实际上,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代表性有所增加,但发达国家的份额和投票权优势仍相当明显。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仍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和投票权最多的五个国家,尤其是美国独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6.77%的投票权。这种设计的非均衡性对该机构各项职能的正常发挥起到了根本的阻碍作用。因此,迫切需要重新审核基金份额、扩大基础投票权,从而保证制度设计的前瞻性和公正性,以体现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潜力及相应的话语权。同时,要努力争取废止少数发达国家事实上的否决权。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其利益是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相一致的。中国的经济总量已占世界第二位,却只占IMF投票权的3.74%。中国需要积极参与到IMF改革中去,提高IMF设计的均衡性,增加中国在IMF中的份额,提升中国在IMF中的地位。

(二)经济强国战略

1.积极发展低碳经济,调整能源结构。2008年中国和美国的排放总量大体上相当,2009年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大国。其中,中国出口产品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中国排放总量的15%~24%。中国经济发展处于“高碳”状态。高碳经济必然导致温室气体的高排放,进而导致一系列政治、经济、外交、生态等严重后果。2009年6月底,美国众议院通过的一项征收进口产品“边界调节税”法案,实质就是从2020年起开始实施“碳关税”,对进口的排放密集型产品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实际上就是想通过“碳关税”来抑制中国对美出口,进而扼杀中国经济增长。另外,据世界能源大会声明,全球石油资源仅够人类再开采41年,天然气仅够开采60年,煤炭资源仅够开采100年,全球化石能源开采的极限期正在到来,能源短缺将是今后中国走强国之路过程中最大的“瓶颈”。发展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已刻不容缓。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中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在发生金融危机的不利条件下增强国内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以及缓解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上所面临的国际压力的需要。这既符合中国强国战略的要求,也可以面对来自国际上的挑战。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通过能源替代促进经济增长与由化石能源消费引发的碳排放“脱钩”。因此,当务之急是加快能源结构的调整与优化。首先,重视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新能源可以永续利用,几乎没有环境污染,是真正的绿色能源。从长远的战略意义上看,构建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妥善解决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离不开新能源的迅速发展。其次,积极利用水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可再生资源已经不仅仅是中国长期能源发展战略和近期能源结构调整的选择,也是环境保护的需要,是保证现有经济稳定增长以及开拓经济增长新领域的需要。最后,降低对传统能源——煤炭的依赖程度。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重为70%左右,比国际水平的27%高40多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与煤炭相比是较为优质的资源,但是,中国石油和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还远没有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天然气。世界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占23.8%,而中国仅占3%。中国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今后要大力推进对天然气的利用。

2.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业结构作为经济发展的结果和继续发展的起点,其对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会促进经济发展,也可能会阻碍经济发展。当产业结构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时,就会变成经济发展的阻力,因而亟须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包括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两个主要方面。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从较低水准向高水准方向发展的过程,它可以用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和资金与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比重来测度。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指提高产业之间有机联系的聚合质量,即产业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种不同于各产业能力之和的整体能力,它可以用产业之间的关系均衡程度和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来表示。产业结构优化主要体现在产业的高附加值化、高技术化、高集约化和高加工度,尤其是高科技含量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上升。

当今,高新技术产业日益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就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新技术并使其产业化,是中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战略。2008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为27.5%,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额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为13.4%,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这表明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必须要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让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速。在应对这次金融危机中,中国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用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国内生产要素向效率更高的产业和企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保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争取早日实现经济强国战略。

3.调整与优化需求结构,扩大消费需求。一国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两种需求。“外需”即通常所说的出口,“内需”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个部分。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并称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出口需求这驾马车拉不动了。因此,扩大内需是应对金融危机冲击、谋求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内需结构来看,消费需求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因为从根本上来说,投资是为消费服务的,投资需求实际上是消费需求的派生需求。没有消费需求的增长,投资需求就不可能无限制地循环下去。即使投资的扩张在短期内能刺激经济增长,但持续的投资扩张形成的供给能力必然会导致产能过剩。2008年,中国的投资率上升至43.5%,投资总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部分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开始显现。因此,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需求才是持久的拉动力量。

中国经济运行中消费需求严重不足,这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2008年,中国居民消费率仅为35.3%,而同期美国居民消费率为70.1%,印度居民消费率为54.7%。可见,中国的消费需求严重不足,而投资需求又持续高速增加。刺激消费不但可以对冲投资需求,还有助于缓解产能过剩和通货紧缩现象。因此,扩大消费需求是保证中国经济持久稳定增长所必需的。首先,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收入是扩大消费需求的源头活水,因而要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其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尽快建立起覆盖面更广、保障功能更强的社会保障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居民对未来风险的预期,促进即期消费。最后,极力缩小贫富差距。贫富差距过于悬殊是中国当前经济生活中最关键的问题。只有缩小居民的收入差距,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消费需求不足的难题。

二、加快实施强金之路的战略

(一)完善金融市场的建设

金融市场是金融机构和其他经济主体从事金融活动的场所。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程度远远不够,严重制约了金融市场功能的实现。以外汇市场为例,在这个市场中目前只进行美元、欧元、日元、港币四种外汇与人民币的买卖。从外汇交易额来看,目前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的日均外汇交易额为6000多亿美元,而中国的外汇市场日均交易额只有100亿美元。中国外汇市场年交易总量还不到伦敦交易所1个交易日的水平。而且由于金融体制和相关法规的限制,交易品种单一,市场主体缺乏,融资功能有待挖掘,投资功能更加不能显现,因此,还不能称之为真正完备的市场。中国走强金之路需要加快金融市场建设,完善金融市场信用体系,规范与完善金融市场中介服务体系,充分发挥金融市场作为资金融通中介的作用;增加金融市场的交易品种,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为广大投资者提供规避风险的方式;完善保护金融市场参与主体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保证市场公正性,提高市场透明度。

同时,积极构建人民币离岸市场,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基础。作为为非居民提供金融服务而又不受税收、外汇管制及国内金融法制约束的自由交易市场,离岸金融市场拥有更多的自由,这使其资金流动的速度和数量都是国内金融市场无法比拟的。成熟的离岸金融市场会大大加快该国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流通,远离各种制约,使得该国货币可以更为自由地被利用,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货币职能。虽然并非建立离岸金融市场,该国的货币就都能成为国际货币,但几乎每种国际化货币均在本国离岸金融市场建立后大大提高了其国际化程度。通过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可以推动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流通使用。中国香港作为国际性的金融中心,具有自由兑换的货币、稳健且高效率的金融体系、及时的信息流动、高效的金融监管等优势,是人民币离岸中心理想的选择地。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在中国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开展人民币有关业务的政策措施,为将来在中国香港首先实现人民币的区域化打下基础。从2004年年初允许中国香港银行开办人民币业务以来,人民币存款、汇款、汇兑和银行卡业务已经顺利开展。中国香港银行可以吸收个人人民币存款,然后由中银香港作为清算行购入中国香港银行业的人民币存款。中国香港目前已经成为人民币的境外流通中心,并且正朝着创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方向努力。人民币在中国香港地区的有限度开放,不仅有利于活跃中国香港金融市场,同时也给予人民币国际化一个尝试“平台”。

(二)全力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国际金融中心是指国际金融业务和交易行为高度集中进行的某一地区。国际金融中心通过控制聚集的大规模国际金融资源,成为各种货币资本游戏规则的制定地和风险损失的转移地。哪国拥有了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就能够掌握对国际资本流动、定价、交易等的控制权,取得世界经济金融领域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从而保护本国经济发展的成果,维护本国在世界经济金融全球化、一体化过程中的利益。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对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国际竞争和金融安全至关重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出现是一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一国经济实力的展现。中国经济规模巨大且增速很快,需要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以巩固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为中国的国际贸易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同时,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性,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所以中国的强国强币战略决定了需要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金融危机加剧了各国际金融中心之间的竞争,使欧美老牌的国际金融中心受到了巨大影响。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格局、世界金融市场格局带来巨大冲击,国际金融中心的漂移速度将进一步加快。这为中国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2009年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意见,提出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再次明确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国家战略地位。建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有利于建立中国的金融优势地位,有利于确立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定价权。目前由证券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保险市场和商品期货市场等构成的上海金融市场体系已基本形成并处于不断完善之中。上海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证券、保险和外汇交易市场,全国黄金交易中心也落户上海,上海还拥有全国最大的住房抵押市场。2008年,包括证券、期货、同业拆借、黄金在内的上海金融市场交易量已经达到167.7万亿元,占全国的76%,部分金融产品交易量已居世界前列。上海的金融监管体系相对完善,金融服务基础设施齐全,因此,上海已经初步具备了迈向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经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首先,把上海打造成名副其实的国内金融中心,服务于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和银行体系,为国内经济发展提供优良的金融服务。将上海打造成国内外金融机构集聚中心、金融市场中心、资本运营中心、金融人才聚集中心。其次,由国内金融中心向亚太区域性金融中心发展。届时上海成长为能与中国香港、新加坡并驾齐驱的国际金融中心,成为亚太地区资金的集散地。最后,将上海金融中心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可与纽约、伦敦并驾齐驱的国际性金融中心。

(三)进一步构建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由于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上的主体,因此,一国的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金融体系的主要问题在于:银行类金融机构主要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而其处于垄断地位,不利于金融机构体系的多样化发展;金融机构的种类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信托、租赁、投资、保险等金融机构处于初级阶段;金融机构集聚度不够,特别是非银行金融机构数量有限,金融组织结构也不尽合理。

首先,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外资金融机构。国有商业银行在中国金融机构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国有商业银行的高垄断地位制约了金融机构之间平等竞争。失衡的实力对比,使新兴商业银行难以与国有商业银行开展有效的竞争,难以为支持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为了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为了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需要有步骤地发展外资金融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取消对外资银行设置的地域限制,扩大设立外资金融机构的地域。同时,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增加外资金融机构的数量和种类,扩大其业务范围,提高其对中国金融的参与程度。

其次,由于中国幅员辽阔、经济多样化、客户群庞大、金融需求繁多,银行类金融机构不可能满足所有的金融需求,这就为其他金融机构的发展留出了空间。应大力发展信托、租赁、投资、保险等金融机构,建立功能齐全的金融服务体系。应积极培育多层次的保险服务体系。保险业是国家金融领域的三大支柱之一,是经济建设、人民生产生活的稳定器和润滑剂。截至2008年11月,中国保险公司已经达到了115家,保险公司的总资产超过3万亿元。这两年来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推进的速度明显加快,大批外资机构人员和资金的介入让中国的保险业更加快速地走向国际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以及社会财富的巨大增长,委托他人管理和处分自己的财产势在必行,信托业大有可为。大众耳熟能详的证券市场基金就是一种典型的信托产品。此外,还需大力发展其他金融机构,完善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三、实现强币战略的路径选择

目前人民币在周边地区以“硬通货”的形式出现,已经实现了准周边化,将来人民币可以由准周边化发展至正式周边化,进而发展至区域化,最终人民币将真正实现国际化,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为全球各国接受。

(一)人民币正式周边化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初级阶段

一般来说,一国货币的国际化大多起源于邻近国家或对外经济交易频繁的国家,都有一个从局部到全球的发展过程。例如,英镑的国外流通最初是在英联邦国家;美元的海外流通最初是在加拿大及北美洲。人民币目前的国际化进程肯定也是要从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始。近年来,人民币在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流通规模,并且流通规模在不断扩大。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等国家,人民币同本地货币和美元一样可以用于支付与结算;在中缅边贸及旅游活动中,缅甸禅邦重镇小勐拉,每年流出、流入的人民币多达十多亿元;在蒙古流通的人民币现金占总流通现金量的60%以上;在朝鲜几乎所有的边境城市甚至在全境,人民币已经成为人们结算货款、进行商品交易、当做硬通货储备的货币之一。目前在中国香港和澳门的人民币存款、兑换、汇款及银行卡清算业务也正式开展。在中国香港流通的人民币已达700多亿元,成为仅次于港币的流通货币。2008年,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结算量已经达到230亿元,基本上实现了准周边化。正如《远东经济评论》中描绘的人民币的远景蓝图:“人民币的影响力在变得越来越大,并将可能成为亚洲的地区性货币,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之后的第四种全球性货币。”

目前中国的经济形势为人民币实现正式周边化创造了良机。首先,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出现逆差,为人民币成为计价工具创造了条件;其次,中国周边一些国家已开始持有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人民币在其国内基本可以自由兑换,例如菲律宾货币委员会就已经接纳人民币作为其储备货币;最后,中国目前持有大量美元外汇储备。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的主要策略就是改善贸易条件、扩大人民币活动半径。继续扩大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要加快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合作步伐,尽最大所能扩大人民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货币互换。

(二)人民币区域化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过渡阶段

中国虽然是经济大国,但并非经济强国,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它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还不足以一步到位地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我们必须通过人民币区域化来逐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亚洲地区各国经济互补性强,2009年中国进出口总额的53.3%是与亚洲国家间的往来,并占东盟全部对外贸易总额的10%以上,所以人民币区域化有其实现的客观可能。人民币可以在区域化的过程中接受洗礼,逐步适应外部冲击,从而避免盲目开放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实现区域化是人民币迈向国际化的必要阶段。

在人民币区域化过程中,人民币争取成为亚洲货币体系中的“锚货币”。“锚货币”是指在一个货币体系中或者联系汇率货币体制下处于中心主导位置的货币。当前亚洲经济的发展使得人民币初步具备充当“锚货币”的条件:首先,亚洲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贸易依赖度加深,中国已经成为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2008年,中国从亚洲国家和地区进口7025.86亿美元,向亚洲国家和地区出口6641.18亿美元。其次,人民币本身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从通货膨胀率角度可以看出,人民币的内在价值波动是最小的。最后,中国政府良好的国际信用为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5年11月5日,印度央行宣布调整汇率指数,将人民币和港币纳入“一篮子”货币;2006年12月1日,菲律宾货币委员会开始接纳人民币为菲律宾中央银行储备货币。人民币受到外国政府和居民越来越多的青睐,人民币成为亚洲“锚货币”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三)以货币区域化带动人民币国际化

以货币区域化带动人民币国际化,达到人民币作为世界货币的终极目标。中国要注重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职能的渗入。

首先,逐渐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占比。大力推进国际贸易交往中使用人民币进行计价结算。英镑的国际化与国际贸易有着紧密的联系,国际贸易是英镑走出国门的主要原因和推动力。英镑通过英国在海外的扩张,在国内、殖民地及全球范围内大量流通,成为当时唯一与黄金拥有同等地位的货币。2009年,中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三位;进出口总量高达22072.7亿美元,也居于世界第三位。其中,出口额达到12016亿美元,一举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出口大国。2009年全年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超过900亿美元,贸易依存度达60%左右,说明中国的经济开放程度已相当高。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开放深度及广度的进一步扩大,国际上必将产生对人民币的市场需求。人民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的范围和影响将越来越大。中国一半以上的贸易流量主要是与新兴市场国家间的双边贸易,在接下来的10年内可能逐渐以人民币结算,这意味着将近2万亿美元的跨境贸易流量都会以人民币结算,相当于中国贸易总量的50%实行人民币结算,人民币将因此成为全球贸易中的三大货币之一。

其次,逐渐增加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在国际投资中的使用。从国际经验来看,一国货币的国际化必然需要较大规模的对外直接投资来支持其流通量,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增长很快,但相对份额仍然较小,不到全球的4%。因此,伴随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中国的对外发展战略应从过去引进外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逐步转化为资本输出与产品输出并重的全球战略。在积极、有序扩大货物和服务进口的同时,进一步放松对外投资的管制。同时,也应该抓住国外企业资产大幅贬值的机遇,积极稳妥地扩大对外投资规模,有效增加海外对人民币的资本需求,并为人民币争取更多的国际金融市场份额。全球金融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对全球货币体系严重依赖美元的担忧,也凸显出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金融领域里的重要性。

最后,渐进提升人民币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占比。中国周边和东南亚各国纷纷选择人民币作为避险货币。自2005年4月1日起,欧洲央行已将人民币加入其每日发布的欧元指导汇率体系。2006年12月1日,菲律宾货币委员会开始接纳人民币为菲律宾中央银行储备货币。这是外国中央银行首次将人民币列为官方储备货币,意味着人民币的境外流通开始出现制度性的变迁,人民币向国际化跨出了重要一步。根据中国和白俄罗斯在2007年签署的协议,人民币也可以被纳入白俄罗斯测定的国际储备资产核算。人民币开始成为官方储备货币虽然刚刚起步,但说明人民币的空间已经打开,可以预计,随着人民币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在不远的将来,人民币将为外国政府和居民所普遍接受。

中国经济的崛起可以改变世界经济的格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充满着机遇与挑战。这要求中国与贸易伙伴的经贸关系更加紧密,更要求中国能够以大国的风度在经济上维护区域活力、在政治上维护区域稳定。人民币国际化只能是中国硬实力不断提升后水到渠成的结果。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人民币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势必提高。根据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和世界经济发展状况,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可能需要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在第一个十年,人民币可以成为周边国家贸易结算货币;在第二个十年,人民币可以成为区域性的投资交易货币;而在第三个十年,人民币将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为全球各国所接受。应在自然演化的基础上以渐进的方式顺势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人民币要实现国际化将是一个逐步积累的漫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