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宋王朝之赵家天下
6160900000015

第15章 景佑亲政,不值称道

历史上不乏“文景之治”、“太平盛世”之类的统治业绩,当然也会有“景佑亲政”这样不值称道的统治。因为“景佑亲政”并没有为赵氏的家族集团创造利益,相反却把它推向了战争的前线。

明道二年(1033年),刘太后去世,遗诏以杨太妃为皇太后,与皇帝同议军国事。御史中丞蔡齐和谏官范仲淹上书指出:皇帝刚亲政,岂能让女后相继称制。于是,删去遗诏中“同议军国事”的内容,杨太后退居保庆宫,称保庆皇太后。至此,仁宗赵祯结束了他的儿皇帝生活,独立主政。他亲政以后的第一个年号是景佑。梅尧臣像明道二年四月,仁宗赵祯组成了亲政以后的第一届宰执班子,体现了试图消除太后影响的意图。旧相张士逊留任,他是仁宗赵祯的东宫老师。赵祯先与另一旧相吕夷简讨论班底,准备把原为太后信任的执政张耆、夏竦和晏殊等都罢政出朝,赵祯把这一打算泄露给郭皇后听,不料,郭皇后说了一句:“夷简就独独不趋附太后吗?不过机巧善变罢了。”赵祯闻听此言,立即改变了对吕夷简的看法,把他的相位也给罢免了。

取代吕夷简为相的是李迪,刘太后垂帘的十余年中,李迪一直出守地方,未获重用,再次入相倒也堪称人选。执政中参知政事薛奎是留任的,他在天圣七年就入政府,议论从不迎合回避,倘若所论不被采纳,归宅就嗟叹不食,家人笑他,他说:“我仰惭古人,俯愧后世啊!”新任命的执政还有参知政事王随、枢密副使李谘和签书枢密院事王德用。吕夷简被莫名其妙地罢相,就托内侍阎文应打听,才知底里,但他不动声色。半年以后,赵祯觉察到张士逊在朝政上不能有所建树,思念吕夷简,又召他为相。

仁宗赵祯亲政之初,有人抓住他非刘太后亲生的空子,在皇太后垂帘听政上大加诋毁。倘若过分纠缠在琐细旧账上,对于政局的稳定和朝政的革新显然是不利的。因此,范仲淹向赵祯指出:“太后保护陛下十余年,今天应掩盖其小过失,保全其大恩德。”赵祯听了既感动,又惭愧,表示自己也不忍心听这些诋毁,便下诏不许再议论皇太后垂帘听政时的事情。其后,范仲淹提出八项建议,吕夷简也上书指出朝廷的八种积弊,请求改革弊政的呼声十分强烈。赵祯也萌生了振衰起弊一新政治的良好愿望。

仁宗赵祯亲政当年,改变太后垂帘以来单日上朝的惯例,恢复每日上朝问政的祖宗旧制。对百官章奏,无论大小事,赵祯都亲自批览,以至吕夷简劝他抓大放小,不要每事躬亲。但一年以后,赵祯的主要兴趣便转移到修订新乐和校勘图书上去了。前者的主要成果是,制定了景佑新乐,编纂了《乐书》和《景佑广乐记》;后者的主要成果是,三馆秘阁完成了四库书的校勘,共计二万余卷。

景佑二年(1034年),宰相吕夷简也编了一部中书行政法规,名为《中书总例》,煌煌四百十九册。吕夷简得意地声称“让一个庸夫拿着这书,也可以做宰相”。作为一个能臣,他是颇想大权独揽,有所作为的。这年年初,宰相李迪的姻亲范讽被御史庞籍参劾,李迪将庞籍迁官意欲袒护范讽。不料庞籍要求追查,吕夷简便抓住契机穷追不舍,使得政敌李迪因庇护姻亲而罢相出朝。代替李迪为相的是王曾,他在上一年重入政府任枢密使。

王曾在天圣年间任相七年,吕夷简作为参知政事曾是他的副手,吕夷简对王曾相当尊重,王曾因而力荐他为相。吕夷简在王曾罢相后连任五年宰相,在赵祯亲政之初,虽一度罢相出朝,但不久依然官复原位。也许是为了报答提携之恩,也有可能是为了排挤李迪,吕夷简力请王曾回朝担任枢密使。

范仲淹对幸进之徒奔竞于吕夷简门下的情形深为不满,就绘制了一幅《百官图》进献给赵祯,指明近年升迁的官员中,哪些是正常迁转,哪些有宰相私心,提醒赵祯说:“进退近臣,不宜全委宰相。”范仲淹还援引汉成帝过分信任张禹,导致王莽专政的历史教训,锋芒直指吕夷简道:“恐怕今日朝廷也有张禹破坏陛下家法!”吕夷简听说后大怒,在赵祯面前逐一辩驳,指控范仲淹“越职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将他贬知饶州。吕夷简还让赵祯在朝堂张贴所谓的“朋党榜”,戒饬百官越职言事。

吕夷简一手遮天、穷治朋党的做法,引起了正直之士的强烈不满。秘书丞、集贤校理余靖上书仁宗,请求追改贬黜范仲淹的诏命。馆阁校勘尹洙自愿要求列名范仲淹的“朋党”,不愿再在京师待下去。欧阳修也在馆阁校勘的任上,致信右司谏高若讷,批评他身为言官,不敢说话,有何脸面见士大夫。高若讷把信交给了赵祯,于是,欧阳修与余靖、尹洙都被贬官出朝。另一个馆阁校勘蔡襄作《四贤一不肖诗》记述了这一事件,“四贤”指范仲淹、余靖、尹洙和欧阳修,“一不肖”指高若讷,此诗一出,一时洛阳纸贵,争相传抄,公道人心全在范仲淹这边。而仁宗赵祯在这场风波中,听任吕夷简为所欲为,与亲政之初广求直言的做法大相径庭。

王曾这时还是宰相,范仲淹曾当面批评他:“誉扬人才,是宰相的责任。您的盛德,唯独在这一方面还有欠缺。”王曾回答说:“倘若当政者,恩欲归己,怨将归谁?”范仲淹深为叹服。王曾与吕夷简并相以后,见他独断专行,在许多问题上政见分歧,搞不到一块儿,矛盾也就再也无法掩盖。

当赵祯问王曾有什么不满时,王曾便把所听到的吕夷简招权市恩、收受贿赂的传闻说了出来。王曾的话难免有点过头,受贿之类指控又难以立即落实。而在执政中,参知政事宋绶倒向吕夷简,枢密副使蔡齐则敬重王曾,宰执分为两派,并且时常在仁宗面前争吵个不停。景佑四年,赵祯一怒之下,把吕夷简与王曾,连同追随他们的宋绶和蔡齐都给罢免了。

景佑五年十月,西北党项领袖元昊自称大夏皇帝。同年十一月,赵祯改元宝元;十二月,西北传来元昊起兵反宋的边报,结束了并不值得称道的景佑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