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读书工程电视决赛”请我当现场评委,无法推辞,赶紧看了一遍标准答案。试题之一:20世纪我国最大的科技成果是什么?答案倒也简明:导弹技术,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火箭技术,航天技术,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我对此事感兴趣,是因为最近正在采访我国的火箭专家。这些神秘人物是个战斗的集体。今天只能说说福将谢光选的小故事。他身体清瘦,衣着朴素,在火车上跟我一块吃方便面,有点像看门房的老头。他是亲临现场发送五十八枚火箭升天的总设计师,被誉为福将。这些亮点集于一身,只能说是颇具中国特色吧。
50年代,谢光选是东北某军工厂的工程师。一次,陈赓大将来厂视察,刚要划火抽烟,立即遭到他的制止,而且没收了首长们的香烟火柴,否则不准进车间。陈赓大嗓门儿向他:“你知道我是谁吗?”回答是:“不管你是谁,在这儿都得听我的!”听汇报时陈赓问了他的名字,不久便调他到北京来研制火箭。
航天部门流传着一则秘闻:每次发射前,谢总都要围着火箭转几圈,口中念咒,发射才能成功。我问谢总,是真的吗?他哈哈大笑,“谁会念咒!火箭是我们的作品,上天之前作者总要亲自查看几遍吧。”我听懂了,正是这种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四十年来逐渐形成了全行业的法宝——可贵的航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