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好业绩需要好心态
5562200000018

第18章 归零是一个永远的过程

佛教中经常讲:“看破、放下。”僧人的鞋子上面,左边有三个洞,右边也有三个洞,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出家人低头看得破。但是很多人在欲望和仇恨面前却很难看得破,结果导致了生命的扭曲和荒废。

看破是基础。看破了,自然就容易放下了。

与此同时,看破了就一定要能放下。否则,就不是真的看破。《读者》上曾经登过一篇《扔掉北大的光环》的文章,正是对这一观点很好的注解。

文章讲述了一个北大学子求职的经历。文章中的主人公曾是理科的高考状元,并以优异的成绩从北京大学毕业。

本以为顶着北大这样的“光环”,找份工作是轻而易举的事,然而当他第一次在人才招聘会场将简历递给一家招聘台的主管时,对方却并没有对他表现出太多的关注,只是简单地聊了几句,然后就跟旁边另一位应聘的小伙子交谈起来。

见对方这样冷落自己,他几次想重新上前介绍自己,但始终没好意思开口。最后见没人理会自己,他只好悻悻地走开了。

第一次求职的失败让自尊心极强的他感到心灰意冷,一段时间内,他常常是一个人在宿舍里躺在床上发呆。

但随着口袋里的钱越来越少,他不得不重新去找工作,可每次都被招聘单位客气地拒绝了。

迫不得已,他只好离开北京,到另一个城市找工作。可情况也差不多:没有单位愿意接受他。

带着失落,他做了一个决定:和乡下的父母一起去卖糖葫芦!

这个决定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一个北大毕业的高材生,怎么能去卖糖葫芦呢?

然而,他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第一次出去卖糖葫芦,就引来了众人的议论。

“这不是某某某吗?他不是考上北京大学了吗?怎么卖起糖葫芦来了?”

别人异样的目光,就像芒刺扎在他身上,他连头都不敢抬。

就这样,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他连一根糖葫芦都没卖出去。

他心急如焚,最后逼着自己开口吆喝。一些好奇的人围了过来,有的人还掏钱买一根。就这样,他慢慢有了勇气,吆喝声渐渐响亮起来。很快,所有的糖葫芦都卖光了。

就这样,他每天都去卖糖葫芦。在这样的生活中,他体会了在北大时所体会不到的东西,那就是一个人做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尽早地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

带着这样的心态,他再一次进入了职场。这一次前去应聘,他显得很自信,落落大方,当招聘方提出:

“假如在这次见面会以至今后的一段时间里,你仍然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你该怎么办?”

他回答说:

“我会努力拓宽职业发展视野,培养广泛的职业发展兴趣,我相信凭着我的智慧和才华、乐观的心态,我终究会找到自己的位置,我会让自己的职业生涯变得丰富而厚重。”

现在的他,已找到了一份非常不错的工作,并且也在工作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在文章的最后,他这样说道:

“从此,除了学业,‘北大’二字在我的生活中渐行渐远。”

所谓的远离“北大”,就是指扔掉“北大”的光环。

这样的“光环”,在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着,然而在新的环境中,如果一味强调过去的“光环”,那么只能是有百害而无一益。

因为新的工作、新的环境,并不会为你的过去买单,而只会为你现在对单位的价值买单!

无论是名校、高学历还是过去辉煌的业绩,在进入新环境、转换新角色前,它们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为我们提供了一块外表“漂亮”的敲门砖。

如果只有“漂亮”的外表,而不能适应单位的需要,无法促进单位的发展,那么即使是顶着“博士”的光环,在职场也不可能获得发展。

哈佛大学校长来北京大学访问时,讲了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有一年,校长向学校请了三个月的假,然后告诉自己家人,不要问我去什么地方,我每个星期都会给家里打个电话,报个平安。

校长只身一人,去了美国南部的农村,尝试着过另一种全新的生活。在农村,他到农场去打工,去饭店刷盘子。在田地做工时,背着老板吸支烟,或和自己的工友偷偷说几句话,都让他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愉悦。最有趣的是,最后他在一家餐厅找到一份刷盘子的工作,干了四个小时后,老板把他叫来,跟他结账。老板对他说:“可怜的老头,你刷盘子太慢了,你被解雇了。”

“可怜的老头”重新回到哈佛,回到自己熟悉的工作环境后,却觉得以往再熟悉不过的东西都变得新鲜有趣起来。工作成为一种全新的享受。

这三个月的经历,像一个淘气的孩子搞了一次恶作剧一样,新鲜而有趣。更重要的是,回到一种原始状态以后,就如同儿童眼中的世界,一切都那么有趣,也不自觉地清理了原来心中积攒多年的“垃圾”。

如果我们能够定期给自己复位归零,清除心灵的污染,就能更好地享受工作与生活。

不断地放空自己,是对已经存在的某种状况的不满,是对某种理想境界的追求,是一步步向完美的靠近。有位作家说过:“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大凡说服了、感动了、征服了自己的人,就能征服一切挫折、痛苦和不幸。

有两位年届70岁的老太太,一位认为到了这个年纪可算是人生的尽头了,于是便开始料理后事;另一位却认为一个人能做什么事不在于年龄的大小,而在于怎么个想法,于是,她在70岁高龄之际开始学习登山,其中几座还是世界上有名的,她就是著名的胡达·克鲁斯老太太,曾以95岁高龄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打破了攀登此山年龄最高的纪录。

70岁开始学习登山,这乃是一大奇迹。但奇迹是人创造出来的。成功人士的首要标志,是他思考问题的方法和不断挑战自我的精神。胡达·克鲁斯老太太的壮举正验证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