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墨个子的教育思想中,对于教育的类别也进行了独特的分类。墨子认为学校的教育只能给人提供基础的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教导和培训,教育的对象大多是来自于社会下层、平民百姓的墨家弟子,因此依靠他们的力量是不能够实现墨家的政治理想的,于是墨子提出了社会教育的方式,他认社会教育具有学校教育所不能达到的作用,墨子的社会教育方式主要体现在多王公贵族的“上说”和平民百姓的“下教”上,通过对整个社会各个阶层的教育,将能够使墨家的政治主张得到推行。另外,墨子还提出了“终身教育”的主张,这主要是针对墨家子弟们而言的,求学的墨者们即使学业有成,到各地出仕或者从政,依然要坚守墨家的社会理想和政治主张,遵循墨家的原则,将墨家的思想贯彻到底。
墨子的这些主张,可谓集先秦时代教育类别之大成,墨家用这种庞大而完善的教育体系培育出大批的社会精英,墨家也因此成为当时一个最具影响力的学术学派和社会团体。
学校教育
墨子把学校教育看作是培育人才的摇篮,通过严谨而有序培的学校教育,墨家为社会培养出来一批又一批的墨者,他们成为传播墨学的中坚、为天下兴利除害的主流力量。
在课程设置方面,墨家的学校教育设置的比较全面。墨家一方面注重学生文史知识的学习,一方面注重学生实际技能的培训。因此,墨家将《诗》、《书》、《春秋》以及墨子所编的讲义《墨经》作为学生的“教科书”,通过这些文献典籍积累一些基础知识底蕴;而在技能教育方面,墨家把包括天文、数学、物理、军事等在内的科学技能通过实践的方式让学生掌握。
墨家学校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博学多能、文武兼备、能强力办事的“兼士”,并在学校教育中贯彻执行严格的组织纪律教育,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修养和优秀的个人品质。通过这种教育为天下培养成能履行墨家道义,为“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政治目的而服务的“兼士”。
墨家学校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农与工肆之人”,墨子主张面向天下,在民间广泛招生。这种平民主义思想在当时具有先进性。墨家的招生办法也是灵活多样的,有通过他人推荐入学,有墨者动员他人上学,通过这种平民式的教育,墨家学派迅速得以壮大,成为当时颇具影响力的一个团体。
墨家学校教育的理念是宣传墨家“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社会理想。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伟大意识、为社会的利益而奋斗的侠义胸怀、赴刃蹈火死不旋踵的无私奉献精神。
社会教育
墨子认为仅仅依靠学校的教育式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的,指头通过对社会各个阶层的广泛教育,才能够使自己的学说被更多的人所知晓、认同、接受,因此,墨子在学校教育之外,又提出了社会教育。
墨子的这会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上层施政者和下层民众,对于这两个阶层,墨子采取了不同的教育方式。
对上层施政者应该“上说”。在社会政治中,王公贵族们掌握着治理国家的权力,他们的道德素养和价值观念会影响到他们的施政方针,因而上层领导的个人品行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因为他们又决策权,所以墨子十分注重对他们的说服,希望通过自己的教导,能让他们接受墨家尊天、事鬼、兼爱、非攻、尚贤、尚同、非命、非乐、节用、节葬等具体的政治主张,而且墨子也亲自去实行对上层施政者的“上说”。墨子在鲁国时听说楚国要攻打宋国,于是组织弟子帮助宋国防御,而且亲自步行十天十夜,赶到楚国“上说”楚王放弃攻宋的计划。
对下层民众应该“下教”。墨子认为这个阶层的人是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价值的主要创造者,如果能通过教育唤醒他们的思想,那么建立“兼相爱、交相利”社会的理想就很容易得到实现。以此墨子主张通过对下层民众的“下教”,提高全社会人的素质,给自己政治这张的实行培养坚实的社会基础。《公孟》篇中就记载了一个墨子“下教”的例子:有一个身体健壮、思路敏捷的人来到墨子门下,墨子劝他跟自己学习,在学成之后告诉他:我教你学是行义,你学习也是行义,你不学习,人家就会笑话你,因此我们所作的事是天下之“大义”。
无论是对上层施政者还是独下层民众,墨子都讲究“择务而从事”,提供他们所缺少的东西。墨子认为对一个国家统治者的劝导,应该首先选择现实所需要的重要的事情,假如一个国家混乱,就给当政者讲述尚贤尚同的道理;假如一个国家贫穷,就告诫他们要节用节葬;假如一个国家的人都喜好声乐、沉迷于酒,就告诉他们非乐非命的好处;假如一个国家荒淫不讲究礼节,就教导他们应该尊天事鬼;假如一个国家欺侮、掠夺、侵略、凌辱别国,就警示他们“攻”的害处。
墨家的社会教育方式害十分注重教育网络的形成。墨子认为无论做什么事情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是不能够成功的,教学也是如此,只有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才能实现墨家的政治理想,因而墨子不仅仅自己到各国进行游说,还派墨家弟子到各地讲学、做官,以此来宣传墨家的主张,形成墨家遍布社会各地各阶层的教育体系。
终身教育
墨家的终身教育思想是针对学校教育的短期性提出来的,墨子认为学校的教育受时间的限制,很多学生从学校走出去之后,并没有把学到的思想和技能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因此墨子主张把教育延伸到学生的终身。
《鲁问》篇中就记载:子墨子使胜绰事项子牛。项子牛三侵鲁地,而胜绰三从。子墨子闻之,使高孙子请而退之。曰:“我使绰也,将以济骄而正嬖也。今绰也禄厚而谲夫子,夫子三侵鲁,而绰三从,是鼓鞭于马靳也。翟闻之:言义而弗行,是犯明也。绰非弗之知也,禄胜义也。”
墨子在弟子胜绰学有所成后,就推荐他到项子牛那里去做官。而项子牛三次侵犯鲁国的领土,胜绰三次都跟从了。墨子听说这些事后,就派自己的弟子高孙子,去请求项子牛辞退胜绰,他说:我推荐胜绰去,是为了制止骄横、匡正邪僻。然而现在胜绰却贪图俸禄的丰厚,忘记了自己的原则,你三次侵犯鲁国,他不但没有劝阻制止你,反而三次都跟从你一起去。这种嘴上讲仁义却不实行,违背了墨家的主张,因而要辞退他。而墨子在请求项子牛辞退胜绰之后,并没有置胜绰于不顾,而是墨子继续关心教育胜绰墨子的这种做法,正是终身教育的鲜明体现,不能因为学生离开学校就放弃了对他的教育,如果他没有实践墨家的思想主张,墨子还是把他召回对他继续进行教育。这不但是正规教育的一种延续,也是墨子的一种为义之举。墨家子弟们之所以有“赴火蹈刃、死不旋踵”的侠义精神,正是墨家实行终身教育的成果。
墨家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终身教育的模式,不仅仅为墨家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兼士”,推动了当时社会的发展,对于我们当代的教育也有这很大的借鉴意义。现代教育制度中所提倡的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结合的教育思想,很大一部分就来源于墨家的教育理念。
因此,对于墨家教育体系中的精华思想,我们应该在当代的教育建设中有所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