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坐茶馆,同桌两位老人品茗嚼豆,有说有笑。我看他们的神态像老哥儿俩,搭话交谈,果然都姓徐,是老中医,年长的八十有六,年轻些的也六十四了。
“您大哥身体真好啊!还能嚼开花豆。”我说。
徐二爷答话,“家父至今一口好牙,耳聪目明。出门走路,不拄手杖。”
我连忙道歉,“对不起!我看走了眼。原来是您家老爷子。”
徐老爷子笑了,“怎么说对不起呢?您这是夸我哪!不少人都以为我们是哥儿俩。老年父子如兄弟嘛。”
我请教养生之道,徐二爷说,“老爷子退休多年,仍有许多病友找到家里来,不说瞧病,说是请教。老爷子喜欢聊天儿。他累了,就由我接待。不收费,交朋友。”
“老年人不可闭门谢客。”徐老爷子说,“老而交友,益寿延年。”
我们文联宿舍楼里也有不少退休老人,都好客。老作家笔耕不辍,青年文学爱好者常登门造访,清茶一杯,切磋文艺,活跃思想,彼此获益。“轮流坐庄”也很时髦:三五家老朋友,轮流着到一家聚会,可带礼物,自己的文艺新作,或拿手菜肴。茶饭前后,朗读作品,欣赏书画,下棋搓麻。如今的老年人啊,有房、有钱、有寂寞;变个活法,就可以过得有滋、有味、有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