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耶在听完后说:“你这首诗,句子中的意象过多,虽然不易理解,但就像这杯香槟酒,勉强还能吞下。不过我读过更坏的诗,像吃一块牛蹄筋。”
这个批评虽严厉,但仍留有余地,给了对方一些安慰。批评的语言用安慰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批评语言的诀窍。
(4)模糊式批评
这就是用模糊的言辞替代直截了当的批评,这种批评虽没有指名,但实际是道了姓。
某公司职员工作一度十分松懈,公司经理便召开职员大会进行“整顿”。
他说:“最近这段时间,本公司职员工作态度大多数是好的,但也有少数人表现不佳,有的迟到,有的早退,有的上班聊天……”
这里所使用的“大多数”“也有”“有的”,都是模糊的语言,用这种语言,既顾及了职员的面子,又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是不指名的指名批评,效果自然比直接点名批评要好。
(5)旁敲侧击型批评
“旁敲侧击”是比喻人们在指责别人时,不从正面直接说明,而是从侧面刺激。当发现苗头不对,由于某种原因又不便正面指出时,便可通过“对事不对人”或“对团体而不对个人”的方式提出警告。这样就可以既点出问题,让对方心生警惕,又维护了对方的面子,给他们改正的机会。“旁敲侧击”作为一种间接表达方式,从交际的角度出发,它可以起到良好的交际作用。
9.看人下菜碟,说话看场合
有些人说话,总是不掩饰自己的情绪,不管什么场合,也不问对象是谁,不考虑说话会引起什么后果,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直来直去,结果往往无意中得罪了别人。
有一个这样的笑话:
某护士刚从医学院毕业,怀着满腔热情到市里的一家医院实习。实习的第一天,带她的医生让她跟6床病人好好说一下他的病情,告诉他只剩下6个月的时间了。
护士听完医生的话,就拿着6床的病历到了病房。一进病房她就大声喊道:“6床的病人做好心理准备啊,你只剩下6个月的时间了。”病人听完后一下子承受不住,当场就昏了过去。
主治医生知道后狠狠地批评了她:“病人因为身体的疾病已经很痛苦了,你怎么可以这样直接将事实告诉他呢?万一出现什么后果,你负得起责任吗?9床的患者还有二十几天了,你再去通知一下,要切记,不要大声说,也不可以直接说出事实。”
这次护士很听话,面带微笑地走进病房,轻轻地来到9床病人面前,贴近他的耳朵说:“好好猜猜,20天后谁会去见上帝?”
说话,通常不是说给自己听,而是说给别人听;既然如此,你又怎么能不去考虑一下别人听了这些话,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因此,我们说话必须要顾及别人的感受,说话就要注意说话时的环境,做到情景相宜,才能取得良好的说话效果。心理学告诉我们,在不同的场合环境中,人们对他人的话语有不同的感受、理解,并表现出不同的心理承受能力。正因为受特定场合心理的制约,有些话在某些特定环境中说比较好,但在另外的场合中说未必佳;同样的一句话,在这里说和在那里说效果就不一样。说什么,怎么说,一定要顾及说话环境,才能取得良好的说话效果。
总之,唯有巧妙地利用语境,做到情景相宜,才能攻破人们的心理防线,开启人们的心灵之门,才能与人心灵相约,使谈话得以顺利进行,达到自己的劝说目的。
10.话留余地好回旋
把话说得太绝就像把杯子倒满了水,再也加不进一滴水,再加就溢出来了;也像把气球充满了气,再也充不进一丝的空气,再充就要爆炸。说话不要说得太绝,要懂得给自己留些回旋的余地,这样才不会把自己卡死。
下面这个故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小李刚工作时曾经历过这样一件事:一天,处长把一项采购工作交给一位男同事,这项采购工作有着相当的难度,处长问他:“有没有问题?”这位男同事拍着胸脯回答说:“没问题,包君满意!”过了三天,没有任何动静。处长问他进度如何,他才老实说:“不如想象中那么简单!”虽然处长同意他继续努力,但对他的“拍胸脯”已有些反感。小李从这件事学习到一个道理:不要把话说得太绝。
由此可见,说话不要说得太绝,要懂得给自己留些回旋的余地。因为事情总是在变化,总有意外发生,使得事情产生变化,而这些意外并不是人能预料的,话不要说得太绝,就是为了容纳这个“意外”。杯子留有空间就不会因再加进其他液体而溢出来,气球留有空间便不会因再充一些空气而爆炸,人说话留有余地,便不会因为“意外”的出现而下不了台,可从容转身。所以很多政府官员在面对记者的询问时,都偏爱用这些字眼,诸如:“可能、尽量、或许、研究、考虑、评估、征询各方意见……”这些都不是肯定性的字眼,他们之所以如此,就是为了留一点空间好容纳“意外”,否则一下子把事情说满了,结果事与愿违,那不是很难堪吗?当然,一个有责任心的政府官员是不应该如此的,但做人做事有时实在是不得不如此。
以下的状况是你在说话时应该注意的:
(1)做事方面
对别人的请托可以答应接受,但不要“保证”,应代以“我尽量、我试试看”等字眼;上级交办的事当然要接受,但不要说“保证没问题”,应代以“应该没问题,我全力以赴”之类的字眼。
这是为了万一自己做不到所留的后路,而这样说事实上也无损于你的诚意,反而更显出你的谨慎,别人会因此更信赖你,事没做好,也不会责怪你。
(2)做人方面
与人交恶,不要口出恶言,更不要说出“势不两立”之类的话。不管谁对谁错,最好是闭口不言,以便他日需要携手合作时还有“面子”。
另外,对人不要太早下评断,像“这个人完蛋了”“这个人一辈子没出息”之类属于“盖棺定论”的话最好不要说。人一辈子很长,变化有很多,也不要一下子评断“这个人前途无量”或“这个人能力超强”。总之,应多用“是……不过……如果”之类的话语。
当然,状况不仅仅是这些。固然,把话说绝有时也有实际上的需要,但是,除了必需这样做外,还是保留一点空间好,既不得罪人,也不会使自己陷入困境。
11.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常言道,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一个真正讲分寸会说话的人,不见得字字珠玑、句句含光,但是,他总是能够说出对方想听的话。如果你了解了下面这七种类型的人,就明白了与这些类型的人该怎样相处。
(1)面对死板的人
这种类型的人,就算你很客气地和他打招呼、寒暄,他也不会做出积极的反应来。他通常不会注意你在说些什么,甚至你会怀疑他听进去没有,你是否也遇到过这种人?和这种人交际,刚开始多多少少会感觉不安,但这实在也是没办法的事。
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就要花些时间,仔细观察、注意他的一举一动,从他的言行中,寻找出他所真正关心的事来。你可以随便和他闲聊,只要能够使他回答或产生一些反应,那么事情也就好办了。接下来,你要好好利用此话题,让他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
每一个人都有令他感兴趣、关心的事,只要你稍一触及,他就会开始滔滔不绝地说下去,此乃人之常情,故你必须好好掌握并利用这种人性心理。
(2)面对傲慢无礼的人
有些人自视清高、目中无人,时常表现出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像这样举止无礼、态度傲慢的人,实在叫人看了生气,是最不受欢迎的典型。但是,当你不得不和他接触时,你要如何对付他?
对付这一类型的人,说话应该简洁有力才行,最好少跟他啰唆,所谓“多说无益”,因此,你要尽量小心,以免掉进他的圈套里去。
不要认为对方客气,你也礼尚往来地待他,其实,他多半是缺乏真心诚意的。你最好在不得罪对方的情况下,言辞尽可能“简省”。
(3)面对沉默寡言的人
和不爱开口的人交涉事情,实在是非常吃力的,因为对方太过沉默,你就没办法了解他的想法,更无从得知他对你是否友好。对于这种人,你最好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让他明确表示“是”或“不是”,“行”或“不行”,尽量避免迂回式的谈话。你不妨直接地问:“对于A和B两种办法,你认为哪种较好?是不是A方法好些呢?”
(4)面对深藏不露的人
我们周围有许多深藏不露的人,他们不肯轻易让人了解其心思,或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有时甚至说话不着边际,一谈到正题就“王顾左右而言他”。
双方进行交涉,其目的乃在于了解彼此情况,以便任务圆满达成。因此,要经常挖空心思去窥探对方的情报,期待对方露出他的“庐山真面目”来。但是,当你遇到这么一个深藏不露的人时,你只要把自己预先准备好了的资料拿给他看,让他根据你所提供的资料,作出最后决断。
人们多半不愿将自己的弱点暴露出来,即使在你要求他作出答案或提出判断时,他也故意装作不懂,或者故意言不及义地闪烁其词,使你有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其实这只是对方伪装自己的手段罢了。
(5)面对草率决断的人
这种类型的人,乍看好像反应很快:他常常在交涉进行到最高潮时,忽然作出决断,予人“迅雷不及掩耳”的感觉。由于这种人多半是性子太急了,因此,有的时候为了表现自己的“果断”,所下的决定就会显得随便而草率。
像这样的人,经常会“错误地领会别人的意图”,也就是说,由于他的“反应”太快,每每会对事物产生错觉和误解。其特征是:没有耐心听完别人的谈话,往往“断章取义”,自以为是地作出决断。如此,虽使交涉进行较快,但草率作出的决定,多半会留下后遗症,导致意料不到的枝节发生。
从事交涉,总是要按部就班地来,倘若你遇到上述这种人,最好把谈话分成若干段,说完一段之后,马上征求他的同意,没问题了再继续进行下去,总之你要瞻前还要顾后,如此才不致发生错误,也可免除不必要的麻烦。
(6)面对冥顽不灵的人
顽强固执的人是最难应付的,因为无论你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只知坚持自己的意见,死硬到底。跟这种顽固分子交手,是最累人且又浪费时间的,结果往往徒劳无功。因此,在你和他交涉的时候,千万要记住“适可而止”,否则,谈得愈多、愈久,心里愈不痛快。
对付这种人,你不妨及时抱定“早散早脱身”的想法,随便敷衍他几句,不必耗时自讨没趣。
(7)面对行动迟缓的人
对于行动比较缓慢的人,最需要耐心。与人交际时,可能也会经常碰到这种人,此时你绝对不能着急,因为他的步调总是无法跟上你的进度,换句话说,他是很难达到你的预定计划的。所以,你最好按捺住性子,拿出耐心,尽可能配合他的情况去做。
此外,应该注意的是:有些人言行并不一致,他可能话语明快、果断,只是行动不相符合罢了。
(8)面对自私自利的人
这世上自私自利的人为数不少,无论你走到哪儿,总会遇到几个。这种人心目中只有自己,凡事都将自己的利益摆在前头,要他做些于自己无利的事,他是绝不会考虑的。
当我们不得不与其接触、交涉时,只有暂时按捺住自己的厌恶之情,姑且顺水推舟、投其所好,当他发现自己所强调的利益被肯定了,自然就会表示满意,如此,交涉就会很快获得成功了。
俗话说:打狗还要看主人。凡是有“手腕”的商人都懂得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进什么庙念什么经,这才是打通人脉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