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会说才会赢
5236000000035

第35章 辩论口才(3)

辩论中严密的逻辑和丰富的语言对辩论能否取胜非常重要,逻辑不严密,就容易让对方找到破绽,语言枯竭,说话结结巴巴,前言不搭后语,想取胜更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进行辩论前,一定要让自己的逻辑和语言严密起来。

在1993年首届国际华语大专辩论会上,正反两方就“温饱是谈道德的首要条件”展开了唇枪舌剑。在这次辩论中,反方复旦大学队以严密的逻辑和丰富的语言,轻松地折服了现场的观众、评委和正方辩手。

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辩辞:

“第一,道德是随着人类的诞生而出现的……不管人类处在哪一个阶段上,谈道德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应该的。《礼记·礼运》篇中记载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不正是中国远古时代道德状况的生动写照吗?……第二,从本质上看,道德是一个社会的历史范畴……达尔文在其环球旅行中发现,南非的布希曼人,即使快饿死了,也不会独享发现的一条小鱼,而是要与族人一起分享。他们有温饱吗?没有。他们谈道德吗?当然谈……人类谈道德,在贫困时有贫困的谈法,在温饱时有温饱的路数……第三,从功能和目的上看,道德可以协调人际关系,达到至善的人生境界……最后,奉劝对方辩友,不要对大量的事实听而不闻,更不要对人类的历史视而不见。”

如果你在现场听到这样的辩论,你会有什么感受呢?相信让你赞叹不已的肯定不只是辩手的逻辑思维,还包括他所表现出来的语言水平,让你听起来几乎没有任何缝隙可钻,没有任何可以再反驳的余地,这就是辩论的最高境界。

一个辩手,如何才能做到这一步呢?

1.具备严密的逻辑思维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逻辑便是辩论的规矩。在辩论中,你必须要使自己的立论和结论保持一致,保持论据和论点的一致,保持论据之间的一致,否则辩论便无从谈起。

2.挖掘材料和论点之间的关系

不论是找材料,还是用材料,你都要让你的材料为你的论点服务。不能只因贪图材料的表面现象和效果而忽视它对论点的作用。要让你的操练能够深入地剖析论点,避免材料与论点之间出现风马牛不相及的现象。

3.材料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这样的材料为上乘材料,可以对论点起到最佳的服务作用,并且能够吸引观众。千万不要选一些华而不实的材料,它只会让你在对方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

4.开门见山,直冲要害

简洁生动的语言,最容易让人产生信服感,能一两句说完的话,就一定不要长篇大论,没完没了。切记言多必失,一旦出现漏洞,就会给对方以可乘之机。

入室操戈

一些错误的思想、观点,如果我们能及时抓住对方在概念、判断、推理中的某些悖论,借用原话,指出其不能自圆其说的逻辑矛盾,对方的论点就不攻自破了,这就是入室操戈之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能像上逻辑课那样,指出对方的逻辑错误,也没有必要那样做,因为如果都这样就会影响人际关系。但是如果遇到诡辩的时候,反驳对方时若能够将逻辑与机智融为一体,便会使反驳更加有力、更加有趣。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也是一位擅长入室操戈的高手。据说有一天,一位朋友向他打听海军在加勒比海的一个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

罗斯福不便直接回绝,于是,煞有介事地向四周环视一圈,然后,神秘而小声地问:“你能保密吗?”

朋友回答:“当然能。”

这时,罗斯福微笑着说:“那么,我也能。”那位朋友先是一愣,接着很快领悟了罗斯福的言外之意,尴尬地一笑,不再追问了。

实际上,他们在说话中所用的这些方法,就是辩论中的仿效反驳。就是指辩论者通过想象、联想和对比等手法,仿造出与对方观点相似、相同或相反的观点,以此来回击对方。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就是出其不意,让人没有心理准备,能打得对方措手不及,是辩胜的绝佳手段。

如何巧妙地运用这一方法呢?

1.正面仿效

所谓正面仿效,自然就是顺着对方的观点来进行类比和联想了,得出的结论也要与对方的理论相似或相同,用自己仿造出来的论点来驳斥对方不合理的论点,使对方的观点不攻自破。上述中的罗斯福就是运用了这一方法。

2.反面仿效

反面仿效与正面仿效正好相反,当然也是通过仿效对方的思路,只不过得出的结论是与对方相反的结论,一正一反,来说明对方的逻辑是自相矛盾的。通过反面仿效,可以使对方论证中的逻辑弊病不证自明。

当然,如果你能把正面仿效和反面仿效结合起来使用,效果会更好,对方的谬论就更可以暴露无遗了。但要注意的是,这种仿效的辩论方法要用在“破”中,而不是“立”中。所以在运用这一方法时,你大可不必考虑自己的表达是否合乎逻辑,是否严密,只要与对方的逻辑相同即可,这点很关键。

揪住对方的“小辫子”

辩论是一场激烈的语言较量,其中充满了艺术性和技巧性。所以它会表现得非常紧张、急促,使辩手在表述观点的过程中很难做到滴水不漏。而一个优秀的辩手是懂得如何捕捉对方的漏洞,获得对方的突破口,从而取得辩论胜利的。

但同时你也要注意,在捕捉对方的漏洞时,还要努力让自己的辩辞更完美,避免被对方抓到,否则对方找到了你的突破口,就会立即取得突破,让你难以反驳。

那么我们怎样在辩论中揪住对方的“小辫子”呢?

1.抓住对方立论的弱点

辩手总要对自己准备论证的问题提出看法或主张,这就是他的论点,同时也是辩论的关键所在。如果一个论题的论点出了毛病,那么他整个论证的过程也就有问题了。所以你在辩论时,一定要仔细听对方的立论,要抓住他经常一带而过或含糊其词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很可能就包含着对方辩题中致命的弱点。另外,还要防止对方在论述时偷换概念或转移辩题,一旦发现,就可以把它纠出来,为你的论点服务。

2.找出对方论据的漏洞

你在听对方阐述自己的论点时,要仔细听他所用的论据是否准确而切合论点,是否前后一致。如果对方的论据立不住脚,那么他的论点也就不攻自破了。

3.挖掘对方逻辑的纰漏

一个严密的辩论论证,除了需要有恰当的论点和真实的论据外,还必须有合乎逻辑规则的论证过程。如果对方在论述过程中,出现论据与论点脱节的现象,也就是说,他的论据并不能为论点服务,那么对方的论点就难以成立。这时候你的机会就到了。

4.扰乱对方的阵脚

有时候,对方的不同辩手之间会出现言论上的矛盾,这时你应该紧紧抓住对方内部的矛盾之处集中火力猛攻,这样一来,就会扰乱对方事前的配合计划,削减他们整体进攻的气势,而且还会吸引听众的兴趣,使他们给予你更多的支持。

引诱对方说“是”

日本有个聪明绝顶的小和尚叫一休,有一次,大将军足利义满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只龙目茶碗暂时寄放在安国寺,没想到被一休不小心给打碎了。就在这时,足利义满派人来取他的龙目茶碗了。

这可急坏了寺院里的和尚,不知道该怎么对来人说茶碗已经被一休打碎了,拿什么还给人家吧?

一休一看,慢声慢语地说道:“不用害怕,让我去见大将军,让我来应付吧。”

一休见到大将军足利义满,不慌不忙地对大将军说:“有生命的东西最后一定会死,对不对?”

足利义满回答:“是的,你说得没错。”

一休又接着说:“这种破碎和消失,谁都无法阻止是不是?”

足利义满还是回答:“是的。”

一休和尚听了足利义满的回答,露出一副很无辜的神情,接着说:“义满大人,您最心爱的龙目茶碗破碎了,我们无法阻止,请您原谅。”足利义满已经连着说了好几个“是”字,所以他也知道此事已经没有必要再继续追究了,一休和尚和外鉴法师便这样安然地渡过了这一难关。

在辩论中,你也可以用用这种方法,也提前巧妙地设好一个陷阱,然后诱导对方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让其多说“是”。对方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一步步落入圈套,这时候你便牵住了他的“牛鼻子”,对方想不就范都不成。这种方法被称为“苏格拉底式问答法”,在辩论中有其特殊的制胜效果。

如何诱导对方多说“是”?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在辩论的开头,先不要涉及有争议的观点,而是顺应对方的思路,强调彼此有共同语言的话题,从对方的角度提出问题,诱使对方承认你的立场,让对方连连说“是”。与此同时,你还要想办法避免让对方说出“不”字。

别忘了听众

一个优秀的辩论者,一定要懂得如何在现场感染你的听众,要时刻照顾好听众的情绪,这样你才可能取得听众的信任和支持。

如何照顾好听众的情绪?

1.辩论中充满热诚

一个人的辩论要感动别人,首先要感动自己。如果你连自己都感动不了,怎么能期望别人被你感动呢?而能感动自己的,一定是发自你内心的真情实感。所以在辩论时,你要善于调动自己的感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论辩中,让冰冷的素材和事例通过你的情感体验而变得有血有肉,鲜活起来。

2.感情表达爱憎分明

在辩论中“煽情”时,要注意将感情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以情动人要先以理服人,如果不讲道理,一味地煽情,只会使结果适得其反。同时,感情的表达还要鲜明有力,做到爱憎分明。

3.表述要声情并茂

要想在辩论中调动起听众的情绪,让听众的情绪达到高潮,就要让自己具备高昂的语调、丰富的表情、有力的手势,同时还要将全身心都调动起来,把听众带入你的情感世界,并适时将整个辩论推向高潮,赢得听众对自己的支持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