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大肠癌的中医药防治
6076100000006

第6章 治疗原则

1.中医经典认识

《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坚者削之,客者除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逸者行之,衰者补之。”

《内经灵枢百病始生》曰:“察其所痛,以知其应,有余不足,当补则补,当泻则泻,毋逆天时,是谓至治。”

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卷第三积聚凝滞五噎膈》:“大抵治积,或以所恶者攻之,以所喜者诱之,则易愈。”

金张从正《儒门事亲卷三五积六聚治同郁断二十二》:“其初甚微,可呼吸按导方寸,大而去之。”;“故予先以丸药驱逐新受之食,使无梗塞,其碎着之积,己离而未下,次以散药,满胃而下。横江之筏,一雍而尽。设未尽者,以药调之。”

金张从正《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积聚门活法机要养正邪自除》:“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脾胃怯弱,气血两衰,四时有感,皆能成积,若遽以磨坚破结之药治之,疾虽去而人已衰矣。干漆、硇砂、三棱、大黄、牵牛之类,用时则暂快,药过则依然,气愈消,疾愈大,竟何益哉!故治积,当先养正则积自除。”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卷三积聚痞块五十四》:“痞块在中为痰饮;在右为食积;在左为血块。气不能作块成聚,块乃有形之物也,痰与食积、死血而成也。用醋煮海石、醋煮三棱、蓬术、桃仁、红花、五灵脂、香附之类为丸,石碱白术汤吞下。瓦楞子能消血块,次消痰。石碱一物,有痰积,有块可用,洗涤垢腻,又能治食积。治块当降火消食积,食积即痰也。行死血块,块去须大补。凡积病不可用下药,徒损真气,病亦不去。常用消积药使之融化,则根除矣。”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心集二十三卷杂证谟积聚》认为:“凡积聚之治,如经之云者,亦既尽矣。然欲总其要,不过四法,曰攻、曰消、曰散、曰补。四者而已。”“凡积坚气实者,非攻不能去,如《秘方》化滞丸(南木香、丁香、青皮、橘红、黄连各二钱半,莪术(煨)、三棱各五钱,半夏曲三钱。上八味共为细末。巴豆去壳、滚汤泡去心膜,用好醋浸少顷,慢火熬至醋干,用六钱研细入前药,又研匀,再入后乌梅膏。乌梅肉,焙干为末,用五钱以米醋调青,慢火熬成膏,和入前药,右和匀,用白面八钱,调厚糊为丸,萝卜子大,每服五、七丸。)、化铁丹、遇仙丹、感应丸、大硝石丸、三花神佑丸、赤金豆、百顺丸之类,皆攻剂之峻者也。凡不堪攻击,止宜消导渐磨者,如和中丸、草豆蔻丸、保和丸、大小和中饮之类是也。若积聚下之不退,而元气未亏者,但当以行气开滞等剂,融化而潜消之。”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第三卷积聚》曰:“积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脏,多属血病;治积聚者,当按初、中、末之三法焉。邪气初容,积聚未坚,宜直消之,而后和之。若积聚日久,邪盛正虚,法从中治,须以补泻相兼为用。若块消乃半,便从末治,即住攻击之药,但和中养胃,导达经脉,俾(使)荣卫流通,而块自消矣。更有虚人患积者,必先补其虚,理其脾,增其饮食,然后用药攻其积,斯为善治,此先补后攻之法也。初治,太无神功散(治痞积,不拘气血饮食,虫积痰水,皆效。地扁蓄、瞿麦穗、大麦芽各五钱,神曲二钱五分,沉香、木香各一钱五分,甘草炙五钱,大黄(酒蒸)二两。上为细末,每服二三钱。灯心竹叶煎汤,及无灰酒调服;女以灯心、红花、当归煎汤,无灰酒送下,忌油腻动气之物,及房室一月。药须黄昏服,勿食晚饭,大小便见恶物为度。)主之;中治,和中丸(白术陈土炒、四两,扁豆炒、三两,茯苓一两五钱,枳实面炒、二两,陈皮三两,神曲烧黑、麦芽炒、山楂炒、香附姜汁炒、各二两,砂仁一两五钱,半夏姜汁炒、一两,丹参二两、酒蒸,五谷虫二两、酒拌、炒焦黄色,荷叶一枚,煎水叠为丸,每日上午、下午开水下二钱。)主之;末治,理中汤(干姜、附子、炙干草各一钱,人参二钱,白术二钱,水煎服。)主之。”

清日本丹波元坚《杂病广要内因类积聚》曰:“治当察其所痛,以知其应有余不足,可补则补,可泻则泻,无逆天时。”“补养例……故善治者,当先补虚,使血气壮,积自消,如满座皆君子,则小人自无容地也。不问何脏,先调其中,使能饮食,此其本也。”

清吴鞠通《医医病书四十一症瘕论》:“今人治症瘕,概以三棱、莪术、归尾、红花攻瘀之汤药治之,断难尽效,攻之过急,且有症瘕散为蛊之患。按症瘕属金,坚刚牢固,深藏在下,非缓通脉络之丸药,朝夕渐磨不可……丸者缓也,既不伤正气,渐磨痼疾,假以时日,三月、五月,甚至年余。予治症瘕有三、五月即化者,有三、四年而后化者。若用汤药,何能候至三、四年乎?虽体强气壮之人,有攻之立效者,不可为常也。”

清张振鋆《厘正按摩要术第四卷列证积聚》:“但坚顽之积聚,多在肠胃以外,募原之间,非药力所能猝及。宜薄贴以攻其外,针法以攻其内,艾灸以消散固结,佐其所不逮也。”

2.现代中医认识

目前以根治切除为主,辅以化疗、放疗及中医药治疗,以提高5年生存率,延长生命为目的。中医中药治疗肛门直肠癌,通过扶正祛邪,增强机体免疫力,缓解甚至消除临床症状,改善放疗、化疗所出现的副作用,并对延长患者寿命、减轻痛苦有着良好的作用,是常用的辅助治疗方法。

据临床研究及文献报道,应用中药内治法治愈肛门直肠癌患者不乏其例,但其用药规律和治疗机理尚需进一步研究和总结。由于本病的病因、病理、临床症状等复杂多样,在临证治疗中,必须运用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等方法,认真分析、归纳、概括,依证立法,以法制方。

早期正盛邪实的治疗以祛邪为主,或祛邪兼以扶正的治则,使祛邪“而不伤正”。中期:正虚邪实者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采用攻补兼施的原则。晚期癌肿坚硬如石,形体消瘦、面黄食少,患者呈现“正气衰败”的恶病质现象,治当以扶正为主。

(1)清热除湿、解毒散结

用于证属湿热内蕴,邪毒瘀滞者。因其湿邪与热邪相互搏结,湿不去则热不散,故应清热除湿并用;由于邪毒瘀滞日久,并结为有形之肿块,故治以解毒散结。如正盛邪实者,方用槐花地榆场加味;虚实夹杂者用消瘤散。常用药如:槐花、地榆、败酱草、草河车、半枝莲、白头翁、龙葵、出豆根、公英、红藤等。

应用此法应注意顾护正气,不可一味克伐,以正虚为主者忌用此法。由于气滞血瘀是本病的病机关键,所以在清热除湿解毒的同时,应辅以活血行气之品,如:当归尾、赤芍、陈皮、枳壳等。

(2)攻补兼施、扶正祛邪

用于证属邪实正虚者。因其病势较重,邪毒肆虐,而正气已虚,不耐攻伐,此时,既不宣单攻,也不宣统补,只有攻补兼施、扶正祛邪,方为上策。方如乌龙散。常用药物如:白花蛇舌草、龙葵、黄芪、党参等。

(3)补脾益肾、活血化瘀

用于证属脾肾两虚,瘀血内着型患者。脾肾两虚,主要为阳气虚损,故补益之法,以温阳益气为主。方如补脾益肾场加味。常用药物如:人参、白术、黄芪、女贞子、枸杞子、肉桂、鹿茸、草河车、鸡血藤、丹参、当归等。

本法以补虚为主,兼以活血,用于中、晚期正气衰败、脾肾阳虚者,若正邪俱实或正虚与邪实并重者,均不宜用本法。

综上所述,大肠癌多为本虚标实,明代以前治疗以磨坚破结、活血祛瘀、袪风涤痰等为主;明清医家认识到治疗积聚、癥瘕应攻补兼施,在疾病的不同阶段治法不同,并强调扶助正气的重要性。另外,清·张振鋆提出:“坚顽之积聚宜薄贴以攻其外,针法以攻其内,艾灸以消散固结”,已经含有综合治疗大肠肿瘤的思想。现代医家提出清热除湿、解毒散结,攻补兼施、扶正祛邪,补脾益肾、活血化瘀等治疗原则,更加完善了大肠癌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