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生活赐予的奖赏
6128000000031

第31章 回家

一位传教士医生在非洲的原始部落行医四十年,劳碌了大半生,终于有一天 他决定退休。他事前发出电报,说他将在某日某时搭船返抵家乡。

在横越大西洋时,他回忆起多年来如何行医帮助非洲的百姓,照顾他们身体与灵魂然后他想到阔别四十年的祖国可能会为他预备盛大欢迎会。

当船驶进港口,老人在看见盛大的欢迎队伍时充满了骄傲。一大群人聚集在岸上,拉着一幅巨大的横幅,上面写着:“欢迎回家。”当老人离开船,脚踏上岸,期待看到热烈的欢迎时,他的心顿时下沉。突然,他明白岸上的人群聚集不是为了向他致敬,而是为了欢迎同船的一位电影明星。

他内心破碎,在愤怒中等待着,却依然无人前来欢迎他回家。当群众散去,老人仍形只影单地等待。他仰面向着上天说:“神啊!我为他们付出这么多年,现在为什么没有一个人前来欢迎我回家?”

一个人做好事、行善事的目的无非是求自己能够心安,并不是为名为利,如果无所求,内心自会平静。

宽容的力量

宽容的确是一种美德,温暖的宽容也的确让人难忘。

不妨让我们看两个例子。

公共汽车上人多,一位女士无意间踩疼了一位男士的脚,便赶紧红着脸道歉说:“对不起,踩着您了。”不料男士笑了笑:“不不,应该由我来说对不起,我的脚长得也太不苗条了。”“哄”的一声,车厢里立刻响起了一片笑声,显然,这是对那位优雅风趣的男士的赞美。而且,身临其境的人们也不会怀疑,这美丽的宽容定然会给女士留下一个永远难忘的美好印象。

一位女士不小心摔倒在一家整洁的铺着地板的商店里,手中的奶油蛋糕弄脏了商店的地板,便歉意地向老板笑笑,不料老板却说:“真对不起,我代表我们的地板向您致歉,它太喜欢吃您的蛋糕了!”于是女士笑了,笑得挺灿烂。而且,既然老板的热心打动了她,她也就立刻下决心“投桃报李”,买了好几样东西后才离开了这里。

是的,这就是宽容——它甜美,它温馨,它亲切,它明亮。

它是阳光。谁又能拒绝阳光呢!

于是想起了丘吉尔。

二战结束后不久,在一次大选中,他落选了。他是个名扬四海的政治家,对他来说,落选当然是件极狼狈的事,但他却极坦然。当时,他正在自家的游泳池里游泳,是秘书气喘吁吁地跑了来告诉他:“不好!丘吉尔先生,您落选了!”不料丘吉尔却爽然一笑说:“好极了!这说明我们胜利了!我们追求的就是民主,民主胜利了,难道不值得庆祝?朋友劳驾,把毛巾递给我,我该上来了!”真佩服丘吉尔,那么从容,那么理智,只一句话,就成功地再现了一种极豁达极大度极宽厚的大政治家的风范!

还有,在一次酒会上,一个女政敌高举酒杯走向丘吉尔,并指了指丘吉尔的酒杯,说:“我恨你,如果我是您的夫人,我一定会在您的酒里投毒!”显然,这是一句满怀仇恨的挑衅,但丘吉尔笑了笑,挺友好地说:“您放心,如果我是您的先生,我一定把它一饮而尽!”妙!果然是从容不迫。不是吗?既然您的那句话是假定的,我也就不妨再来个假定。于是就这么一个假定,给了对方一个极宽容的印象,并给了人们一个极重要的启示——原来,你死我活的厮杀既可做刀光剑影状,更可以做满面春风状。

是的,这就是宽容!一种大智慧!一种大聪明!

有句老话:“有容乃大。”恰如大海,正因为它极谦逊地接纳了所有的江河,才有了天下最壮观的辽阔与豪迈!

像海一般宽容吧!那不是无奈,那是力量!

既然如此,何不宽容——即便是与对手争锋时!

宽容是一阵暖和的春风,会把寒冬的阴冷一扫而光。一个宽容的微笑,就能化解紧张的局面;一个优雅的动作,就能使敌意消失得无影无踪。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要忘记宽容,因为它是赢得胜利的最好法宝。

法兰克福的微笑

再次参加德国法兰克福的春季消费品博会,我们仍旧住在宋老板的酒店中。宋老板是北京人,14年前移居德国,开一家中等规模的酒店,酒店里入住的大都是来自国内各航空公司的飞行员。

一天,我从住处乘地铁前往会展中心,刚坐下不一会儿,忽然听到有人喊我的名字,那熟悉的乡音令我的心不觉为之一震。无疑,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这声音听起来让人倍觉惊喜。

我不由自主地直起身来四处张望,发现在距离我四五米远的地方,一位就职于国内一家公司的年轻飞行员正在向我挥手,3年前我们相识于宋老板的酒店中,由于是同胞又是老乡,因而彼此倍觉亲切。

隔着两排座位,我们热切地交谈着,询问着对方的情况。他问我什么时候来的、计划什么时候离开,并热情地邀请我乘坐他们的班机回国。

聊了一会儿,我不经意间发现坐在对面的一个六七十岁的德国老人正在冲着我微笑。那目光慈祥而平和,就像一位宽容的父亲默默地用他温柔的大手抚摩自己挚爱的小女儿一般。

我记不清自己在哪里看到过这样的目光,但那一刻,我却分明感觉那微笑是那么的熟悉。

我悄悄地对身边的翻译说:“你们德国人真友好,瞧,我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见过对面的这位德国老人,可是这一刻他却在冲着我微笑。”

翻译也笑了,轻声地回答道:“那老人是在提醒你,你说话的声音太大了!”

我愕然,这一刻我才发现,车厢里那些正在说话的人,他们的声音都非常小,许多人甚至竭力把头凑在一起窃窃私语,以最大限度地做到不影响别人。

我羞愧难当,歉意地冲老人笑了笑,心里感慨万千。

这件事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可是现在的我,在每一个公共场合都会下意识地去约束自己,检点自己的行为是否影响了别人;同时,我学会了宽容,学会了用一颗温善的心去面对周围的人们。我知道,这种改变来自于那位德国老人,来自他那宽容而平和的微笑。相较于嘲讽、斥责、鄙夷与不屑来,这种微笑的力量往往能更深地触动一个人的心灵。

不要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就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其实,宽容的微笑比严厉的斥责更加有效果。以平和的态度来表达你的意见,别人会更容易接受。因为你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会真诚地对待你。

抬起你做人的头

1991年2月的一天,上海一家小作坊的负责人陈子凤听到这样一件事:好友章铸误入了一个股票诈骗陷阱,被骗走105万元,如今两口子已经倾家荡产。陈子凤心里当即“咯噔”一下,因为章铸被骗的百万巨款中还有自己的几万元借款。她当即赶往章家,发现受害人不只是自己,包括章铸在内一共有36个,那是大家的钱,而且绝大多数人家庭都不富裕。章铸夫妇的月工资均不到400元,要还清这笔天文数字一样的欠款,简直像天方夜谭。

其实此刻,最绝望的还是章铸夫妇。老实厚道的两口子已经辞了工,正没日没夜地待在家门口不远的街道上摆地摊、搞贩运、打零工,准备从零起步,还清朋友们的借款。得知这个消息,陈子凤主动和其他债主们取得联系,大伙统一了思想:不向章家逼债,全力支持他们渡过难关。就这样,在负债的第一年底,章家不仅没人来催债,反而有两位债主主动送来1000元钱,说是帮他们解决燃眉之急。

眼见得债主们光这样拖下去、章铸两口子光这样累下去也不是办法,陈子凤灵机一动,就帮章铸出了个点子:利用他在机械方面的特长,办一家机电设备公司。一语惊醒梦中人,债主们献计出力,一部分人帮章家办厂,另一部分人帮他们联系业务和销售。第二年下来,厂子居然净赚10万元。也从这一年起,章家和30多位债主走上了一条同舟共济的还债之路。这笔债一还就是10年,其间,有两位债主先后去世,临终前还不忘叮嘱老伴:“章家人不错,千万不要难为他们。”

2003年1月17日,60岁的章铸在上海一家酒店宴请了36位债主,这一天也是他们正式还清105万元债务的日子。捧着酒杯,泪水湿润了章铸的眼眶:“身上背着巨债,我们从来不敢抬头看人。但因为有了你们,我们一家子一直在抬头走路。”陈子凤动情地说:“推迟还债,不过是举手之劳,但它却能让你们全家抬头做人,挺直腰杆走路,这是花多少钱也买不到的。”

债务,往往是一个家庭精神的枷锁。而来自债主的宽容,就像一只开锁的手。人生的很多时候,只需你我抬一抬手,就足以让另一个人、另一个家庭一辈子抬起做人的头。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可能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受到无常命运的打击。对待这些遭遇苦难的人,我们不要雪上加霜,使他们进一步陷入困境。我们要宽以待人,学会雪中送炭,让他们在寒风中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勇敢地走出生活的泥潭。

靠窗的位置

朋友从那动荡不安的耶路撒冷回来后,就迫不及待地带着他的妻子约见我。我们已经有许多年没见面了,因此心情都颇为激动,决定无论如何都要抽一天时间一起坐坐,陪他看看故乡城市的变化。

那天,我见到了他,他显得有些疲惫,显然是还没有倒过时差,但是他的兴致却是很高的,嚷着要好好逛逛。于是,我们一群人就开始在城里东游西逛,谈论着许多的话题。累了的时候,我们就会挑个休息的地方坐着喝点东西,等休息好了,就继续逛。这样一来,我们看上去像一群贪婪的观光客,迫不及待地欣赏着这座城市的景致。朋友似乎显得更是急切,即便每次停下脚步坐下来吃东西的时候,只要是临窗的餐桌,他都忍不住抢先地坐在靠窗的位置,不停地打量着外面的风景。

恰巧那天,小侄子闹着要和我一起去逛,我也带上了他。他年纪小,自然躁动了些,每次也抢着要靠窗坐。但朋友总把他一提,摆到了后面,不让他靠近窗口,俨然是一个贪婪的大孩子。

下午的时候,我们逛完了半个老城,觉得该停下来吃点东西了,于是又找了一家比较有本土特色的饭馆坐下来吃饭。店里顾客自然很多,但非常巧的是,我们正好碰到了一个靠窗的位置。朋友这一次还是抢先坐到了靠窗的位置,可是我的小侄子这一次实在憋不住了,闹腾着一定也要坐靠窗的位置。

于是我就对朋友说:“你让他坐窗边吧。”

朋友眼中闪过一丝忧虑,说:“坐窗边多危险啊!”

“没关系,这窗户这么厚实,而且都是固定好的,怎么也掉不下去的……”

“可是……”朋友还要说话时,他的妻子忽然笑了起来,指着他的脑门说:“笨蛋!这里是中国啊!你真是又犯糊涂了!”

“哦哦……”朋友也大笑起来,忍不住拍拍自己的脑袋,一脸恍然大悟的样子。

看着他们如此,我反而迷糊了。我忍不住问他们:“你们这是笑什么啊?我怎么没听懂啊!”

“他时差调节过来,脑子又犯糊涂了,连坐个窗口都战战兢兢的。”他妻子一脸爱怜地看着他,笑着解释说,“你要知道啊,在耶路撒冷是经常有恐怖袭击的,我们每天都诚惶诚恐地活着,就连每次吃饭都不愿意挑靠窗的餐桌,如果不得不坐在靠窗的餐桌时,他总是很大男人地坐在靠窗的位置。这样的话,在匪徒当街的机枪扫射中,他说不定就可以为大家挡几颗枪子了……”

听到这里,我心里顿时涌起一阵巨大的感动,原来朋友每次抢着坐靠窗的位置,其实只是下意识地将安全留给我们,把危险留给自己而已。要知道,在那个战火纷飞的耶路撒冷,每天都可能面对出其不意的袭击,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坐在一个靠窗的位置就可能意味着首先面对生命的危机。

此刻的朋友,早把靠窗的位置让给小侄子,但他看上去还是有些不习惯,依旧不停地打量着小孩,眼中满是怜惜与疼爱。显然,那个硝烟弥漫的异国圣城早已经把朋友的心打磨得战战兢兢,而我却分明看见,在他这颗战战兢兢的心里,却装满了对亲人朋友勇敢而博大的爱意。

靠窗坐——这个习惯性的动作,体现了一颗时时刻刻为人着想的心:把安全留给自己的亲人朋友,把危险留给自己。这水晶般的心,在明亮的玻璃窗旁闪着点点动人的光芒。

看着亲人的脸

不久前,我去俄罗斯联邦的图瓦共和国游历。在该国的首都克孜勒市,星期天的大街上行人稀少。这里的人们经济富足,虽然商店里的物品并不奢华——这是对照西方社会的消费观念而言。然而到哪里去找他们的国民呢?当时我们要制作一档电视纪录片,我是主持人。电视的特点是到处找人,和人没完没了地说话。

图瓦共和国的艺术科学院院长告诉我:“人们都在家里。”

我问:“星期天人们也不出来散步或购物吗?”

院长说:“购物?只有日本人、韩国人还有你们中国人才购物,我们在家里喝茶。图瓦人喜欢待在家里,说说话,看着亲人的脸。”

我被“看着亲人的脸”这句话所打动。

我对于所有亲情的记忆与思念都没有离开“亲人的脸”。

人并不是因为血缘或上帝为你规定了大哥、小弟、四舅母、老叔这些亲情位置就完成了一个人的使命,并不是逢年过节拜访亲友之后就圆了面子上的事。亲情要推动与构建,像用一砖一瓦盖一座房子。

亲情需要经营。

“经营”这个词稍嫌商业化,但用心经营就与商业无关了。图瓦人像孔子一样热爱家庭。别人告诉我,图瓦的总统先生常和夫人一道在百货大楼里背着手溜达。我为何把图瓦人牵上圣人孔夫子呢?孔子时时说国,处处说家。咱们仔细琢磨一下他老人家的思路:孔子其实是以家说国,以亲情譬喻社会秩序。他怕人们莽撞的人生不到位,多次说到仁、义、忠、恕,还有礼。当一切事情做好之际,自然合乎于礼。礼是孔子对世界大同的美好推想,相当于社会和谐。

亲情是一种修炼。

实事求是讲,有的人对血亲寡于恩,对友人重于情。这一种情形并不少见。当一个人对已然设定的亲情尚不够亲,怎么说得上与外姓旁人亲呢?亲戚不亲,无非是亲情软弱。亲情不可以用实力衡量,这并不是一场军事演习。当一个人怀着爱经营亲情的时候,首先满足的是自己的需求——这也是生物学的召唤。然后是什么?是榜样,是从自己做起,以血液奔流的方式串起家族的每一个人的热望,共赴亲情。

上述这番话说出口有一些幼稚。亲情还需要召唤吗?怎么不需要?如今夫妻间两口子的时光尚被电视机霸占,两口子尚不知晓对方近况,怎能不呼唤亲情?

亲情需要建设,是一条需要用心用钱铺设的高速公路。

现今的媒体,在宣传上把“亲情”给外化了。即,重视对素不相识之人的关心照顾,谓之“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当然好,属于仁慈。但“已是亲人”还算不算亲人呢?我见过一些人,包括个别“英雄模范”人物,他们好像得了一种病,这种病的特征是——六亲不认,践踏亲情。

其实英模人物未必如此,一定是我们的某种文化有问题。这一种文化有时会过度强调牺牲,才导致把六亲不认视为大义。如果真的如此,社会还会和谐吗?子曰:“过犹不及。”自我牺牲精神固然高尚,但超越了尺度,不异冷血。

孔子在他的学说中先设定一个人是爱家派,接着推演,将其化作爱国派。在由家而国的论证中,孔子考虑尺度,认为“过”不好,“不及”亦不好,中庸最好。他老人家教导我们:亲力亲为,亲人相亲。

据说巴黎、伦敦和许多地方的人们都在“抛弃”电视机,家人聚在一起,“看着亲人的脸”。一家人彼此襄助鼓励,这果真是一个美好的场景。

没有亲人的热情,没有友人的问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越来越疏远。不要以工作繁忙为借口,也不要借学习紧张来推托,在每个节日里,回家看看自己的亲人,让温馨溢满心间,让笑容灿烂脸庞。

50元钱的温暖

我在一家建筑工程公司做测量员,我们公司的业务主要是修路架桥,所以,哪里有工程,哪里就是我们的家。当时,我们在山东修公路,入冬后,由于天降大雪,工程进度落后了半个月。为了按时交付使用,公司突然宣布,取消所有人春节的假期,作为补偿,公司给每名员工发1000元奖金,而工地上的临时工每人也有50元钱的奖励。听说不休假,大家发了一阵牢骚,但一想到奖金,总算是一个弥补,奖金拿到手后,十几个同事开始议论着晚上AA制,到镇里的饭店大撮一顿。

那天晚上喝完酒、唱完了卡拉OK回到工地,已经快11点了。我回到宿舍,正准备熄灯睡觉,突然响起了敲门声,我披着衣服推开门,看到是民工小宝,小宝来自内蒙古的农村,和我算是半个老乡,但一年来,他没日没夜地忙着干活,几乎没有和我说过几句话。

我热情地把小宝让进屋,让他坐下,并给他倒了杯茶,问他有什么困难没有。我们毕竟是老乡呀!小宝怯怯地说他一切都挺好,然后说明来意:他不识几个字,所以让我帮他给家里写封信。

我欣然拿出了纸和笔,小宝口述,我代笔。一封家书,慢慢展开。

爸、妈:

我是小宝!

今年工地的活儿太忙,就不回去了。我在这儿一切都安稳,每月的360元的工资,除了自己零用10元,剩下的都邮到了二哥的学校。你们就不用为他学费的事操心了。今天下午,队长给我们每个临时工发了50元的红包,我知道家里用钱的地方多,明天早上就把它寄回去。妈的眼睛老是红肿疼痛,但她从来舍不得买药膏,拿出10块钱,给她买10盒吧,就能少遭一年罪呀。爸喜欢抽点旱烟,但从来不舍得买,买5块钱的,就够他抽半年了。妹妹那件外衣穿了两年了,女孩子,都爱漂亮,好面子,要不会让同学们瞧不起,拿20块钱给她添件新衣吧。小侄儿呢,我走那年他才出生,现在会走路了吧,别人家的孩子都有一大堆玩具,咱没有钱,就替我花几元钱给他买个小玩具吧。快过年了,剩下的钱,就买点鞭炮,一年就这么一回,别人家都放鞭炮,咱家没有个响儿总是说不过去。

好了,就说这些吧。

祝全家人过个好年。

儿:小宝

于腊月二十

小宝说着,我写着,写着写着,我的眼睛突然模糊了,头一次发现,50元钱会温暖一个家庭。突然想起了自己的父母,他们也都到了知命之年了。他们生活在都市里,他们都有稳定的工作,他们不会为吃和穿发愁,但他们缺少小宝那样的挂念。

送走了小宝,我的睡意全消,我要写封家书。

有的人在春节里不仅仅向家人献上一份真挚的祝福,还积极满足他们的愿望。这种发自内心的关怀、对亲人无私的爱,像丝丝醉人的春风,吹开了社会冷漠的层层乌云,使爱的思念散播到人间的每一个角落。

神奇的调料

每次进厨房时都忍不住要看一眼那个小铁皮罐子。这个小罐子放在调料架上,普普通通,很不起眼,要不是妻子玛莎反复强调不许他碰它的话,他根本就不会注意它。玛莎解释说,这个罐子里装着某种用稀有药草制成的调味品,很珍贵,她担心别人会弄撒了调料。

罐子已经非常陈旧了,表面的油漆斑斑驳驳,显然已被无数次拿上拿下开启关合。本想,也许她的妈妈和奶奶也用过这个罐子,说不定连她的曾祖母都用过呢。这个罐子是玛莎出嫁时她的母亲送给她的,并且嘱咐她一定要珍惜爱护。

玛莎不但不让别人碰这个罐子,而且自己使用时也是小心翼翼。罐子里的调料似乎真的非同寻常,因为玛莎做的菜确实美味可口,这不只是本一个人的看法,许多尝过她的手艺的人都赞不绝口。

玛莎用这种调料非常省,一小罐她竟然用了30多年!而且,30多年过去了,这种调料的功效似乎一点未减。这是怎样一种神奇的调料呢?本的好奇心越来越强。有一天,玛莎病了,需要住院观察。本回到家,准备将一些生活必需品送进医院。本望着家中的一切,感到非常孤独。玛莎以前从没有离开过他。她总是在家里操持家务,任劳任怨,温柔体贴,充满爱心。此刻本很想替玛莎做点什么,比方说,做一顿饭。他走进厨房。他的目光立即像被磁石吸引一样投向了那个小铁皮罐。小铁皮罐里究竟装的什么调料?是什么样子的?还剩下多少了?

本思想斗争激烈。把小铁皮罐打开看一看对玛莎能有多大伤害呢?最后,他终于没能抵挡住诱惑。他朝小铁皮罐走过去,用双手将它捧起来,轻轻地放在餐桌上,小心地把盖子打开。本凝神看里面时,不禁惊讶地张大了眼睛。是怎么回事?小铁皮罐里什么也没有,除了一张小纸片!

本取出小纸片,看到上面有一行字。那是玛莎母亲的笔迹。上面写遍“玛莎,家庭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加入一点爱。”

本的眼睛湿润了。现在他才知道玛莎做的菜为什么会那么美味可口!

没有爱的调和,生命的色彩就会苍白黯淡;只有加入爱心佐料,我们的生活才会有数不尽的“美味佳肴”。一个家庭抑或一个社会,没有爱的维系,就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没有快乐与微笑的交融。

天使的心

秦月刚从师范学校毕业没多久,分配到一所小学教英语。上课的第一天,她就发现班上有个小男孩,很特别。小男孩一个人坐在教室最后排,身上的衣服脏兮兮的。头上的头发,乱得像马蜂窝。因她是刚来的新老师,孩子们都充满新奇地看着她,小男孩也不例外,只是在那新奇里,怀了胆怯,当她的眼睛看向他时,他显得慌乱而无措。

课上,秦月亲切的笑容,柔和动听的声音,很快赢得了孩子们的喜欢。她每提一个问题,孩子们都争相举手,竭力想在她面前表现自己。小男孩也高高举起他的手,一双眼睛,充满渴望地看着她。当秦月终于喊到他时,他却吃了一惊似的,愣愣地站起来,张口半天,却没说出一个字。其他孩子哄一声笑开了,告诉秦月:“老师,他是个弱智。”

课后,秦月从别的老师那里,得知了小男孩的一些事。小男孩的身世,说起来颇可怜,父亲穷且木讷,到40岁上,才筹措了一笔钱,从外地娶回他母亲。他母亲在生下他不久后,跟人跑了,从此音信杳无。他跟了木讷的父亲长大,性格孤僻不说,脑袋瓜也不灵敏。上面来人搞测试,他被定为弱智。

“他考试,没有一门能及格的。你不要管他,只要他上课不捣乱就行,他的成绩,是不计入班级总成绩中的。”别的老师这样对秦月说。

秦月“哦”一声,再上课,就不怎么注意小男孩了。其他孩子举手回答问题时,小男孩也高高举起他的手,秦月却再没喊他回答问题。小男孩举了一段时间的手后,大概自觉没趣,不再举了。秦月想,这样也好。

那一天,是圣诞节。外面的天空,很应景地飘起了雪花,一朵一朵,在教室外开了花。秦月教孩子们唱圣诞歌,教孩子们学说英语单词“Merry Christmas(圣诞快乐)”。课堂下立即热闹开了,孩子们互相说着“Merry Christmas”,且互赠礼物,这个送那个一块橡皮,那个送这个一枝铅笔。节日的气氛,被渲染得浓浓郁郁。

秦月站在讲台前,微笑地看着这群可爱的孩子。这时,教室后的小男孩,突然高高举起他的手,秦月觉得奇怪,想,我没问问题啊。但她还是让孩子们静下来,然后,叫了那个小男孩的名字。

教室里有一刹那真静,静得能听见窗外雪落的声音。孩子们都转脸惊奇地看向小男孩,小男孩在大家的注视下,显得很紧张,一张小脸涨得通红,吭哧吭哧半天,也没说出话来。

秦月笑着摇摇头,招手让他坐下。小男孩着急了,突然开口说:“老师,Me——rry—Christ——mas。”原来,他是要向秦月说声圣诞快乐。他说得不流利,读音也不准,可是秦月听明白了,孩子们听明白了。

秦月问孩子们:“他说得好不好?”

孩子们齐声答:“好。”他们热烈地为小男孩鼓起掌,而后一齐对小男孩说:“Merry Christmas!”

小男孩的脸,幸福得如花一样盛开着。秦月的眼睛不由得湿了,她羞愧地想起她对他的偏见与忽略,而他,回报她的,却是雪一样的单纯。

每个孩子,原都有一颗天使的心,钻石一样的,闪着纯洁而高贵的光芒。当你走过他的身边时,请你放慢你的脚步,低下头去,你定会看到,那颗天使的心,在闪闪发光。

可爱的孩子,不管是否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他们的心一如既往地为真情跳动。其实,有时候最幼稚的语言包含着最淳朴的情感,最笨拙的动作体现了最珍贵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