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随着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覆灭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国人的家族观念有了很大变化。封建大家庭纷纷解体。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农村的族权,族长、家长制也受到严重打击,家族祠堂大多改为小学校就是证明。然而,家庭仍然是“社会的细胞”,“家和百事兴”仍然是东方文化优良的传统。
当代时髦的小家庭是夫妻带一个孩子。老年人则独守“空巢”。由于经济和医疗条件的改善,许多大城市已进入老龄社会,老人约占人口的四分之一,老龄也占人生历程的四分之一,这两个“四分之一”理应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怀。
美国不是很富裕吗?但它的老人问题十分突出。住在老人公寓里孤独地死去也无人知晓。这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造成的恶果。中国人重视家庭,讲究伦理道德。法律规定了子女负有赡养父母的义务。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把老年人都送进养老院。要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文明社会,家庭负有重要责任。我看还是三世同堂的四五口之家,更能发挥照料老人和教育儿童的家庭功能。
家家有老人,人人有个老。如果一个人连父母都不爱,又怎能设想他会爱国家、爱人民呢?当今中青年,他日也会老,何不在你的子女面前做出孝敬父母的榜样来?尊老爱幼,家庭和睦,是人生的幸福,也是社会安定祥和的内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