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读故事学国学
6149100000060

第60章 美德典范的史学家

国学常识

《梁书》记载自梁武帝萧衍建国至梁敬帝萧方智亡国共五十六年间的历史,是姚察及其子姚思廉两代人辛勤撰写完成的。姚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人,南朝历史学家。历经梁、陈、隋三朝,于陈朝任秘书监、领大著作、吏部尚书等职,于隋朝任秘书丞。入隋后于文帝开皇九年又受命编撰梁、陈两代历史,未竟而卒。临终时遗命,嘱其子姚思廉继续完成撰史工作。

姚思廉,字简之,姚思廉在撰史工作中,充分利用了其父已完成的史著旧稿。 姚察于史文撰著方面,继承了司马迁及班固的文风与笔法,文字简洁朴素,力戒追求辞藻的华丽与浮泛。姚察的作品除梁、陈二史未完成外,还著有《汉书训纂》30卷,《说林》10卷,《文集》20卷等。

国学故事

姚察很小就懂得孝敬父母。梁朝动乱,时常兵荒马乱。一年,他随父母从当时的都城金陵(现南京)回武康,正好遇上兵灾,难民阻塞在道路,人人自危,生怕遇上不讲理的大兵性命不保,这时粮食也发生了短缺,人们食不果腹,还发生人吃人的现象。现在从南京到武康上高速公路几个小时就到,可是在古代依靠两条腿,跋山涉水,又带了一家人,遇上了战争,在这样的情况下赶几百里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有粮食,只有挖野菜充饥,姚察就带着饥饿到人们不容易到达的偏僻地方挖野菜,供养自己的父母和弟妹,他还时常减少自己的一份让弟弟妹妹多吃一些。在姚察的努力下,一家人安全的回到故乡武康。古人还非常重视“守孝”。梁朝末年,姚察的母亲韦氏过世,姚察辞去官职,吃素斋穿粗布,为母亲守孝。姚察的悲痛加上营养不良,人都憔悴消瘦。梁后主对他十分关切,要他保重身体,并要他为朝廷出力,在皇上的再三要求下,才接受任命。

姚察在梁朝官居显要,但为官非常清廉,除了拿一份应得的一份俸禄之外,一律不接受别人的馈赠。曾经有一个门生要送他两丈南布,一匹花绢,姚察就对他说:“我所穿的衣服,都是粗布,这些东西对我没有用处,你还是拿回去,希望没有给你带来麻烦。”此人还恳求姚察接受,姚察就厉声的赶他出门。连他的门生送礼都北赶出门,谁还敢向他馈赠礼物。姚察一向清洁自处,从不居功,也不贪财,家里非常贫寒,有时入不敷出。但他很重情义,朋友和亲戚有了困难,他一定竭其所能,皇上给的赏赐几乎都拿来给了人家。陈后主对姚察的评价是“在于今世,足可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