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薪、升职、福利……样样都少不了他,怎么他就能够那么春风得意?其实,一切都得益于一套良好的职场习惯,正是依赖于这些积极的习惯路径,他才能走得那么顺利,才能越走路越宽。相反,大多数人之所以玩不转职场,与其说他们付出的努力不够,不如说是无意中累积而成的消极的职场习惯抵消了他们的大部分努力,使他们徒劳无功。
如果说职场真的有什么秘籍的话,那一定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综观取得非凡成绩的优秀职场人士,无一不是职场好习惯的“奴隶”。因此,想做职场中的佼佼者,一定要先培养起自己良好的职场习惯。
好习惯,让你无可替代
与公司共命运
当今社会是一个求新、求变的世界,“忠诚”好像已经成为一个老掉牙的字眼了,然而,这却是我们所不可缺少的。
忠诚是构成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企业只有精诚团结,企业与员工努力共进退,才会有好的发展。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缺乏忠诚度,人心涣散,犹如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样的企业就会被市场淘汰掉。
同时,忠诚也是职场人的资格证。许多企业在招聘员工的要求中,都把忠诚,也就是可靠性,放在第一位。只有具备了忠诚,我们才能够成为一个职业人,才能够被人信赖,并被委以重任;失掉了忠诚,即使我们当下在职场中如鱼得水,也难免会有被判出局的一天。
在职场中,忠诚是一种比金子更珍贵的东西。当然,忠诚不是说一辈子只为一家公司效命,在这个富于变化的社会中,流动是很正常的。然而,变化的只是环境,不变的是忠诚。它是一种职业责任,对公司的责任,对老板的责任,同时也是对自己的责任。
忠诚就是真诚地去支持、理解公司和老板;是常怀感恩的心,感激公司和老板所给予我们的一切;是不抱怨、不吹毛求疵;是不为了个人利益而出卖公司利益;是要诚实可靠。概括起来,忠诚就是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做的不做,不该要的不要。
每个在职场中打拼的人,都希望自己能有更广阔的天地去一展所长。那么,这样的平台从哪里来?自然是公司和老板提供的。事实上,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老板会保留忠诚和有能力的员工,而栽培倚重的只会是忠诚的员工。缺少了忠诚,即使具有再优秀的能力,也只会落得个“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
公司的事就是我的事
忠诚是相互的,当我们为公司付出忠诚的时候,公司也会用忠诚来回报我们。
卡尔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不久前,他得到了一份工作,在洛克菲勒钢铁公司负责过磅称重。他发现很多炼过的铁矿石中仍然有大量没有被冶炼出来的铁,对公司来说,这无异于浪费资源、增加成本。他心里盘算了一下,觉得这样下去,公司的损失会很大。
于是,卡尔找到负责冶炼的主管,向他说明了问题。而这位主管却说:“技术方面,我们只听工程师的,工程师没说,那就是没问题。”
接着,卡尔又找到工程师。然而,无论卡尔怎么说,那位工程师都认为没有问题。无奈之下,卡尔只得带着那些未被充分利用的矿石去找公司负责技术的总工程师。总工程师看了矿石,大惊,立即召集负责技术的工程师到车间考察,证实了卡尔反映的问题确实存在。接着,他们开始寻找问题所在,终于及时发现了问题是由监测机器引起的。
不久,公司总经理特批将卡尔破格提升为工程师,而卡尔的飞跃完全要归功于他的忠诚,是他的忠诚让他的领导者认为可以对他委以重任。
钢铁大王卡耐基说:“我愿意重用那些勇于也乐于承担责任,甚至为了维护上司和整个企业的利益而敢于违背上司的命令的人,因为这些人的忠诚让人感到可以依赖。”事实上,卡耐基的观点也代表了很多企业领导者的态度。
一个忠诚的人值得别人信任,也让人放心,所以别人愿意与他合作,而他也更容易获得成功。
决不背叛公司
这是一个充满诱惑的社会,诱惑随时可以让一个人背叛自己信守的情感、道德和工作原则。在现实中,有不少人为了一己私利,不顾老板和公司的利益,出卖公司的商业机密。自己得到了一笔为数不少的钱,可是钱总有花完的时候,那时候要怎么办呢?还有可能得到别人的重用吗?这样的行为,让公司蒙受的是经济上的损失,而让自己失去的是未来的前途。
森德是一家金属冶炼厂的技术骨干,由于某种原因,森德不得不换一份工作。
由于对自身的技术和经验都很有信心,所以森德决定去全美最大的金属冶炼公司应聘。负责面试森德的是该公司负责技术的副总经理,他对森德的能力没有任何挑剔,但提出来一个条件:把原来公司研究的新技术的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果告诉他们。
虽然那家公司影响力和实力巨大,那份工作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且薪水很高,但是森德还是拒绝了。他认为,自己应该为公司保守秘密,即使自己已经离开了那家公司。
然而,就在森德准备找另一份工作的时候,那家公司的副总经理却打电话来告诉他,他被聘用了,并且是总经理助理的岗位——职位更高、薪水更多。副总经理说,这不为别的,只因为森德的忠诚,任何一个公司都需要这样忠诚的员工。
面对诱惑,我们绝不能将忠诚抛到九霄云外,绝不能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失去整个前途。
别让跳槽成为一种习惯
跳槽是一件再平凡不过的事情,但是,跳槽却是一件需要我们慎重考虑的事情。频繁跳槽会逐步培养起我们不忠诚的习惯。
在我们将跳槽付诸实践之前,有些问题是我们必须考虑清楚的:为什么要跳槽;谁应该为跳槽事件负主要责任,是自己出了问题,还是公司出了问题;问题真的没有任何办法解决了吗;我们想要通过跳槽来达到什么目的,是逃避,还是发展;跳槽以后,我们就一定能够得到我们想要的吗,我们达到目的的成功率是多少;如果跳槽,我们应该怎样对现有的工作进行善后处理,怎样去胜任新的工作……只有当我们把这些问题都考虑清楚以后,才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不是盲目轻率地跳槽。
频繁轻率地跳槽,会造成企业人才流失,直接给企业带来损失。但受到伤害更深的,往往是跳槽的人。
其一,频繁跳槽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习惯,会让我们遇事只知逃避不敢面对现实,只会抱怨而不是积极主动克服困难,然后,很多职业中最基本的东西也会失去,比如忠诚、敬业。
其二,频繁跳槽会使我们蒙受重大的经济损失。一个人的薪水往往与自身在公司的年限成正比,一再地以“新人”身份出现,会一直领着较低的薪水。
其三,频繁跳槽会导致我们失去成就事业的机会。成就事业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我们在一个岗位上工作到一定时间,将经验、人脉、资金都积累到一定程度才可以。频繁跳槽,一再重新开始,那么我们将永远无法累积够成就事业所需要的东西。
此外,90%以上的雇主也表示他们不喜欢聘用那些频频跳槽的人担任重要职务。
由此可见,跳槽是轻率不得的,必须要三思。
忠诚于自己的事业,忠诚于自己所在的团体,忠诚于团体的领导者,是我们获得成功的首要条件。唯有忠诚,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进而获得机会去成功。
敬业带来双赢效应
职业是一个人大半生都必须从事的事,是人的使命之所在。职业做得好或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个人价值。那么,怎样才能将自己的职业做好呢?那就是敬业。所谓敬业就是要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一丝不苟、善始善终地工作,这是一个人使命感和道德责任感的集中体现,是成就事业的必要条件。
敬业意味着我们需要约束自己的言行,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以确保工作能够做到最好;意味着当工作与个人生活产生冲突时,我们能够以工作为先。是的,敬业并不是轻易就能办到的。然而,正是因为如此,它才显得宝贵。
有人说,敬业不过是资本家为了从工人身上压榨更多的“血汗”而打出的冠冕堂皇的旗帜。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必须明白:敬业是工作本身的要求,你要做好工作就必须敬业,必须严谨、专注、认真地做好每一个环节。
敬业的效应:公司
通用电气公司的总裁杰克?韦尔奇曾经说过:“员工不敬业,那么这家公司就休想在市场竞争中取胜。”敬业的员工越多,公司的生产效率也就越高,员工流失率越底,这样就间接或直接地推动了公司利润的增长。
我们知道,效率、顾客忠实度、员工保留率、安全和产值都是企业所关注的经营业绩指标,而敬业就是推动它们的主动力。
年,美国历史最悠久和最权威的民意调查机构盖洛普采用了一种专门的统计分析方法,就员工敬业对企业的影响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员工敬业度增加50%会给企业带来以下这些影响:(员工的敬业度实际上指的是员工在情感和认知方面对企业的一种承诺和投入,他们会努力工作,表现出一系列的行为来对公司的经营进行正面的影响。)顾客服务质量提高86%;
减少员工流失提高70%;
生产效率提高70%;
利润提高44%;
安全上提高78%;
同时,另一家权威的调查机构翰威特的调研结果也表明,员工的敬业与否对经营结果有巨大的影响。以中国最佳企业——上海波特曼丽嘉酒店为例,员工敬业度由酒店开业时的70%提升到96%,相应的,顾客满意度也从92%提高到97%。尽管四周不断有新酒店加入竞争,波特曼丽嘉每年的营业额仍然保持着18%的增长率。
《财富》美国百佳企业的调研亦表明,相对于那些员工在敬业方面表现平平的企业,敬业度得分较高公司的股价高出12%。
由此可见,员工越敬业,公司的发展越快、市场竞争力越强。许多企业在人力方面一再强调员工敬业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敬业的效应:员工
表面上看起来,员工敬业的得益者是公司和老板,其实,员工也是最终的受益者。
一方面,我们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中,我们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虽然,我们不可能立竿见影地看到这种好处,但是,敬业的习惯确实能够从职业经验、专业知识各方面对我们产生深远的影响,会波及我们的整个职业生涯。
另一方面,敬业的习惯能够让我们得到公司和老板的认可,进而得到嘉奖和升迁,生活自然也越来越优越。
此外,敬业的习惯还能给予我们独一无二的成就感。试想,当你全心全意地投入去做一件事情,并且最终将它做好以后,那将是怎样的欣慰。
这样,我们就会让自己走入一个良性循环中:敬业、勤奋,然后得到嘉奖和升迁,生活越来越优越;由于尝到生活乐趣而更加敬业和勤奋,从而进一步得到嘉奖和升迁。慢慢地,我们就会成为别人都羡慕的对象。
相反,如果不敬业,我们就会陷入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中:不敬业会导致得不到嘉奖和升迁,进而生活越来越艰难;于是随波逐流,变本加厉地放纵自己不敬业、不勤奋。最终,我们的人生将变得碌碌无为,并且艰辛异常。常见的不敬业表现通常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三心二意,敷衍了事;明哲保身,怕负责任;一味抱怨,不思解决。对此,我们一定要警惕,千万不要被这些不敬业的习惯拖下水。
勇于承担责任才能获取信任
一个漆黑的大雪天,约翰?格林中士正急匆匆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却碰到了一个很焦急的陌生人。陌生人向他求助,因为陌生人从约翰的衣着看出来他是个军人。
约翰连忙问明了情况,原来旁边的公园里有一个孩子一直在哭,却不肯回家,因为孩子和伙伴们在玩一种游戏,而孩子扮演一个站岗的士兵。后来,其他的孩子都回家了,而这个孩子却因为没有得到“长官”的指示而继续在站岗。陌生人说,孩子坚持站岗是自己的责任,除非被允许,否则怎样也不能离开。陌生人劝了孩子很久,孩子也不肯听,所以只好请约翰帮忙。
后来,孩子在得到约翰?格林中士的命令后终于高兴地回家了。许多年后,约翰想起那个孩子,仍忍不住心生敬意。
这个孩子让约翰尊敬的正是他对责任地坚守。这是一种勇于承担责任的体现。
人只要活着,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是社会法则,是道德法则,是心灵法则。正视责任、承担责任,让我们在困难时能够坚持,让我们在成功时保持冷静,让我们在绝望时绝不放弃。因为我们的努力和坚持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别人,是出于不得不担负的责任。
社会学家戴维斯说:“自己放弃了对社会的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身在这个社会中更好的生存机会。”谁放弃承担责任,或者蔑视自身的责任,谁就会被社会遗弃。
把公司当成自己的
心理学家巴利与拉塔内提出的“旁观者效应”就是对“不负责任”的一种诠释。他们认为:当出现问题时,如果在场的人有很多,大多数人都是站在旁观的角度来看问题,所以在众多的人中,真正积极行动起来解决问题的人是极少数的。
“旁观者”心理如果成为企业员工的惯性的话,是非常可怕的。如果所有的员工都置身事外,发现了问题不汇报也不解决,就会使企业运作效率很低,甚至无法正常运作。而员工呢?“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我们应该以主人的心态来工作,工作的时候,就好像公司就是自己的一样。优秀员工的习惯准则是:公司兴亡,我的责任。
在费特曼公司,如果经理问:“办公室这么脏,怎么回事?”如果有员工站起来说:“报告,今天××值日,他没有打扫卫生。”那么,这个员工一定会被立刻解雇。在费特曼公司,面对这种情况,几乎所有的员工都会这样说:“对不起,经理,我立刻打扫。”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犹如一台巨型机器,每一个人都是机器上的一个齿轮,任何一个齿轮的松动都会引起其他齿轮的非正常运转,进而影响到整台机器。社会如此,对于社会的一个单元——企业,亦是如此。只有每一个员工都把自己当成公司的主人,公司才能发展好。
当我们把公司当成自己所有的时候,我们就能很自然地主动承担责任,会自觉遵守公司规定而不以之为苦;能积极主动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在合适的时候挺身而出,不畏惧工作的艰辛,揽下更多的责任,以减轻主管和组织的负担……而这都基于一点:我们是公司的主人,公司的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
同时,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自己得到了锻炼,能力得到了提高,才华得以展现,而加薪和升职自然也不会落空。小付出,小回报;大付出,大回报。2.拒绝任何借口工作中,我们会不会习惯性地说下面这些话呢?
“那个客户太挑剔了,根本就没法和他做生意。”
“我可以早到的,如果不是路上堵车。”
“我没有按时把事做完,是因为……”
“时间太紧啊。”
“现在是休息时间,半小时后你再来电话。”
“这不是我的职责。”
……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说明不负责任的习惯正在养成或早已经养成,我们必须做些什么来改变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