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事的手段全集
6107200000039

第39章 善于送人人情

人际关系一个最基本的活动就是牵人情,结人缘。人情有大有小,有长有短,小则帮人小忙,济人所需,大则赴汤蹈火,救人于危难之中,短则解人一时之需,长则影响终生;人情还有有心为之,无心为之,有不求回报的,有急求回报的,还有放长线的;人情有多种,像顺水人情,转手人情等等,不一而足。有心之人,自当明察。因此,送人人情时,要有所分别;受人人情时,也要细察明白才行。

人际关系一个最基本的活动就是牵人情,结人缘。人情有大有小,有长有短,小则帮人小忙,济人所需,大则赴汤蹈火,救人于危难之中,短则解人一时之需,长则影响终生;人情还有有心为之,无心为之,有不求回报的,有急求回报的,还有放长线的;人情有多种,像顺水人情,转手人情等等,不一而足。有心之人,自当明察。因此,送人人情时,要有所分别;受人人情时,也要细察明白才行。

人在旅途,既需要他人的帮助,又需要帮助他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帮人就是积善。也许没有比帮助这一善举更能体现一个人宽广的胸怀和慷慨的气度的了。不要小看对一个失意的人说一句暖心的话,对一个将倒的人轻轻扶一把,对一个无望的人赋予一个真挚的信任。也许自己什么都没失去,而对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来说,也许就是醒悟,就是支持,就是宽慰。

钱钟书先生一生日子过得比较平和,但困居上海孤岛写《围城》的时候,也困窘过一段时期。

辞退保姆后,由夫人杨绛操持家务,所谓“卷袖围裙为口忙”。那时他的学术文稿没人买,于是他写小说的动机里就多少掺进了挣钱养家的成分。恰巧这时黄佐临导演上演了杨绛的四幕喜剧《称心如意》和五幕喜剧《弄假成真》,并及时支付了酬金,才使钱家渡过了难关。这份情义,钱钟书自是永生不忘。据张建术《魔镜里的钱钟书》,时隔多年后,黄佐临导演之女黄蜀芹之所以独得钱钟书亲允,开拍电视连续剧《围城》,实因她怀揣老爸一封亲笔信的缘故。钱钟书是个他人为他做了好事他一辈子都记着的人,黄佐临四十多年前的义助,钱钟书在多年后酬报。

人情往来,互相帮助是应该的,也是必然的。且不可像做生意一样赤裸裸地,一口一个“有事吗”、“你帮了我的忙,下次我一定帮你”。忽视了感情的交流,会让人兴味索然,彼此的交情也维持不了多长时间。要讲究自自然然,不故意“打埋伏”以免被他人想:“和他做朋友,如果没用处,肯定会被一脚踢开!”

人对雪中送炭之人总是怀有特殊的好感。对身处困境中的人仅仅有同情之心是不够的,应给以具体的帮助,使其渡过难关,这种雪中送炭,分忧解难的行为最易引起对方的感激之情,进而形成友情。

三国争霸之前,周瑜并不得意。他曾在军阀袁术部下为官,被袁术任命当过一四小小的居巢长,一个小县的县令罢了。这时候地方上发生了饥荒,年成既坏,兵乱间又损失不少,粮食问题日渐严峻起来。居巢的百姓没有粮食吃,就吃树皮、草根,活活饿死了不少人,军队也饿得失去了战斗力。周瑜作为父母官,看到这悲惨情形急得心慌意乱,不知如何是好。有人献计,说附近有个乐善好施的财主鲁肃,他家素来富裕,想必囤积了不少粮食,不如去问他借。

周瑜一打听,顿展愁眉。原来这鲁肃,临淮郡东城县人(今安徽),出生时父亲就死了,留下了一大笔遗产。其人体格魁梧,为人慷慨豪爽,好使奇计,学过击剑、骑射,还招聚一批年轻人,管吃管住,在山里讲武习兵。在乱世之中,经常周济穷人,变卖家产,在所不惜,颇受乡人喜爱。于是周瑜带上人马登门拜访鲁肃,刚刚寒喧完,周瑜就直接说:“不瞒老兄,小弟此次造访,是想借点粮食。”

鲁肃一看周瑜丰神俊朗,显而易见是个才子,日后必成大器,他根本不在乎周瑜现在只是个小小的居巢长,哈哈大笑说:“此乃区区小事,我答应就是。”鲁肃亲自带周瑜去查看粮仓,这时鲁家存有两仓粮食,各三千,鲁肃痛快地说:“也别提什么借不惜的,我把其中一仓送与你好了。”

周瑜及其手下一听他如此慷慨大方,都愣住了,要知道,在饥馑之年,粮食就是生命啊!周瑜被鲁肃的言行深深感动,又因此肯定鲁肃决非等闲之辈,两人当下就交上了朋友。

鲁肃声名远播,袁术听说了,也来延揽他,但肃鲁发现袁术治理无术,不是个人才,便带领一百多人,跟着周瑜,南渡长江,另寻发展。不久,鲁肃的祖母过世,鲁肃回老家办丧事,朋友写信给他,劝他投靠一位叫郑宝的人,此人以土地肥沃的巢湖为据点,招兵买马,已有一万多人跟随。鲁肃答应了。

但周瑜力劝鲁肃,不要投靠郑宝。他引用汉朝马援回汉光帝的一句话来劝鲁肃:“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那么,谁是“明君”呢?周瑜推荐孙权。当时,孙策已经过世,孙权刚刚继承他哥哥孙策的事业,正在广招贤士,周瑜同时告诉鲁肃:“我听前代贤哲秘论说,未来承受天命,代替刘家(汉朝皇帝姓刘)的,一定在东南方。(显然,预卜是错误的)”因此,到东南发展,投靠孙权是正确的决定。“这是攀龙附凤,大展才华的好机会。”周瑜总结说。

潇洒的周瑜,分析事理一向有条有理,加上周瑜先前已把鲁肃的母亲接到吴地安居,鲁肃没有后顾之忧,因此听从了周瑜的话。这一年,鲁肃二十九岁。

周瑜在瑜孙权面前,特别推举鲁肃说,鲁肃的才能,最符合时代需要,应该重用他。因了周瑜的鼎力推荐,孙权在接见众宾客时,才特别留意到鲁肃。宾客告退后,孙权请鲁肃单独留下来,两人一番密谈,这才有了留传后世的与诸葛亮“隆中对”齐名的鲁肃的“榻上策”。有了孙权赏识、重用鲁肃的基础,后来赤壁之战中,鲁肃才得以为孙吴政权立下巨大功勋。

像鲁肃这样送人人情,一出手就惊人,相信任谁也会一辈子难忘其恩德。虽然鲁肃这般相送人情未必望报,但周瑜的心里,却是在日后一有机会必定会全力报恩的。

有时候因为共同的爱好、兴趣,也可能成为彼此交情的纽带。比如,都爱下棋,在路边棋场相识,相互成了棋友;都爱垂钓,在湖边相遇成了钓友……这样共同的东西把彼此召唤到一起,在共同切磋中,便结下了友情。某军校外面有一条清幽的小路,早晨常有人到这里跑步锻炼。一位姓王的教员和一位姓高的教员,每天跑步之后在这里相遇,然后一起散步,边走边聊天,由一般的寒暄到互相了解。两个人都爱好写作,少不了交流体会看法,彼此虽没有物质的交往,只是一种信息和思想观点的交流,但依然有很强的吸引力,都觉得受益非浅。时间长了,共同语言越来越多,形成了习惯,不管春夏秋冬,不约而同准时到这里会合。后来,老王调到北京还经常打电话来问候,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也许,在现实生活中某些人看来,所谓的“人情”便是你送我一包烟,我给你几块钱,就像借债还钱,概不赊欠。这种一次性的交际行为看似洒脱,实则包含了太多的困惑与无奈。诚然,受助者也许在短时间内不愿再次开口求助,而实施援助行为的一方其实也没有必要固守“事不过三”的古训,当人家确实有困难而无能为力的时候,尽管你已经帮助过他,尽管他不好向你开口,但作为知情者,你不应无动于衷,而不妨再次主动伸出援助之手。事实上这种“后继有人”的交际行为能够赢得更大的“人情效应”,即使受助者一时无力给你回报,但你的行为风范,你的崇高秉性,已被更多的人所知晓。

在做事的过程中,求人帮忙是被动的,可如果他人欠了你的人情,求他人办事自然会很容易,有时甚至不用自己开口。做人做得如此风光,大多与善于结交人情,乐善好施有关。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人们在一起共事时,大家同舟共济,共同的命运把彼此联在了一起,只要采取合作态度,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互相关照,是最容易产生感情认同的。特别是在困难环境中,彼此相依为命、共度难关、情谊深厚,可能终生难忘,交情将更为牢固。比如,当年不少知识青年从城里到乡下插队,几年中大家一个锅里吃、一个炕上睡,哪一个人受了欺负,大家一起为他鸣不平,如此心心相印的共同言行,必然转化为深厚的感情,铭刻在各自的记忆中,不管日后分散山南海北,做了什么工作,但谁也不会忘记这段交情。

此外,送人人情,还要善于送人人情才是。一厢情愿地送人人情肯定未必有用。有事相求时才临时去抱佛脚也未必能行。情感投资应该是经常性的。在生意往来中不要缺少,在其它任何场合都不可缺少。人情如同人际关系中的盐,多了太咸,缺少了一切都会乏味。什么事情都有个限度,再好的事情都要有个分寸,越过了那个度,它就失去了原有的价值,自然也就不会被人好好珍惜了。一个有心人应该懂得把人情生意做得不咸不淡,恰到好处。

因此,在送人情时,我们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对方不需要时,就不要太热情。

对方不需要时,却定要送人人情,这叫一厢情愿。这种时候,你送的人情会让对方觉得多余,对方不见得会领你的情。只有需要才会产生价值,才会让人珍视。就像市场上如果没有需求,产品再好,也不大值钱;需要时送来的人情,人们会加倍珍惜;而若是渴盼、急难时的人情,更是有如雪中送炭,要比平时的人情珍贵上百倍。

二、不要过分给予。

饮饱了井水的人,肯定会离井而去。你应该适度地控制,让他人总是有点干渴的感觉,以便使其对你产生好感和持续的依赖感。一旦对你失去依赖之心,或许就不再对你毕恭毕敬了。这样一来,你施与的人情也就不值钱了。

三、不要对他人恩情过重。

恩情过重,难以偿还时,这会使人难以承受它带来的心理压力,或者感到自卑乃至产生厌倦、怨恨之情。因此,宁可对他人不断地施与小恩小惠,也不要对他人恩情过重而让其难以偿还难以承受,或者觉得你在故意讨好他们,更不要将施恩当成施舍,冒犯对方的尊严,给他人带来沉重的屈辱感。若是这样,那你所做的人情努力就完全适得其反了。前面鲁肃之所以一出手就如此大手笔,那是乱世之中英雄豪杰的壮举,像周瑜这样丰神俊朗的有为之士自能消受,何况所送粮食又是为了解救当地受苦受难的黎民百姓饥饿之苦。

四、不可张扬你相送的人情。

虽说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施恩望报者,总不免让人有所不快;而若是将施人恩惠当作自己的功德、业绩,而向人炫耀、张扬时,这便背离了施恩的本意了。送人人情,施人恩惠,原本是为了解人急难,助人于困境,而不是自己捞取名声的资本。当你炫耀你所施人的恩惠,希图为自己脸上贴金时,恩惠便只如废纸一张;当你张扬你相送的人情时,人情便即时变得一文不值。

要切记,在帮了他人的忙时,就觉得有恩于人,于是心怀一种优越感的心理却不可生。这种态度是很危险的,它足以将相送的恩情白白地断送掉,还可能让人内心里瞧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