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赢在战略:对战略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思考
6080300000011

第11章 企业发展能力的内容

企业发展能力是企业管理力与发展机制的综合,它能使企业在转换经营要素的过程中,不断扩大其数量,提高其质量。那么为什么具有了企业发展能力,就能使企业得到发展呢?

进一步分析研究企业发展能力的构成及其内容,才能了解其中的奥秘。

企业发展能力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企业内部的控制转化能力;第二部分是企业外部的市场权力拓展能力;第三部分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能力,企业发展的核心能力中可能涵盖着前两种能力中的一部分,或者由前两种能力中的部分能力结合而成。

一、内部控制转换能力

内部控制转换能力,是企业内部经济系统把输入转换为产出的能力总和。企业发展在数量上的扩大,关键在于企业内部能把输入要素转化为有效输出的能力的大小。所以,内部控制转换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能力、转换能力的质量和大小,决定了企业发展的力度和规模。

企业内部控制转换能力包括对企业的认知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技术进步资产。

1.认知能力。这是指对市场、产业、企业的领悟和感知。它不仅指具有对市场、产业和企业的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结构学等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更多地指从实践上,从实际生活中的领悟和把握,其中包括机会的把握,工作分寸的掌握,对社会经济活动规律及变迁的独特见解。

2.组织协调能力。组织协调包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组织资本是使组织提高对此承担的任务的协调能力的资产,有价值的企业组织资本必须在内部有序分配,有效率的企业总是拥有较大的组织资本”(埃里克森、米克尔森)。组织资本概念,体现了企业“知道”如何协调生产活动。

普斯格特和威斯克(1980)认为:信息是组织资本的基本源泉,它不仅影响生产,而且与产品产出相伴而生,他们把组织资本分为四类:

(1)雇员信息,包括每个雇员的能力和技术信息,以及他们如何与所承担的职责相联系。

(2)员工团队信息,包括如何建立最佳工作团队。

(3)雇员的人力资本信息(技能),包括在组织中哪些技能是有用的信息,那些技能通过投资或努力可以变为有利的信息。

(4)任务信息,包括要承担的任务及其生产效率的信息。

克里曼认为社会资本是“作为资源提供给行为人用来获取收益的那部分社会结构的价值”。社会资本是“通过行为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而产生的”,“它不存在于行为人或物质产品中,而存在于行为人的关系结构中”(1988)。

社会资本能够反映一个组织的一般特征,它包括三种形式:

(1)结构的任务,预期和可信度。

(2)定额和有效的奖惩。

(3)信息渠道。

社会资本的信息渠道是指个人通过非正式组织同他人进行交流的网状结构与关系。也就是员工通过他们在组织中的社会关系网交流信息。

社会资本是个人行为积累的结果,是企业中个人行为的社会环境。这种社会环境的优劣表现了企业中通过非正式渠道进行协调能力的高低。

3.技术进步能力。技术进步能力是企业能够自动进行技术开发的能力和技巧。只有拥有了这种能力,才能进行技术开发,并从中获得超额收益的潜力。技术进步能力包括:

(1)科学研究资产,涉及先于竞争的基础研究和向工艺开发和新产品应用提供直接投入要素的应用性或产业性研究。

(2)工艺创新资产,包括“硬件”工艺创新能力,生产体系的更新能力、质量控制、工厂布局。

(3)产品创新资产,产品开发中需要的资源和能力。

(4)营销创新的能力。

二、外部市场权力拓展能力

企业发展和市场是联系在一起的。企业经济控制系统的输出物,要实现其价值,没有市场是不行的,市场需求的大小,市场占有额的大小决定了企业输出物,能否实现马克思所讲的要发生一个“飞跃”。因此,企业外部环境的情况,市场拓展情况,是企业发展的外部因素。这就是企业发展的外在变量。企业发展能力中,外部的市场权力拓展能力是企业发展外生变量的主要内容。

企业外部市场权力拓展能力,包括三个主要能力:一是市场权力能力;二是企业定位能力;三是市场竞争能力。

1.什么是市场权力。市场权力是影响和决定社会资源在企业之间的流向、大小和稳定程度的支配力量或手段。市场权力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资本权力能力,一部分是需求增量能力。资本权力包括货币资本,生产资本与商品资本。货币资本是企业拥有的通货和活期存款,是企业现有的购买力,它是“企业的市场组织权力”。(东方赢著)

生产资本与商品资本是货币资本的转化形态,是一种存在于有形物体和无形物体上的企业内部组织权力。

资本权力是存在于企业内部的,但是它所发挥的作用,主要在外部,因为它是一种购买支付手段,它具有将企业外部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信息等社会资源集合、占有、使用、支配的权力。通过资本权力可以把生产要素转化为企业的经营要素,从而支撑企业的生产经营功能,使其构成企业经济系统。资本权力有以下功能:

(1)资本权力的大小,能够决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质要素,或者在对生产要素的购入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2)是企业规模发展的决定因素。

(3)资本权力的大小还影响着交易费用以及企业商誉;“财大气粗”,资本越大在企业外部活动中,力量越大。

(4)资本权力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运转效率。总之,资本权力的大小,是企业发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市场需求增长权力是企业为争取需求增长精心设计、精心安排的一种支配力量。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要培养一种势能,这种势能是企业在营销的过程中形成的,它能够支配人们的消费行为和顾客的消费性货币支出。

这种势能的培养和取得,主要取决于商品超值和商值。超值,对顾客来讲是购买某种商品将得到的盈余利益。东方赢著,企业超速成长,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商值,是顾客购买某种商品的价格与使用价值之比。因此,市场需求增长权力=超值/商值。

商品超值等于顾客购买商品的总受益值减去总支出值。

顾客购买商品的总受益值是指在商品或服务中包含的是满足顾客需求或解决顾客需要问题的全部功能价值。

顾客购买商品的总付出值,包括:商品本身的价值;收集信息,到达购物场地耗费的时间与精力的价值;购买过程中的不方便或不愉快价值;机会成本;风险价值等。

一般顾客在购买商品时,大都是理性的;顾客对商品的选择、挑剔过程,实质上是判断他能否获得超值的过程,顾客对购得商品的满意,就意味着他自己认为“值得”,或称为他得到了超值。

顾客对超值的判断,主要是价格的比较,另外,还有感受、感觉及原则性的比较。

商值,本质上是商品价格与商品功能的比率,也是顾客判断一次购买或交易是否划算的计算。

商品商值=商品的价格/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商品的使用频率,耐用程度、用途大小等要素构成的。

当某一商品的价格一定时,其使用价值越大,商值就越小,购买该商品就越便宜,反之亦然。商值概念引入后,使人们的购物观念发生变化,人们在市场发生购买商品行为之前,就不仅要考虑价格的高低,而且还要审视其使用价值的大小。比如,消费者购买一颗价值15000元的戒指,消费者特别酷爱戒指的样式、色彩,天天都戴着,假如连续戴了5年,每年平均3000元,每天大致占10元钱。假如消费者自从买了以后,因故从此未戴,除了这颗戒指能稍有一点保值或纪念意义外,放在那里不使用,就说明它的商值太大。

从市场需求增长能力公式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判断:

(1)市场需求增长能力,取决于商品超值与商值的大小。商品超值越大和商值越小,企业的需求增长能力越大。

(2)企业追求增长能力,要求企业要在满足顾客对商品超值与商值上下工夫,满足的越多,满足度越大,企业的市场需求增长能力就越大。

(3)为了提高顾客对商值和超值的满足度,企业必须在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不断提高商品的使用价值,要使商品的结构、功能、型号、规格、颜色、品种服务等从商品的内涵上提高,要在核心产品与有形产品上尽量满足市场、社会及顾客需要。

第二,要尽量增加商品的附加价值,诸如安装、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商业信用承诺等多方面让顾客满意。

第三,降低成本,提高价格比较优势。

(4)要从商品超值与商值的结构及结构比的不断改进上提高商品超值和商值。

(5)市场需求增长势能效应。企业为什么要不断地提高需求增长能力呢?这是因为需求增长势能能够产生如下效应。

第一,企业所生产的商品,其超值越高,商值越小,就能产生顾客对其他企业生产的同类商品的排他性。

第二,促进顾客产生购买动机,并迅速产生购买行为。

第三,维持顾客对企业商品的忠诚,产生长期的购买行为,并由此而产生对企业的敬慕与忠诚。

第四,克服销售阻力,促进购买行为最大化。

第五,增加顾客的推荐力,促进顾客自觉动员并介绍新顾客。

第六,形成顾客消费品牌指令,养成顾客定向的消费价值观和消费习惯。

顾客长期形成的定向消费需求和习惯,等于给消费者“安装”了一个消费“指令”,每当顾客有这种消费需求时,消费者头脑中的“指令”发挥作用,从而引导消费者定向消费,发生定向的消费行为。

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一切竞争手段和措施,如公关、广告、促销,包括产品概念,产品设计、CI设计等等。一切消费“文化材料”的准备,可以说都是企业在促进顾客不断地学习、感受和体验该种商品的超值和商值,从而接受企业的消费需求势能。

消费者接受了这种势能,就等于增加了企业消费需求增长能力,提高了企业的市场权力。

2.市场权力能力的构成。市场权力能力是资本权力能力与市场需求增长能力的组合,它是由以下因素组成的。

(1)资本总额,资本总额中还有一个货币资本、生产资本与商品资本的构成问题,一般地讲这三种资本形成处于循环转化状态,三种资本之间的构成比例,在不同产业或企业是不同的。货币资本表明了企业的现实购买力,它表现了企业在要素市场和消费市场上的支配能力、竞争能力和驾驭能力,影响着在两个市场上产生的支配效应和经济效益,生产资本是货币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转化形态,这个过程越短,生产过程各环节对资本的占有时间越短,转化为商品资本越快、越好。商品资本实质上是货币资本表现为商品实物的多少、商品销售出去后,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但在转化中,必须产生大于初始状态的货币资本的一个增量。

(2)购买规模和支付能力,这一因素取决于货币资本的总额,预期货币总额(包括可贴现的债券,以及商品货币转化为货币的总量与力度),这两种货币总额表现为现实的购买支付能力。

(3)产品的价值含量,价值含量越大的商品,权力越大,因为这种商品出售的越多,会从总量上增大资本权力。

(4)商品的销售渠道密度,这是市场需求增长能力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因素,销售渠道的密集程度,决定了产品销售流动速度。

(5)信息传播渠道和密度。

(6)消费文化密度,指能接受企业消费“指令”的人数的多少和接受的程度。

3.企业定位能力。企业定位能力是企业认知能力的具体表现。企业定位能力从宏观上讲,就是企业进入哪个产业,进入产业带中哪个地带,进入哪个地带的哪个产品领域。

第一,对产业的现状、未来、发展要做比较清楚的了解,认识的越深刻,定位能越准确。

第二,把握产业领域竞争状况,在掌握竞争及其发展趋势后,应着重弄清楚本企业的优势和劣势。

第三,对本企业进入产业领域后,处于什么位置,或预期将处于什么位置。

第四,企业定位的实质是产品定位。产品定位是企业在市场细分化、目标市场确定后,产品销售增长率与市场占有率的坐标。它真正反映了企业在同行业中的地位。

如本企业为A,其他企业为B、C、D、E等。

企业市场定位能力反映了企业在拓展中对自己实力的把握,它是企业市场权力能力的变量。定位能力,可以使企业保持资源优势,从而,使潜在的竞争优势得到发挥。

4.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竞争是企业成功失败的关键,竞争决定对企业经营业绩有所贡献的各种活动是否适当,企业的竞争优势在外部表现为企业在产业中追求一种理想的竞争地位,建立真正的持久的地位。

首先要分析研究企业有没有竞争优势。竞争优势的根源是企业有无盈利能力。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因素有三条,即产业的供求结构;企业在该产业中的竞争地位;企业提升竞争优势的能力。

产业的供求结构状况如何决定了两个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问题,第一是企业所从事的产业领域有没有持续的增长需求。第二是产业结构是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任何产业的竞争都具有五种作用力:即新的竞争对手入侵,替代品的威胁;客户的砍价能力;供应商的砍价能力;以及现有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这就是美国哈佛大学波特教授提出的竞争模型。

以上这五种力量综合起来决定了某个产业的企业投资收益率。如果在某个产业中,供大于求,必然会引起五种力量的强烈竞争:竞争的结果将影响价格和竞争成本。

五种作用力随产业不同而不同,随产业发展而变化。企业有无竞争能力,表现出企业盈利的差异性。

企业竞争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产业选择和对市场的认知能力。如果这种能力比其他企业强,企业通常不会成为产业结构的奴隶,相反还可对五种作用力施加影响,并从根本上改善或削弱产业的吸引力。

第二,企业改造产业的能力。改造产业的能力一般为产业中的领先者所为,领先企业的举措会因其规模及买方、供方和对其他对手的影响而对改变产业结构造成影响,同时,领先者一般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市场份额的扩大也会改变供求结构。

第三,灵活的产业进入和退出能力。“审时度势”以变应变,要“进”进得去,要“出”出得来。企业如能在竞争中有一种进退自如的力量,表现了企业确实具备了竞争优势,也是企业成熟的表现。

第四,提升竞争地位的能力。提升竞争地位的基础是企业盈利水平的提高。即使企业在产业中的竞争地位低下,但是只要经营有方,具有了很好的盈利能力,也可在短时间超越很多对手,跃升为行业的排头兵。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突然冒出一匹增长迅猛的“黑马”。提升竞争优势的能力,取决于许多因素。诸如,技术发展、产品开发、寻求新的市场,以及制度活力和增长效益等。

三、企业核心能力

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内部控制转换能力和外部市场权力拓展能力中的最关键的、最优秀的、最具有特色的而且是其他企业根本不可能模仿或替代的能力。企业核心能力是本企业竞争的“杀手锏”。不同的企业,核心能力的表现形式不同。

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一种特殊的资源,它能使自己以特有的方式,更有效地处理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现实问题,并促进企业的发展。

因此,一个企业要想成功就要积累,保持和运用核心能力,使其成为本企业的竞争优势。

核心能力的本质是知识的累积。因此,企业发展,归根结底要建立两种机制,一是“新知识促进机制”,二是“企业知识积累机制”(潘罗斯)。有关企业核心能力在第四节 还要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