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会说才会赢
5236000000031

第31章 演讲口才(3)

演讲者一开口,就列出让听众目瞪口呆的事例。例如一位先生在讲“无线电的奇观”时,劈头第一句话就说:“你们晓得吗,台北的一只苍蝇在玻璃上爬过的声音,由无线电传播到南部,声音有多大?告诉你们,那声音有如尼加拉瓜大瀑布的巨响!”

又如费城乐观人俱乐部前主席保罗·吉比斯先生在演说“罪犯行为”时,开头就使用这样令人惊讶的句子:“美国人是世界上最坏的罪犯。这句话虽极令人诧异,但的确是事实。克利夫兰、俄亥俄的杀人犯竟比伦敦多六倍,盗窃犯按人口比例计,又比伦敦多170倍。克利夫兰境内每年被抢或被盗的人数比英格兰、苏格兰与威尔士三处被抢者的总数还多。纽约城的凶杀案竟多于全法国,或全德国,或全意大利或全英国,这种悲痛的事之所以发生,就是对罪犯不严加处罚所致。”

这两个演讲的开端,例举的事例和所作的论断,虽都有些危言耸听,但只有如此,才能立刻让听众震惊,引起他们的好奇和关注,产生非听下去不可的欲望。而他们讲的又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只是更“有力量”的报告罢了。

11.峰回路转

如果你是一位副主任,有一天公司为了表扬你平时优良的表现,升你为主任,于是,当天下班你欣喜若狂地吹着口哨回家,看见太太后你会如何告诉她这件喜事呢?“我回来了,我今天升了主任,你开心不开心?”一般人通常会忍不住喜悦,直接告诉太太这个好消息。

“别高兴得太早,往后得更加卖力工作,否则会被人家说闲话……”也许有些妻子会如此泼冷水,或没有你预料中的热烈反应。因此,建议你不妨改变一个方式,用点心思告诉她这个喜事,“我回来了”,然后你再装出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打招呼。

“怎么了?无精打采的。”太太会关心地问。

“今天我被叫到董事长办公室了。”

“他对你说了些什么?”

“他叫我这个副主任明天开始不用再做了。”

“怎么会呢?你不是做得好好的吗?为什么被开除?”

太太一定会十分紧张地问你,此时你再露出个得意的笑脸,“谁被开除了,他是叫我不用做副主任,改升我为主任了。”“真的!”太太会瞪大眼睛,松了一口气说,“你真讨厌,害得我担心死了。”虽然说“讨厌”,可是却露出喜悦的神情。稍微改变一下说话的方式,所得的效果马上与众不同,演说也一样,相反的讲话方式有助于提高“效果”。

来不及作充分准备怎么办

语文课上,老师一进教室,就突然宣布今天要进行一次临时的演讲,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愿上台表演。这可急坏了张雅,他一直都希望自己能有一次上台讲演的机会,可是今天他却没作任何准备,而且由于以前没有经验,他也不知道临时应该准备什么,因此只能看着眼前的机会白白地溜走。

正当全班同学都在“临阵磨枪”准备上台“秀”一下时,李峰站了起来。

他自信地走上讲台,只见他镇定自若,态度谦逊,先向全班同学鞠了一躬,然后声音洪亮、言辞简明地作了一个出色的临时演讲,赢得了同学和老师热烈的掌声,当然也更让张雅羡慕不已,他的掌声比任何同学的掌声都响亮。

有准备的演讲让人在上台前感到很踏实,但是往往有些时候,因为某些原因,你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对演讲材料或其他方面作充分的准备。这个时候怎么办呢?难道就只能上台乱讲一通、想到什么说什么、讲到哪里算哪里吗?那肯定是不行的。先不说心慌意乱、舌头发软了,恐怕到台上后连临时想好的词都会忘得一干二净,这怎么可能作好演讲呢?到时恐怕只有丢人现眼的份儿了。

但是,有的人却能够在三五分钟内将自己的演讲准备出来,而且在上台后,一样讲得声情并茂、逻辑严密,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他们是如何在那么短的时间内作好演讲准备的呢?

1.迅速整理心情

一听到老师说马上开始演讲,你的心一定感到很紧张,不知道该如何应付这样的临时状况。这时候,先努力克制自己的紧张情绪,千万不要乱了阵脚。告诉自已,不管怎样,反正都要讲,与其紧张还不如干脆轻松地对待呢。让心情先平静下来,才能调节大脑的思维,以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组织好要演讲的内容。

2.快速进入主题

临时演讲准备的时间非常短,根本不允许你漫无边际地去考虑要演讲的内容。所以,一定要尽快争取时间弄清楚演讲的主题是什么,然后抛开无关的杂念,尽快围绕主题来布局谋篇。

3.马上理出演讲框架

演讲马上就要开始,你不可能有时间一点一点地去填内容,但至少你要弄清楚自己的整个演讲大概要从哪几个方面开始,这几个方面该如何连接起来,这样将大框连成一个整体,那么演讲的时候就好办多了。

4.争取时间,列出提纲

如果你怕整体内容记不住,可以把想好的演讲要点用最简练的话概括出来,写在纸上,这样可以在演讲时帮助提示你的记忆。

5.开个好头

开始上台了,不过先别忙着开口演讲,最好能够在开口前先跟听众打个招呼,比如问声好,或者鞠个躬,这样不仅可以给人一种礼貌的感觉,赢得更多的观众缘,还可以平复自己紧张的心情,争取考虑演讲词的时间。

说服听众

当你想说服与你意见相左的人,使他们听从你的想法,赞成你的意见时,怎么办呢?有些什么好的方法吗?请记住下面两点:

1.使自己成为他们的朋友

有这样一句格言:“一滴蜂蜜所能引诱的苍蝇,比一加仑的毒汁还多。”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人。假如你想使某人赞同你的意思,首先要使他相信你是他忠实的朋友,这便是可以抓住他心理的“一滴蜂蜜”;一旦做到了,便可毫无困难地使他对你的意见表示赞同——当然,你的意见必须是合理的才行。

林肯的某次成功演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当他1858年竞选美国参议院议员时,要到当时未完全开发的伊利诺伊州南部演讲。那一带人当时的行为极为野蛮,在公共场所也携带利刃和手枪。他们是南方反对奴隶制度的民众。

于是,这些南方的民众和从肯塔基与密苏里两地渡河而来的奴隶主,都准备要“兴风作浪”。他们扬言:如果林肯要在当地演讲,他们便立刻把他这位主张解放黑奴的人赶出城外,并置于死地。

在这种紧张、危险的局势下,林肯却说:“只要他们能给我一个说几句话的机会,我就可以说服他们。”凭着这股信心,他前往南方,亲自去和当地的首领见面,并热烈地和他们握手。然后在演讲时,又极其和善、恳切地说:“南伊利诺伊州的民众们,肯塔基州的民众们,密苏里州的民众们——我听说在场的民众当中,有些人打算为难我。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那样做,我和他们一样,也是个性很直爽的人,那么为什么我不能有与你们一样发表个人意见呢?好朋友们,我也是你们当中的一个,我不是来干涉你们的人。我生在肯塔基州,长于伊利诺伊州,也正和你们大多数人一样,是生长在艰苦的环境中。我认识南伊利诺伊州的人,我也认识肯塔基州的人,我想我应该还认识不少密苏里州的人,我是你们其中的一个,你们应该知道我并没有要做一些不利于你们的事情。那么,为什么你们要做出对我不利的事情呢?各位民众,不要做这种愚蠢的事情,让我们成为朋友,让我们彼此像朋友一样真心相待。我是世界上最谦虚、最爱好和平的人之一,不会伤害任何人,不会干涉任何人的权利。我之所以求你们,只是因为我要说几句话,希望你们能平心静气地听。而你们这些勇敢的、豪爽的伊利诺伊人、肯塔基人或密苏里人,我相信你们是能做到的,让我们现在一起来讨论我们所遇到的问题。”

这诚恳的开场白止息了将起的“波涛”,抚慰了他的仇敌,实际上还把大部分的人都变为了他的朋友,他们对他的演说加以喝彩,后来那些粗鲁的人,竟是最热情帮助他当选总统的群众。

2.找出共同点

不去想别人的意见和欲望,不去寻找共同点,只顾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个错误是那些想劝告别人的演讲者经常容易犯的。

例如,在一次演讲主题是关于人们所激烈争议的禁酒问题上,几乎每位演讲者都是莽撞地一开始就指出别人见解的错误,坚定地声明他的立场,说明他的主张,以此希望别人抛弃他们原来的见解,而赞成他的主张。结果呢?没有任何一个人被他说服,因为他那鲁莽激烈的开场白,一下子就引起了听众的反感,使他们更加坚持他们自己原来的见解。

他在演说一开始就惹恼了听众,只会招来听众“不”的反应。而这样就很难再使别人听从他的想法。正如奥渥斯教授在纽约社会研究新校所发表的那场演讲上所说:“一个‘不’字的反应是最难克服的障碍。当一个人说出‘不’时,他的自尊心逼使他坚持到底。他也许后来自觉‘不’实在错了,但他的自尊心却不允许他有所改变。既已说出,就得坚持到底。因此在开头使一个人往你希望他想的方向走,是极为重要的。一位精明的演说家应在开头就获得人们许多‘是’的反应,以使听众心理按演讲者的见解方向移动。在心理学上这是很明显的。当一个人说‘不’,他的全身组织——分泌腺、神经与肌肉——全都绷在一起,成为拒绝状态,整个脑细胞组织都准备好了做出拒绝的动作。反之,一个人在说‘是’的时候,则毫无防备,身体的组织都呈现开放的状态。因此我们必须在做开场白时,就让听众说‘是’,这样便容易让他们注意我们最后的建议。”

要想在开头就让听众产生“是”的反应,就得首先找出一个对方赞成的共同立场。林肯就擅长这么做。一位持中立立场的《镜报》记者说:“在半分钟之内,林肯所讲的每一字每一句,对方几乎无不同意。然后从那一点起,他慢慢地引导他们,直到完全将他们掌握在自己手中。”

再如,美国前参议员乔治也聪明地使用了此方法。

一战结束后不久,乔治议员和哈佛大学校长罗威尔被邀赴波士顿辩论国际联盟的问题。乔治议员是反对国际联盟的,但大多数听众都支持国际联盟,他企图使听众赞同他的见解。为说服听众,他没有一开头就痛斥那些信任国联的人是谬误至极,只会作幻想式的思考。相反,他提出了他和听众之间所共同的支持点。又说他们的不同点只是方法上的琐碎细节罢了,而关于美国的幸福和世界的和平等众多问题,他们的观点都是一样的。他最后还进一步地承认他也赞同有国际联盟那样的组织。演讲到最后,他才指出,他和对方的不同处只是:他觉得我们应当有一个更完美、更有力的国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