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事的手段全集
6107200000015

第15章 赋以名位,授以实权

在适度授权的同时,还是赋以相应的地位和名誉。名不正言不顺,即便被授以大权,也难以开展工作。譬如让一个全权负责某一项目的开拓工作,却没有赋予相应的职位,他又怎么能很好地开展工作呢?对于取得一定功绩的人员,却没有授予一定的荣誉,如此,一来其部属不听安排,二来其人自己心头也难以真正放开。没有相应的地位名誉,想想自己又何苦来着?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名利二字,从来就和人紧密纠缠,牵扯不尽。人们追寻事业,求取工作,也离不开名利二字。因此,领导者也要善于满足部属追名逐利的欲望,赋以名誉,授以实权,以此调动下属的积极性。

领导者的主要任务,就是管人治事。现代社会中,领导者大多具备突出的才干,不然也当不上领导。但是同为领导,业绩和成就却有较大的差异,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管人艺术的高低——“善管人者,指挥若定,左右逢源,一呼百应”,被管的人也心甘情愿,心悦诚服。做事有了“人心”的基础,企业自然会蒸蒸日上,一帆风顺。而不善管人者,捉襟见肘,顾此失彼,焦头烂额,企业人心涣散,一盘散沙。二者的境况天差地别,实与权誉名利的运用有着微妙的关系。

唐太宗经历过隋朝末年的动乱,鉴于隋朝倾覆的教训,他决定改革官制,坚持“官在德人,不在员多”的方针。唐太宗治理国家,善于提升真正有才德的人才,授之以实权,让他们各负其责,因此获得了贞观之治的成就,开创了大唐的良好局面。

比如房玄龄处理国事总是孜孜不倦,知道了就没有不办理的,于是唐太宗任用房玄龄为中书令。中书令的职责是掌管国家的军令、政令,阐明帝事,调和天人。入宫禀告皇帝,出宫侍奉皇帝,管理万邦,处理百事,辅佐天子而执掌大政,这正适合房玄龄“孜孜不倦”的特性。

大臣魏征常把谏诤之事放在心中,耻于国君赶不上尧舜,于是唐太宗任用魏征为谏议大夫。谏议大夫是个很特殊的职位,职责是专门向皇帝提出意见,既无尺寸之柄,但又权力很大,其重要性完全取决于谏议大夫是否勇敢、是否善于劝谏,其意见皇帝是听还是不听。众所周知,魏征为人忠诚、耿直、不畏权威,但由于宫廷内部的权利斗争,原本并不为李世民所用,而且还有不小的过节,但李世民即位以后不计前嫌,而破格提拔魏征来谏议大夫。魏征果然不负厚望,大胆犯颜直谏,指出唐太宗施政的得失,纠正了其许多过错。

既然唐太宗善于在不同的位置上安排适当的人才,所以大家都对能做到兢兢业业,为国是效忠。而每当有什么事情需要朝臣开会商议时,前来参加大会的人对他都非常尊重,只要他一发言,大家都异常虔诚地洗耳恭听。看到大家非常投入,唐太宗显得兴致勃勃,他问大家:“你们说,隋文帝这个皇帝怎么样?”

一位非常熟悉中国文化的日本学者说:“隋文帝勤勉治国,批阅全国的书表奏章,往往从黎明直到日落西山。隋文帝召集大臣们进宫议事,常常忘记时间,到吃饭的时候还没有完,就命令侍从把饭送上来,边吃边议事。”

唐太宗开怀大笑,爽朗地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隋文帝总怕大臣对他不忠心,大权小权一人独揽,什么事都由他一个人做主,不肯交给下属去办。他虽很辛苦,事情不一定办得好。大臣们摸透了他这个脾气,都不敢直言,常常是顺着他的心思说话,口惠而实不至,我可不敢像隋文帝那样。天下各种事情,都由皇帝一个人来决定,那怎么能行呢?如果皇帝一天处理十桩事,就说五桩事处理得尽善尽美,另外五桩处理得不好,一天出五条差错,日积月累,年复一年,谬误积起来,岂不是要毁坏国家吗?官以能任,把事情交给有才能的人办,自己高瞻远瞩,专事考核官员的功过,于国于己不更好吗?”

唐太宗的用人实践及用人理论给为我们呈现了适度授权的意义,这些道理在我们现代的社会对人的管理中同样可以借鉴。领导者的主要工作是什么?那就是领导,是引导,懂得从战略高度将组织的总目标分成若干个子目标,然后授权予适合的人去实施。领导者应尽可能地授权,把你不想做的事,把他人能比你做得更好的事,把你没有时间去做的事,果敢地托付给下属去做,尽人之才,尽人之智。只有这样,你才能不被琐碎事务所纠缠,而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和处理更为重要的事情。我们来看下面这个用人授权的例子。

比如,在企业中如果你仅是学会怎样分派工作并追踪进度,这虽然稍稍减轻了你的工作负担,但是所有的决策过程仍全部推给了你。员工们很快地学会了你偏好以“我的方式”做事,他们会不断地前来问你什么才是你所希望的,向你询问具体应当怎么做,并要你不断提供咨询。如此一来,你花在这些事情上面的时间将有增无减,而“授权”工作的方式最终未能见效。

领导者如果不懂得适度授权,会让你的下属产生你不信任他们的感觉。譬如你要求员工早请示、晚汇报,一举一动都须征得你的同意,这样就会限制他们的积极主动性,他们会一直在等待你的分派,什么工作都会推给你去做,无形中增大了你的工作负担。

某电子公司要准备一项盛大的年度商展,要展示新产品并接受订单,所以必须拟定最好的参展计划。为此,请了一位沟通协调专家主控大局。这位专家在这方面的专业备受推崇,而且索酬也很高。他花了几个星期准备摊位、宣传物及展示品,但他不告知总经理正在进行的步骤。当总经理发觉距离商展揭幕只剩两个礼拜时,就要求他简短地报告他的参展计划时,发现他的报告竟与公司以往所做的截然不同。对此,总经理自是不同意他的计划,并坚持他必须加以调整。

但是,一切都已太迟,距商展开幕时间太短而无法做任何调整。总经理手下的几位经理也跟他说,他们十分喜欢这个新的参展计划,所以,虽然总经理几乎要取消这次的商展,还是勉强同意继续进行计划。总经理心中原本想说:“看吧!我早告诉过你们这计划不会成功。”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出乎总经理意料之外——公司办了有史以来最棒的一次商展!增加了40%的订单,公司的摊位是会场中最耀眼且很受欢迎的主角。

但当商展结束,一行人回到公司之后,这位专家就要求离去——他说他无法在这种处处受制约的环境中工作。

上面的故事中,由于总经理“全权负责”的作风,公司便留不下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专家。同样可以想见,这个公司在行事方面的风格,在创新方面的能力。授权,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对此,前通用电气公司CEO韦尔奇曾说:“过去,我们的管理人员习惯于对员工指手划脚,指示他们做这做那。‘听话’的员工们按时按量地完成任务,但也不会自觉自愿地多做些什么。自从他们得到授权之后,情况是如此不同。我们常常惊讶于员工主动完成任务的积极性。有那么多的事情,管理层甚至没有想到,但是我们的员工不仅替我们想到了,而且还默默地做完了,实现了。”

对人类思想最有影响的中国哲学家之一的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它指出,做到了“无为”,实际上也就是“有为”。不仅是“有为”,而且是“有大为”。当然,“无为”不是叫领导者完全撒手不管的意思。它必须有两个先决条件,第一是制度的运行和个人礼义修养有很高的水平,第二是百姓的衣食住都必须充裕供应,不虞匮乏。其实,“无为而治”的精髓只是人力本身的“无所作为”,但制度本身则运行不违。当然,无为而治还有一点,那就是在高位者自己虽然“无为”,但他善于在重要职位上安排合适的人才,并且能做到大度授权。

我们要注意,在适度授权的同时,还是赋以相应的地位和名誉。名不正言不顺,即便被授以大权,也难以开展工作。譬如让一个全权负责某一项目的开拓工作,却没有赋予相应的职位,他又怎么能很好地开展工作呢?对于取得一定功绩的人员,却没有授予一定的荣誉,如此,一来其部属不听安排,二来其人自己心头也难以真正放开。没有相应的地位名誉,想想自己又何苦来着?

拿破仑的军事天才令世人叹服,而善用“名利”二字,也是他统帅军队的一大绝招。他定制了荣誉勋章,颁发了一万五千个给他的部下,又把十八个将军升为“法国元帅”,此外,他更是自己称自己的军队为“无敌陆军”。当有人批评他,说他用“玩具”捉弄摆布饱受战争洗礼的老兵时,拿破仑答道:“人就是被玩具所统领的。”

事实上,虽然有人或许对拿破仑此举有所微辞,但又有哪一个在战场出生入死的将士,不为身上挂上几个荣誉勋章,家中藏有荣誉证书而自豪呢?也正因如此,他们才能向着拿破仑的战刀所指的方向,奋不顾身地直冲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