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因与果,努力和收获之间,普遍存在着不平衡的关系,如果能灵活应变、屈伸自如,找出最关键的20%,然后善用这20%,事物的矛盾的双方就可以转化,就能少做多赚。
——(意)帕累托(1848-1923)
人贵有自知之明。势不如人时可以暂时妥协,满足对方要求,以调动力量,待危机过去,再解决问题。这是在不利形势下所实行的一种“让步政策”,也是一种绝妙的御人策略。
如此,做到这一点,必须从当时形势出发,权衡利弊,克制态度,不动声色,牺牲眼前利益以就大局。非有高瞻远瞩之见,难以有如此魄力。
这种御人手法,就是表面上收敛锋芒,隐藏才能行迹,掩饰自己的野心和志向,解除对对手的威胁感,麻痹对手,等待合适的时机,实现预谋的目的。
中国古代历史上,这种御人手腕是一种重要的政治斗争方式,借助于此而达到了政治目的的权术家大有人在。在激烈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人们的真实面貌和目的常常需要加以一定的掩饰。中国古代的权术家们很早就学会了在政治斗争实践中运用“不如人时且放手”的手段,从志向、才能、名望、感情、生理等各个角度和侧面进行掩饰和伪装。
在中国古代的官场上,剑拔弩张、锋芒毕露者总是容易引起政敌的猜忌和不安,使人感到畏惧和威胁,从而难免树敌招怨,壮志难酬。与此相反,那些庸庸碌碌、胸无大志的人们,则可以使政敌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安全感,容易被轻视和忽略,反而能够出人意料地成功。于是,不示人以大志,便成为一种重要的韬晦手法。在时机尚未成熟之际,权术家的野心和权欲常常隐藏在恬?白淡然或沉湎洒色的背后,他们暂时收敛锋芒,表面上与世无争,极力掩饰自己的政治志向和权力欲望。唐高祖李渊在登位之前就相信自己“骨法非常,必为人主”,后因遭到隋炀帝的猜忌,只得“纵酒沉湎,纳贿以混其迹”。李渊的“纵酒沉湎”即是一种掩饰志向和野心的手段。野心和权欲固然需要掩饰,即使没有野心和权欲,在某些情况下亦须故作胸无大志的姿态,以避免遭到猜忌,从而保全自己。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就是这样一个英雄盖世、文武双全的人,也有退让的时候。
曹操迎献帝都许昌后,并不是万事大吉,他当时还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相反,曹操一时成为世人注目的人,也可以说成为人众矢之的。而曹操这时的力量并不强,与袁绍等人相比,更处于弱势。因此曹操采取后发制人的方略,将袁绍打败。
曹操的得势,袁绍有些后悔,他摆出盟主的架势,以许昌低湿、洛阳残破为由,要求曹操将献帝迁到鄄城,因为鄄城离绍所据的冀州比较近,便于控制献帝。袁绍还考虑到,鄄城是曹操的地盘,曹操容易答应。可是曹操在重大问题上不让步,断然拒绝了袁绍这一要求,而且还以献帝的名义写信责备袁绍说:“你地大兵多,而专门树立自己的势力,没看见你出师勤王,只看见你同别人互相攻伐。”袁绍无奈,只得上书表白一番。
曹操见袁绍不敢公开抗拒朝廷,便又以献帝的名义任袁绍为太尉,封邺侯。实际上是试探。太尉虽是“三公”之一,但位在大将军(不常设)之下。袁绍见曹操任大将军,自己的地位反而不如他,十分不满,大怒道:“曹操几次失败,都是我救了他,现在竟然挟天子命令起我来了!”拒不受任命。
在这种情况下,何去何从,是摆在曹操面前的一个难题。英雄自有英雄之见,曹操感到这时的实力还不如袁绍,他不愿意在这个时候跟袁绍闹翻,决定暂时向他让步,便把大将军的头衔让给袁绍。自己任司空(也是“三公”之一),代理车骑将军(车骑将军只次于大将军和骠骑将军),以缓和同袁绍的矛盾。但由于袁绍不在许都,曹操仍然总揽着朝政。
与此同时,曹操安排和提升一些官员。以荀或为侍中、尚书令,负责朝中具体事务,以程昱为尚书,又以他为东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充州事,巩固这一最早根据地。以满宠为许都令、董昭为洛阳令,控制好新旧都城,以夏侯悖、夏侯渊、曹洪、曹仁、乐进、李典、吕虔、于禁、徐晃、典韦等分别为将军、中郎将、校尉、都尉等,牢牢控制军队。
尽管如此,曹操自感势力仍较袁绍逊色不少,因此表现得非常谦恭,或者说过了一段韬光养晦的日子。
比如杨奉荐举曹操为镇东将军,袭父爵费亭侯。曹操于是连上《上书让封》、《上书让费亭侯》、《谢袭费亭侯表》等,表示谦恭,不敢承受。
羽翼未丰,不可高飞。曹操深知自己势力还不够,暂不能够太过于表现自己。因此对袁绍的要求尽量满足,对朝廷的封赠表示的谦恭。等到羽毛一丰满,他就大张征伐,在所不计了。
官渡一战,曹操彻底打败了袁绍。
曹操弱时退让,“果子不熟不摘”的精神,正是其高超的御人之术的关键所在。因为曹操的退让与“放手”是建立在对时势与机遇正确把握的基础上的。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成功的天平还没有向有利的方向倾斜时而一味强争,后果往往是不得不吞下青涩的果子。势不如人就要果断放手,不可一味强争,否则只会四处碰壁,头撞南墙,曹操弱时退让,后发制人的御人智慧,值得后人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