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捣蛋的将军
5364300000002

第2章 贤相遇上奸相

前面提到过,宰相张九龄一看安禄山,一副奸雄气场。张九龄说过:祸乱大唐的肯定是这个胡人安禄山。并且张九龄极力劝皇上斩杀安禄山。张九龄是有远见的,他可是大唐盛世最后一个贤能的宰相。难道张大人贤能,单凭看一眼,就知道安禄山会反?这是不是太武断了。我个人的看法是,能人必有超出一般人的见识的能力。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是发生过的。比如正史上记载曹操的一段故事,那时候的曹操表面上已经成了大汉的魏王,但是实际上大汉只是一个空壳子,这个空壳子的里面住这个曹操,曹操才是真正的当家人。所以远在漠北的匈奴王庭派使臣觐见魏王曹操,可是历史上真实曹操长的模样是不咋地的。个子矮小,面貌黑陋,但是神明英发。好像最近有一条新闻说,古人类学家和刑侦专家,复原了曹操的真实面貌,从图片上看,曹操长的有点像张艺谋,还有点像顾长卫,不过那双眼睛是凶悍的,眉毛是很浓很粗的。就这个样,估计曹操自己也觉得也对不起观众,这让匈奴使者看见大汉的魏王长的这个模样儿,这也太不足以震慑遥远的匈奴王庭了吧。脑袋灵光的曹操便导演了一部绝美的电影。电影里,曹操让大臣崔琰演出魏王这个角色,来接见远方的客人匈奴使臣,而曹操扮作马仔站在崔琰扮作的魏王周围,曹操一身甲胄,挎着宝刀,按着刀把,杵在一旁,精悍的观察着这个匈奴使臣。历史上记载崔琰这个大臣,一身正气,魁梧高大,相貌威仪俊美。匈奴使臣觐见“魏王”,当然就是寒暄了一番,有时间来串个门呀,咱们喝点小酒,吃点小菜,KK歌啥的。对了,你们草原上的牛羊肥不肥呀,水草丰美不?

和这些化外的野蛮人谈话结束后,当然是要在这天朝上国旅游一番,买个纪念品啥的,估计会不会写“谁谁谁到此一游”也不敢保证。到了要回匈奴时候。导演曹操派大臣询问匈奴使臣说,我们家大王如何。匈奴使臣说了“魏王”一大堆好话,相貌威仪俊美、正气浩然呀啥的,大赞“魏王”和天朝上国。匈奴使臣正说着,突然话锋一转说,我认为魏王旁边的那个马仔到是世间的英雄呀。大臣便把这一段对话详细的告诉了曹操。曹操然后说,这个家伙目光太过锐利了,我们国家的虚实,都让那个匈奴的土包子看穿了。恐怕会给我们带来灾祸,随后曹操下令斩杀匈奴使臣。这部电影精彩吧,曹操要是在现代,肯定会是个影帝加世界知名导演,如果让曹操发表一下获奖感言,他以幽默可爱的本色展现在世人面前,他可能会说,我的构思奇巧新颖,没想到配角这样有才,是匈奴小弟成就了我。我在这里真诚地感谢他。

我们从片场和领奖台回来,接着我们的话题。所以我个人还是相信张九龄对安禄山的认识的,张九龄是盛世的大唐帝国最后一个贤能宰相,为啥皇帝老儿不听张大人的意见呢?还是前面提到的,主要是皇帝老儿想建立武功。就是这个原因吗?是不是张九龄远没有那样能干,张大人在皇帝老儿的心里没有那么高的地位,人微言轻的缘故,皇帝老儿才不听他的呢?答案是,不是!

张九龄不光目光锐利富有远见,而且皇帝是非常重视张大人的。在张九龄不做宰相以后,凡是被推荐的德贤能之士,皇帝都要问,那个人和张九龄相比如何?皇帝都是照着张九龄的才德选拔重臣的。历史上记载,张九龄是一个刚正不阿、忠君为民、两袖清风、居安思危、才能超群、学富五车、劳苦功高的一代贤能宰相。要怨就只能怨晚年的皇帝昏庸了,建立武功的愿望太急切了。如果不昏庸,也不可能抢占儿子的老婆,就算抢了儿子的老婆没啥大不了的,可是也不能宠的杨玉环没边了吧,难道像他这样的圣明君主,不知道其中的厉害关系吗?他是知道的,只不过年老昏聩了,年老后一些心思变了。这样一来,重用没啥文化而心计深厚的李林甫,就是这个原因了。没文化不代表没能力,没文化不代表品行不好,但是这个李林甫是个有能力的小人,成了宰相后干了很多小人干的事,心里面没有国家和人民。心里面只有权势。这样一个人,能把德高望重、劳苦功高的张九龄赶出内阁,说明这个李林甫确实有两把刷子,其实主要原因还是皇帝老儿的昏聩。忘掉了“亲贤臣,远小人”的名言。就算皇帝现在昏聩,也不至于,不知道张九龄是国家的顶梁柱吧,何况后来皇帝每遇到委任重臣的时候,还经常和张九龄比较,看是不是有张九龄那样的贤能。在这里我想起历史上很多让人气愤的事情,记得有部书里讲过一句话,大概的意思是:贤能的人或是英雄,是不大容易死在沙场上的,但是很容易死在小人的舌头之上。

很是痛心呀!自毁长城,自残栋梁。那么李林甫到底是个啥样的人,竟能让张九龄栽跟头?“口蜜腹剑”这个成语就说的是李林甫,这个人拍马屁,拍的非常舒服,的确是心理阴暗,心机深厚。他非常了得的还有一套绝活,就是猜测人得心思,猜测的非常精准。就连一副奸雄气场的安禄山,都猜的透透,这个“战神”要说的话,还没开口,李林甫就提前说出来了。不可一世的安禄山,每次见李林甫都吓得汗流浃背,让一个人知道自己的心思,连想说啥话都知道,这时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呀!简直就是肚子里的蛔虫。安禄山每次拜见李林甫后,都要打探李林甫的心情,如果李林甫心情很好,那安禄山就兴高采烈、手舞足蹈,要是知道李林甫不高兴,安禄山便拍着额头大叫,我老安死定了。

再讲一个故事,看看李林甫“大人”是怎样的口蜜腹剑。一次皇帝李隆基想起一个人叫严挺之,就问李林甫,严挺之还在吗?他是个人才,我想重用他。可是这个人才被李林甫贬到远方做事了已经。李林甫对皇帝说,我去找找严挺之。随后李林甫和严挺之的弟弟说,你哥哥不是想来京城见皇帝吗?我给你出个主意,你让你哥哥给皇帝写封信,就说他病了,皇帝肯定会召见你哥哥。严挺之的弟弟千恩万谢。严挺之给皇帝写了信,皇帝一看这个人病了,也就打消了起用严挺之的念头。还有一次一位官员骑马路过,皇帝在楼上看见后,随口赞扬了这位官员的气度,李林甫便把这官员给贬了。这还是小事,朝中很多老奸巨猾的人,可都吃过李林甫的大亏。朝臣在李林甫的调教下,大气都不敢出。现在我们看看李林甫著名的“马料论”,就知道当时的状态。大概的意思就是说,做臣子的,不要那样的没眼色乱说话,你们看仪仗队的马,不瞎叫唤却享受三品的马料,而哪个不长眼的混球瞎叫唤就被废掉,皇帝一生气说不定还要宰了他。到那时候,去哪后悔去?大臣们听了李林甫的“马料论”后,果然都变得乖了,历史上称“由是谏诤路绝”。也就是说,从此就没大臣敢进谏了。

但是一个事实不得不承认,研究好人的多了,就会发现好人也有险恶的时候。研究坏人多了,也会发现坏人也有可爱的地方。当然了,人都有恶的一面,也有善良的一面,所以上面的论调不足为怪吧了。李林甫搞一言堂很成功,但是他也是有些用的,比如番将都听李林甫的,当时的政治矛盾已经很严重了,李林甫一死,就大乱了起来,当然这里有皇帝的责任,也有李林甫的责任。那么皇帝在晚年虽说有些昏聩,可是皇帝老儿能看出诗仙李白没有政治才华,为啥看不出李林甫的为人呢?其实是看出来了,那为啥还要重用李林甫呢?因为离不开李林甫。皇帝也是人,也有个私心私欲啥的。也想干点下流的事情,但是让刚正不阿的大臣去干,恐怕不好吧,这可得需要一个办事能力超群,而且还是对自己绝对忠心的,为人有点下流,这才能干的好。再说李林甫的一绝就是猜人心思猜的奇准,他知道皇帝那里痒痒,便去给皇帝挠挠。换个别人他不知道,你要让张九龄去给你挠,他张九龄猜不出皇帝的确切心思,也不会去给皇帝挠痒痒。所以皇帝是很烦这老头子的,真是张九龄劳苦功高,威望也高,要不早就杀了他了。这样一来让李林甫趁虚而入。把张九龄赶出了内阁,有赶出了朝堂。皇帝也清净了,李林甫也可以搞一言堂了。李林甫是知道的,自己能有权势,完全是皇帝给的,他可是会牢牢抱住皇帝的这条大腿的。

如果贤臣张九龄善于变通,可能不会有这样一个结果,起码自己会舒舒服服的吧。但是善于变通,恐怕也要失去很多。这时候我想起了历史上著名的谋士陈平,大家肯定公认陈平是个善于变通的人,我也这样认为,我个人还认为他是贤能的小人。这时候各位可能要骂我了,大家要说历史上陈平可是个正面人物,多次救大汉于危难之中,一些很困难的事情,因为用了陈平的计策,变的简单了,化险为夷了。但是陈平说过一些话,大概意思是:我为大汉立下过功劳,恐怕我的后代没有人可以做高官了,因为我不得以,做了很多阴毒的事情。他为啥不得以,为了自己,为了皇帝,也可能是为了国家。我觉得陈平就是张九龄和李林甫的结合体,所以他受到统治者的待见。

康熙皇帝的观点是:小人如油,君子如水,有油有水做饭才香,全在于上边咋用。小人有小人的用处,君子有君子的用处。用他们的过人之处,克制他们的短处和缺点。确实是皇家也有见不得光日的事情,刚正君子咋能做好呢?!圣明的皇帝用人,不就是这样吗?不会使一家独大,要用一家制衡另一家。不会让朝臣们抱成团,如果朝臣们抱成团,那样就危险了。党争历来都是有的,圣明的君主是可以驾驭党争保卫皇权的,不会使党争毁国毁家毁社稷。即使是贤能的大臣,圣明的君主是一定要防的,不怕一万,总要怕万一的。再说了,我们都知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防总是要防他一防的。小心驶得万年船嘛。贤臣也是知道皇家的用人之道的,如果不知道,那只能等死了。比如文人周培公,他可不是只会摇头晃脑,吟诗作赋,整天酸文假醋的。他可是个奇才,不光文采出众,而且有王佐之才,善于谋略和兵法。在康熙皇帝削三藩的战争中实际上的功劳最大的,但是康熙皇帝眼看周培公立下了不世之功,马上换上了满人将军。专门不让周培公获得全功。太平盛世是不需要周培公这样的人才的,如果被皇帝发现了,那是非常危险的。一个圣明的皇帝,咋会让这种极大的隐患存在呢?!所以虽然周培公没有过错,最后康熙皇帝还是把他,派到了大清国的龙兴之地,满人的老家,让老家的人监视周培公。皇帝知道他不会干一些不冒烟儿的事,但是毕竟是个隐患。从对待周培公来看,康熙皇帝还算比较仁慈的皇帝。有人就要怀疑,有这样的人吗?!只读过几本破书,没领过兵,没打过仗,一领兵打仗,就能打胜仗?其实我还是相信的,比如咱们的伟大领袖,不就是这样的世间奇才,千年伟人吗?还有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位圣人,差不多和孔子、孟子等圣人是一个高度的,他叫王阳明,他还有一个名字叫王守仁。这位圣人就是精通百家,创立自己的学说,自成一派,这是文。咱们就说说他的“武”,照样没领过兵,更没打过仗,可是他带兵打仗,竟然没有失败过,而且还是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比较有名的就是,宁王拥十万精兵举旗谋反,王阳明竟然带领一万乌合之众,不到两个星期,便击溃宁王的十万精兵,活捉宁王。当然最后还是一个老套的故事,就是功高震主,皇帝有些怕王阳明,圣人最后隐退。当然皇帝还是给了极高的荣誉。但是好多人在朝堂上说王阳明的坏话,有的是妒忌王阳明的才华和功劳;有的是受到高官的指挥,制衡王阳明;有的是本来觉得是自己分内的事情,自己没有做好,而让那个没有领过兵的文人王阳明给办的非常漂亮等等。虽然王阳明在他后半生,功劳很大,多次指挥大规模战争,并且大获全胜,可是他过的并不轻松。每天面对无数的坏话的攻击,提防无数的陷害。生怕有一天,全族被皇帝都灭了。

所以当贤能的宰相遇上心机深厚的奸相的时候,往往是吃亏的。因为小人才不管要不要脸,只要是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啥样的下三滥手段都会用。而贤臣是有所作为有所不作为的,他们是有自己的行为准则的。还有上面提到过,皇帝是不喜欢大臣天天在自己耳边唠叨,进谏的大臣的。特别像张九龄这样刚正不阿的贤能大臣,而且劳苦功高,威望很大,皇帝在他面前时是有些拘束的,甚至皇帝是很忌讳功臣的。当然了,像李林甫这样的奸臣那个皇帝也喜欢的,就算康熙这样的圣明君主,恐怕他也是喜欢的。是人都喜欢被奉承,是人都喜欢被抬着活,被供着活,就差在烧两柱香摆点供品了。圣明的君主治下的贤臣**臣,贤臣有施展才华的用武之地。奸臣也有施展能力的用武之地,而国家和朝廷是走向强盛富有的,老百姓的生活是美好的。圣明的皇帝是不会让奸臣的奸,坏了社稷,坏了百姓,坏了朝廷的;圣明的皇帝是不会让贤能的大臣坐大的,做大的贤臣对江山有时候也会成为威胁。就算没有威胁,可是那皇帝要做些见不得人的事,或者放纵一下自己,这时候贤臣就有可能会干预。大臣们要明白这江山是谁家的江山,皇帝让你管的事,你才能管,皇帝不让你管的事,你不能管。做大的贤臣,其实皇帝是非常烦得。相反倒是奸臣时时让皇帝活的顺畅,不管将来咋样,起码现在非常舒服,而将来的事情,往往局中的人是看不清楚的,皇帝也是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