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一种技巧绝不能吹毛求疵、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而应该全心全意、一心一意、全力以赴、不遗余力的去对待。
孟子曰:“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至,则不得也。”
——语出《告子篇》
学习一种技巧绝不能吹毛求疵、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而应该全心全意、一心一意、全力以赴、不遗余力的去对待。
孟子曰:“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至,则不得也。”
——语出《告子篇》
学习任何一种技艺都不能三心二意。
三心二意换来的结果是对所学技艺的似懂非懂。
惟有用心专一才能技有所成。
孟子说:“下棋这件事,本来只是一种小技术。如果不全心全意专心学习,也不能学到家。”
孟子的意思是说:“学习一门技艺应该全心全意,哪怕是下棋这样的小技术,也应该用心对待。”
让一个最高水平的下棋高手来教两个智力不相上下的人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能够全心全意专心学习;只听老师传授技法。而另一个虽然也在场听课,心里却想着一只天鹅即将飞来,要拉了箭去射它。虽然两个人一起学棋艺,第二个人却远比不上第一个人。原因不言而喻,两个人学习成绩的高下,是因为学习态度的不同。
说到学习态度让我想起了我的学生时代,在那样一段年少轻狂的日子里,我曾深受精力不集中的折磨。在上课时,我往往因突然想起别的问题而忘记台上老师的存在而神游太空。读着一本书时,大脑因突然想到其他事情,思绪便悄然飞离当时的阅读。或者,和某人谈话时,却想另外的人,对于眼前的人视而不见,对他所说的话充耳不闻。等我回过神来,试图回复当时那片刻的记忆时,脑海里却只有模模糊糊无法辨识的片段。这样的学习状态,呈现在考试的结果,便是“大红灯笼高高挂”了。
学习任何一门技艺,倘若你无法专心致志,学习的成果就容易打折扣。最惨时可能是浪费大好青春时光,最后仍一无所获。
我之所以能浪子回头,完全是猛然醒悟的缘故。经由多次的教训后,我终于懂得了“把握当下”的重要性,故此,我洗心革面,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营造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最终在一番“卧薪尝胆”的努力作为下,终于赶上了最后一趟“北上的列车”。
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每一个片刻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片刻也都是稍纵即逝的。倘若在当时的情境里不能够真正融入去学习,事后想要补救,必将是时间上双倍或几倍的付出。
因此,当你读一本书时,请全心全意去阅读,用着好像这辈子再也无法读它的热情去读。
当你听着一堂课之际,也请全心全意的倾听,就当这是最后一堂课。而当你与任何人相处时,请全心全意去感受这个人,就好像这是最后一次的相聚。这样,生命的强度就会穿透你,而你的每一个片刻都将不可替代,无与伦比的精彩。
智者慧语
大脑的见解就好比下棋时移动一颗棋子,它可能会被吃掉,但它却是胜局的起点。
链接解读
原文精华
孟子曰:“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至,则不得也。”
——《告子篇》
今译
孟子说:“下棋这件事,本来只是一种小技术。如果不全心全意专心学习,也不能学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