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墨家的智慧
6117700000042

第42章 劳动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今人固与禽兽、麋鹿、蜚鸟、贞虫异者也(14)。今之禽兽、麋鹿、蜚鸟、贞虫,因其羽毛,以为衣裘;因其蹄蚤,以为绔屦(15);因其水草,以为饮食。故唯使雄不耕稼树艺,雌亦不纺绩织纴,衣食之财,固已具矣。今人与此异者也,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非乐》)

现在的人本来不同于禽兽、麋鹿、飞鸟、爬虫。现在的禽兽、麋鹿、飞鸟、爬虫,利用它们的羽毛作为衣裳,利用它们的蹄爪作为裤子和鞋子,把水、草作为饮食物。所以,虽然让雄的不耕田、种菜、植树,雌的不纺纱、绩麻、织布,衣食财物本就具备了。现在的人与它们不同:依赖自己的力量才能生存,不依赖自己的力量就不能生存。

墨子认为人与动物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动物依赖于自然环境而得以生存,而人是依赖自身的劳动和生产,通过创造生产生活资料而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他看来不管是物质活动"耕稼树艺"、"纺绩织纴",还是政治活动"听狱刑政"、"治官府"、"敛关市",都是劳动,不过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不同而已。因此,人应该"竭其股肱之力,殚其思虑之智",当各尽其力于本职工作而不可倦怠,每一个阶层都应"赖其力而生",通过辛勤劳动来获取劳动成果。墨子强烈反对那些"贪于饮,惰于从事"、"不与其劳,获其实"的寄生虫阶级,主张"不赖其力者不生"。

墨子认为“不营而自足”是鸟兽的特性,鸟兽不需要通过劳动就能获得生存所需要的资料,而人之所以区别于鸟兽,最大的特性就是人通过耕种、纺织来满足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通过教育、治理来实现精神层面的追求。

在墨子的劳动观中,人类若想有正常的社会生活,就必须每人每日都得在士、农、工、商四种行业中进行生产、劳动,墨子把士大夫对国家的治理活动也包含造劳动的范畴之内,把生产劳动看为社会得以维持的基础,这种劳动观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是很杰出的。

墨在墨家学说中,劳动是人生存的手段,也是人的一种理想生活状态。士农工商各安其业、各司其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获得生存资料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的人格价值,因而是一种良好的从生存状态。

从经济性的角度考虑,劳动是换取金钱的手段,劳动或是劳动的价值是通过金钱加以评价的,劳动的价值的等同于经济的价值,人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这是社会的一个原则,也是人们工作中的一种常识。

然而人类的劳动不应该仅仅只有经济的价值。在世间这个相对的社会上,把劳动当成手段是生存所必须的条件,然而从劳动者本身来看,他付出劳动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生活自己的报酬,而应该在劳动的精神价值和对生活的意义的发那个面来加以评判。在劳动的经济性和生产性之外,发掘劳动的精神性和社会性。

我们先看这样一个例子:

百丈禅师是订定禅宗规范的伟大和尚,虽然年事已高,仍然天天工作。

有一天,百丈禅师的弟子们把扫帚藏起来,因为没有工具,他就不能扫地,所以禅师进入屋内打坐。到了用餐时间,弟子们不见禅师来吃饭,非常担心,前去劝请了好几回,禅师都置若罔闻、不为所动。弟子们伤透脑筋、想尽办法,也无法劝动师父,因而向禅师请教原因,禅师说道:“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说完仍旧打坐不起。

弟子们觉悟到自己的不是,连忙拿出扫帚,禅师便站起来去扫院子,扫完之后才去用餐。

看到这个故事,我们会想起一句话“不工作的人,便不可以吃饭”,然而这句话和百丈禅师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前一句的意思是说,工作的换取人们食物的手段,如果不付出工作就得不到食物,工作和食物之间是一种交换的关系;而后一句把劳动看作是人的本分,人如果不能尽到自己做人的本分,那么即使有饭吃,也是没有价值的,从这个层面上说,劳动是人存在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

我们在看现代社会中的一个事例:

某君对朋友说:“我每天都在做帐目、记录进出货的情形,枯燥而无聊,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工作,如果仅仅是为了这些事情,那我当初就没有念大学的必要了。我现在十分厌烦自己的工作,想辞职换一个。”

朋友对他说:“你所作的不过是做到公司所给你指定的工作,如果你能够对账目和进出货记录加以统计、分析,试想如果自己是老板该如何处理,这样一来你就会发现工作的乐趣。”

某君反驳道:“别傻了,我即使做那种事,薪水也不会增加,做自己额外的事也不会得到报酬,我何苦去做呢?公司不过就是这么一回事,应付差使而已。”

朋友说:“你是为金钱所迷惑,只是为了薪水而工作,而不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发展自我而工作。如果你怀着这样的想法,即使换无数个工作,也不会感到工作的乐趣,永远不会喜欢自己的工作。”

像某君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少数,这些人把薪水和劳动等同起来,想辞职或是觉得工作没有意义甚至厌恶工作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就像前面所说,如果把劳动看作一个人存在的本分,那么就不会有出现像某君这样的困惑了。当人们把工作看作是提升自己能力实现自己价值的途径,就会从工作中发现乐趣,这样,即使做了自己职责范围之外的事没有得到报酬,也不会觉得自己有所损失。

如果每个人都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劳动观点,那么就会把工作看成是一种良好的生活状态,就会自主、主动、全心全力的工作,并且在工作中感受到自己劳动的精神价值。

梁启超说:“墨子是劳动人民的大圣人。”

鲁迅说“墨子是中国的脊梁。”

毛泽东说:“墨子是个劳动者,他是比孔子高明的圣人。”

墨子之所以能得到这样的评价,就是因为在他的劳动观中,他把劳动当作人的生存本分,把劳动当作生活的最佳方式。

§§第五章 天志明鬼——朴素的信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