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借物参禅
5832700000048

第48章 越过冬天的小麦

有一位老村长,他有着高尚的品德、勤劳的双手和聪慧的头脑,因此他家始终过着富裕、充实的日子。可是,在老村长年老的时候,他却非常苦恼,因为他的儿子已到中年了,还是个普普通通的企业职员,现在没有,估计以后也不会显露惊人的才华、做出显赫的业绩。

于是,老村长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烦闷:“我真不明白,我的儿子为什么会这样让我失望?要知道,我的儿子在半岁时就会喊‘爹’喊‘娘’,1岁的时候就已认识了100多个字,2岁的时候就会拿着笔工工整整地写字了。他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学习成绩都是第一流的。可是,他参加工作后,却一直这样沉闷!”

如果人们听得认真,老村长还会说下去:“我从儿子懂事起,就注意培养他的远大理想、良好品性和进取精神。这么多年来,除了养家糊口外,我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他的身上。可是他现在却不如我们村里的其他孩子。”

这个时候,老村长显得非常伤心。他说:“村里老蔡头家的二狗子3岁时还不会说话,上学的时候家里穷的连条裤子都穿不上,可是他现在已是一县之长了。村东头的小杏子从小没了娘,靠他爹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上学连个学费也交不起,可是他现在已是前途无量的大学教授了。还有……”

一位路人听完老村长的诉说,便问:“您家儿子从小到大缺吃的了吗?缺穿的了吗?钱够用不够用?”

老村长回答:“他什么都不缺,我们家虽不十分富裕,可是从没耽误儿子花钱。”

路人又问:“你儿子得过大病了吗?遭过大灾了吗?经历过大的失败了吗?”

老村长说:“没有。除了目前死气沉沉让我不满意外,他一直都讨人喜欢,从没让父母担忧过。”

“我明白了,”路人听后说,“你确实是个能干的父亲,你是你儿子头上的一把坚实的雨伞,有力地抵挡住了面向你儿子的日晒、风吹、雨淋。可是,就因为这样,你好像有点儿对不住你的儿子。”

老村长显得迷惑不解了。

路人说:“现在是春天,你不妨从自家麦缸里拿出几粒麦种,种在菜园里,精心培育。等到了麦收的时候,你就会明白这一切了。”

老村长照作了。这几棵春天播下的麦苗茁壮成长,一个月后,明显要比去年秋天播下的麦田里的麦子长得肥、高、壮。几个月后,这几棵麦苗同麦田里的麦苗一起开花、抽穗。可是,再过了一个月,麦田里的麦子已经收获归仓了,它还没有结出麦粒来。再过了十几天,这几棵麦苗枯萎了。老村长将这几棵麦苗的麦穗揉了又揉,也没揉出一粒麦子来。

老村长愣了半天,终于明白了:小麦的收获,既需要良好的阳光、土壤和水分条件,也需要接受大自然的严寒考验。人的成长也是这样。“一遍功夫一遍巧,一分磨炼一分才;自古英豪成大器,须知都从苦中来。”那位路人说的“好像对不住儿子”,指的就是我这个做父亲的没有让儿子去体验人生的艰辛,去品尝磨炼的苦涩。

老村长十分羞愧——与农活打交道了几十年,还没琢磨透麦苗的生长特点。老村长十分后悔——从小到大没有给儿子“蜜”一样的生活加点“盐”。

“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麦苗只有经受过严寒,才能收获。一个只有把不幸读懂的人,才会做出一番壮举。“自古英雄多磨难”。痛苦、挫折与苦难,可以磨炼人的意志,升华人的精神,促进人的成熟,完善人的品格。一个人如果不经受“严寒”的煎熬,他的心理是很难达到高层境界的。之所以说“很难”,是不排除有极少数天才人物,从娘胎中一出来,便懂得人情世故;是不排除有那样的超凡才子,从小到大,从未遇到过一件不顺意的事,便接连做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不过,人们总觉得这样的人不是近乎神,就是近乎妖,而妖和神都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