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何学中,求证一个命题成立,如果画上一条辅助线,会使问题迎刃而解。说服别人,如果借助“辅助线”的作用,也会收到奇特的效果。比如说,与商家讨价还价,你不妨编造一个类似商品曾以低价出售的故事,并对眼前这个商品的“高价”表示遗憾,从而加大商家的心理压力,迫使他同意降价。这个编造的故事,可以说,就是一条辅助线。
古时候,有位少妇,与村里大娘们关系很好。一天夜里,少妇家盆里的一块肉丢了,婆婆认为是她偷的,一怒之下就将她赶走了。第二天早晨,村里的一位大娘知道这件事后,就追上还没有走远的少妇,对她说:“你慢慢走,我一定想办法叫你婆婆把你请回来。”然后,这位大娘挟起一把柴草就来到少妇家,对其婆婆说:“昨天夜里,我家养的两条狗,为了一块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肉,互相争咬死了,特来向您借个火种煮狗肉吃。”少妇的婆婆听后,立即带着人去追赶少妇,并且一再赔不是,将她请回来。这位大娘并不是能言善辩之人,但她巧用一道“辅助线”,促成了少妇回家。
战国时期,魏国的张丑被送到燕国当人质,燕王准备杀死他。张丑听到这一坏消息后,立即往外出逃。惊惶失措的张丑,眼看就要逃离燕国边境了,不幸的是被一位燕国边境巡逻官捉住了。这位巡逻官见是张丑,高兴得不得了,心想这次可要得到燕王的奖赏了,他绑着张丑就要解送燕王。被捉后的张丑反倒镇定下来,他向这位边境巡逻官说:“你们燕王之所以要杀我,是因为有人说我有很多珠宝,燕王想占为私有的缘故。事实上那些珠宝已经没有了,但是燕王不相信我的话。现在你把我押送给燕王,我就对他说你已经把这些珠宝吞到肚里去了,到那时燕王一定要对你开腹取宝的。”这个边境巡逻官听后吓坏了,立刻放了张丑,让他逃出燕国。一道“辅助线”,使张丑转危为安。
“家里养的狗为了一块肉咬死了”、“燕王杀我是因为我有一些珠宝”,是些无中生有的事情。如果说出这些话语的人用心不坏,使用恰当,就能产生神奇的力量。这些话语很像平面几何中的“辅助线”,只要划上这么一笔,就能使需要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言谈中巧用“辅助线”,会助你心想事成,会使你转危为安。笔者不揣浅陋,对言谈使用“辅助线”说个一二。
使用“辅助线”的本质——言谈中使用“辅助线”,其本质是虚构一个情节。譬如说:在看望重病病人时,你可以生动地向其讲述某某类似病人经过彻底治疗得以痊愈,现在身体很棒的虚无事例,以便让病人安心治病。在受到歹徒纠缠时,你可以编一个自己朋友、亲人很快就要到来的情节,向歹徒郑重言明,以便得以脱身。当然,你虚构的这些情节一定要为你的言谈目的服务,不能瞎编一团。你在日常言谈中,也不要随随便便地虚构情节。言谈中使用“辅助线”,一定要用在万不得以之时,用在对付非常棘手困难之时。
使用“辅助线”的要求——使用“辅助线”,第一点要求是使出发点站得住脚,绝不能为了个人私利,干坑蒙拐骗之举。第二点要求,也就是使用“辅助线”的基本要求,是让言谈对方对你讲的这个虚构情节进行回味,进行领悟。如果言谈对方对你的虚构情节没有所思,没有领会到你的真正意图,也就是没有达到你使用“辅助线”的目的,那你又何苦去劳神费力呢?要让言谈对方进行回味,从而按你的意图去办,就应该首先使你虚构的情节“合情合理”、“抓住要点”。
使用“辅助线”的方法
使用“辅助线”,效果显著,但却有一个难点,这个难点就是在如何使用上。这里推荐一个“按图索骥法”,就是先确定你的言谈目的,再根据这个目的来虚构一个你需要的情节,最后一步是将这个情节加以修饰,使其精妙些。拿“少妇被逐”这个事例来说吧,这位大娘的目的是让少妇回家,假若“肉不是少妇偷的”这个问题搞清楚了,少妇回家也就肯定了。于是这位大娘编了一个两条狗为了一块肉互相咬死的情节,使要解决的问题得以解决,为了表演得生动些,这位大娘还挟了一把柴草,从而使少妇的婆婆十分相信这位大娘所说的话。“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言谈中妙用“辅助线”,会使你因此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