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晋天福元年(906),石敬瑭在契丹人的支持下,当上皇帝,国号曰晋,改元天福。同时,将幽、涿、蓟、檀、顺、瀛、莫、蔚、朔、云、应、新、妫、儒、武、寰十六州割予契丹,以示酬谢。从此,契丹占有幽州等地。契丹会同元年(938),升幽州为南京,又称燕京。大同元年(947),契丹建国号为“大辽”。
辽升幽州为南京并作为辽王朝的五京(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南;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东京朝阳府,今辽宁辽阳;南京析津府,今北京)之一后,保证南京的粮食供应成为辽王朝的重要政务之一,因为这不仅关乎巩固辽南京的政治地位,而且还关乎对付中原宋王朝的威胁。但是,据已有的资料来看,辽代向南京的漕运规模不是很大,漕运量也不是很多。
《辽史·食货志》记载:太平九年(1029),南京地区发生灾荒。户部副使王嘉请求造船,招募原来从事海上漕运的人,将辽东的粟米海运到南京,接济燕地饥民。但朝臣会商时,有人认为从海路转运道险不便,这事就搁下了。虽然这时由海道向南京地区漕运粮粟不成,但有些史书却明确记载辽时的海运故道,如《长安客话》卷五于“香河县”条下记载:香河县境南有大龙湾、小龙湾二条河,夏秋时雨多水大,二河合流,经宝坻县界入海。相传是辽代的海运故道。《读史方舆纪要》的说法略同。《光绪顺天府志》说:辽代的运河过香河县南,香河县南四十里为龙湾,又南为小龙湾,就是辽代的运河。清《嘉庆重修一统志》说:苍头河(即今通州、三河、香河间的潮白河河道)在香河县西北二十里。旧志说相传是萧太后运粮河。水大时则上通牛栏山水、窝头庄水,下通三路堤口:一由李家园坑堤口入北吴村,一由明星堂堤口入甘十八堤口,一由东凌庄、尹家河、沙务庄、张家灰店、南吴村、牛家屯入板罾口河。《畿辅通志》说:这条河今名窝头河。本是无源之水,夏秋发大水,众流会于窝头,经香河县百家湾,向东与渠水合。按值得重视的是,这里所说的如凌庄、尹家河、沙务、吴村、百家湾等地名现在都还存在,有的在河北香河县西北,有的在北京市通州东南,这不仅为研究这一地区的河道变迁提供了参考资料,更重要的是证明香河县西北部的河道曾是辽萧太后运粮河。这不能不使人联想到,在今北京市朝阳区南部,即广渠门外双井、南磨房、大武基、西直河、大鲁店,以至于通州区的口子、朱家垡、田府、大高力庄、张家湾一线,也有一条“萧太后河”。清朝人震钧在《天咫偶闻》中记载:八里庄之西二里有河名十里河,又名萧太后运粮河。这条萧太后河的得名绝不是偶然的。它让人们有理由相信,这条河也曾是辽代的运粮河。也就是说,辽代的运粮河不仅到香河为止,应该到达辽南京城。所谓辽萧太后运粮河,应该是北京地区运河发展史中的一?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