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上夜班,开夜车,以及晚间的应酬、娱乐等所谓的夜生活,人们往往从传统观念出发,认定它有碍健康。但您可曾想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一种受小农生产条件局限(譬如没有电灯)而形成的生活习惯?社会前进了,夜晚的时间同样宝贵,可充分利用。不夜城是现代都市的爱称,是繁华的表现。
我国长期以来是个农业社会,与此相适应的许多习惯和说法皆可重新讨论。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看似勤快,实则懒惰。应该是明年的计划订于今冬,明天的计划订于今夜。变冬闲为冬忙,才是当代的口号。
早操,晨跑,清晨练功,并不科学。因为睡了一夜,身体机能处于半休眠状态,凌晨是生命活力的最低点,强行跑步,容易猝死。此时血糖低,饿着肚子出操、练功,有害身体。“清晨”——认为早晨空气清新,也是错觉,经测定,早晨空气最污浊,各种废气和大量飘浮的微尘都沉积在低空,此时练功,“呼吸新鲜空气”,尤其是深呼吸,为害甚大。其实,中午空气最干净(阳光直射,气温升高,沉积在低处的污浊气体也升到高空散去),体育活动应在中午以后。
大型会议多在下午开幕。没有哪位运动员能在早晨创造世界纪录。演员的最佳状态也在晚间。因为吃过两三顿饭,身体也活动开了,此时精力最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