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我调入北京作家协会的时候,发现“九一八”事变后投身革命的几位东北文学青年萧军、雷加、骆宾基、端木蕻良都是这里的副主席,我感到荣幸,却小心翼翼,人家是前辈大作家呀,不敢与之交往。过了几年才发现他们个个平易近人。1994年杜鹃花盛开的季节,丹东市和北京作协联合召开“雷加作品研讨会”,我们同车来到鸭绿江边这座美丽的城市,才知道雷加十六岁就离开故乡安东,然后又到延安,这次重返故里,已经七十有九,不算衣锦还乡,却是著作等身了。
“少小离家老大归”。雷加第一次重返安东是解放初期,接收一家大型造纸厂并担任厂长,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发动职工恢复生产。他写的长篇系列小说《春天来到了鸭绿江》、《站在最前列》、《蓝色的青林》,热情地歌颂了职工群众战胜重重困难恢复和发展生产的革命精神。他是用现实主义手法和亲身经历真诚描绘的,十分感人,深受读者欢迎。雷加原本可以从厂长职位上步步高升,但他热爱文学的初衷不改,又回到作家队伍里,被说成是“不爱乌纱爱笔耕”的痴心人。
雷加重视深入生活,不能亲历也要亲见,以掌握第一手素材。他的散文、随笔在中国文坛占有重要位置。他描绘地质、石油、水利、自然生态环境,从黑龙江到云南的玉龙雪山,遍布着耄耋之年的作家足迹。雷老不老,他是我们的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