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别样人间
6094300000047

第47章 民国史的见证

在中国近代史上,浦口站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地方。

津浦铁路始建于一九〇八年至一九一一年,这是一条连接南北,纵贯中国腹地的交通大动脉,浦口站是它的南端。巧合的是,就在津浦铁路建成的当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灭亡了。清朝的覆灭,使中国进入一个大时代。我一直认为,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上,真正可以称为大时代的其实只有两段,第一段是春秋战国时代,第二段在辛亥革命以后,正好是封建社会的一头一尾。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群雄并起,百家争鸣,人才辈出的时代。那是一个相对自由的时代,那个时代产生的人物和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甚至跨越国界,对东亚和南亚产生了重要影响。迄今为止,中华民族丰富多姿的思想文化,大部分都可以从那个时代找到源头。学界传统理论,以秦统一天下为封建社会的开始,但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的“罢黜百家”之后,占统治地位的渐渐只有儒家思想了。其他学派虽然余脉尚在,却失去了平等的地位和活力。“一言堂”的结果,使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死水一潭,一个王朝代替另一个,一个皇帝代替另一个皇帝,却没有任何质的进步。在漫长的等待之后,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终于寿终正寝,中国也迎来了五千年文明史上的第二个大时代。辛亥革命后,虽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家,以“五四”为标志的新文化运动,却吸收了现代西方的先进思想,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开启了一个完全不同于封建社会的大时代,一样的群雄并起,一样的人才辈出,一样的学派纷呈。并最终催生了新中国的诞生。

津浦铁路伴随着这个大时代而来,注定要成为历史的见证。辛亥革命的当年十二月底,来自全国十七个省的代表汇聚南京,推选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次年一月一日,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同一天,津浦铁路全线通车。二月十二日,清帝被迫宣布退位。此后,历经袁世凯篡位,孙中山病逝北京,几年后又移灵南京,一九二七年蒋介石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一九三七年日寇南京大屠杀,一九四九年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等,一系列震惊世界的大事件,让浦口见证了太多的历史。在风雨飘摇的旧中国,在津浦线上奔波往返,在浦口站上上下下的,有政客、革命家、刽子手、特务、得意和失意的文人,商业巨子、小商小贩、掮客、骗子、军阀、士兵、公子小姐、灾民、小偷、妓女、学生、热血青年、地下工作者、警察、囚徒和为生计奔忙的众生。津浦铁路几乎承载了一部民国史,浦口站的旅客展示的是人间百态,崇高与卑鄙、伟大与渺小、磊落与阴谋、期待与幻灭、痛苦与彷徨、真诚与欺骗、离别与流浪、苟活与死亡……浦口站目睹着各种面孔,人和人擦肩而过,又各奔东西,消散于社会的各个角落,于是一切该发生的都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也发生了,由此人们感到了世事的莫测和凶险。那是大中国新生前的阵痛。

九十多年过去了,浦口站的购票房、候车室、站前小广场上巨大的石球,以及通向码头的遮雨长廊,都还保留着初建的原貌。浦口站的大街小巷依然是旧时格局。那些小客栈、小酒馆、小饭店、小澡堂、小理发店,大都有些年岁了,破旧灰色的瓦垅间长几束茅草,显出一种喧嚣后的宁静。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我也曾成为浦口站的常客。每年总有几次,经浦口站往返于南京和故乡之间。上车一般是早上,匆匆吃点油条豆浆。回来时从浦口站下来,一般是在傍晚,就从容了许多。出了站并不急于过江,时常买一只卤猪蹄,一包花生米,坐在小饭馆临街的小桌前,慢慢喝几两酒。那时,望着昏黄路灯下悠然的行人,会有一种隔世之感。历史远去了,但历史留下了一幅幅老照片,还有一些淡淡的气味。

最近应邀参加《青春》出版三百期笔会,重游浦口,竟是那样亲切。据当地领导介绍,浦口所以没有大规模拆迁改造,是计划把它重新整修,保留一个具有民国情调的旧镇模样。这实在是一个好主意。浦口站在中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很多人和很多人的祖上,都曾在浦口站落脚。保留旧时模样,不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怀旧心理,更重要的是让后人记住那一段历史。浦口站的历史,无疑应成为中国近代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