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鸟俗称布谷鸟,因为这种鸟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所以人称杜鹃鸟;又因为芒种前后,这种鸟儿发出“快快播谷”的叫声,所以俗称布谷鸟。从古到今,杜鹃鸟一直是一些文人和民间人士称颂的对象。“布谷声中雨满犁,催耕不独野人知。”“时令过清明,朝朝布谷鸣,但令春促驾,那为国催耕。”“杜鹃叫得春归去,吻边啼血苟犹存。”这些诗歌描述了杜鹃鸟为催人“布谷”而啼得口干舌苦、唇裂血出,赞扬了它的心向他人、认真负责的精神。
然而,大自然中的杜鹃鸟,并非人们想像得那样美好。杜鹃鸟发出布谷声,乃是为了寻找配偶。与人们赞颂的精神相反,杜鹃鸟是个自私自利、对儿女抚养都不负责的托卵寄生鸟。到了繁殖期,杜鹃鸟便把自己的蛋产在芦苇莺的巢中。由于它们的蛋和芦苇莺的蛋无论体积还是外貌都十分相似,所以芦苇莺不会发现。为了掩饰,杜鹃鸟还会偷走其中一只芦苇莺蛋。傻傻的芦苇莺在毫不知情下替人家养小孩。这只是恶梦的开始,杜鹃鸟幼雏通常会较早孵化出来,它一破壳,眼睛还未睁开的时候,便会用强有力的鸟爪将正宗芦苇莺蛋一个个推出巢外,确保自己得到专一喂养,并且不会因相貌不同而露馅。
当看到芦苇莺的辛勤、目睹杜鹃鸟的所为时,人们定会哭不得、笑不得。
当人们在感叹大自然的无情和无奈之时,我们有没有想到过,把本该鞭笞的却予以赞扬了呢?
看一下我们的社会,一些不学无术、才能平庸低下但很讨领导欢心的人往往很是吃香,被委以重任;许多“优秀企业家”、“优秀经营管理者”、“劳动模范”、“模范干部”、“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获得者,却因贪污受贿、以权谋私而成为阶下囚,这不能不说一些掌握权力的人真假不辩、善恶不分。在当今社会,人们需要越来越多的心明眼亮、刚正不阿的领导人物。他们特别受欢迎、特别被称道,因为社会呼唤公道、人们需要公平。
凡是了解了杜鹃鸟真相的人,一定会在内心告诫自己要不断提升认识能力。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辨别能力呢?这就要求我们,在了解一个人时,要从各个方面全方位观察、立体化认识,不能只看他是否会“来事”、是否会“做人”、是否会揣摩人的心思。我们要善于从细微之处去辨别一个人的真善美,对于那些逢迎拍马、投机取巧、冠冕堂皇的人员要警惕,这类人常常是“当面抱拳,背后捅刀”;对于那些做事光明磊落、不拉帮结派、爱岗敬业的人员要倍加赏识,这类人往往忠厚诚恳、尽职守责,对上级诚而不媚,对下级严而不酷,对同级真而不诈,是任何一个先进集体都需要的人才和难得的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