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会说才会赢
5236000000013

第13章 交谈口才(3)

迂回的说服法,就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通过曲折隐晦的语言形式,把自己的思想、意见暗示给对方的方法。这种表达方式既可以达到批评的目的,又可以避免难堪的场面,所以常被当做说服的有效手段。

战国时,公输般替楚国制造云梯,准备攻打宋国。墨子听到这个消息后,就从齐国徒步到楚国郢都,希望劝说公输般不要为楚国制造云梯。

两人见面后,公输般问:“先生有何指教?”

墨子故意说:“现在北方有人侮辱我,我想借您的力量杀了他。事成之后,我送您一千斤黄金。”

公输般很不高兴,断然拒绝:“我是讲仁义的人,所以不能随便杀人。”

墨子见公输般满口仁义,正中下怀。于是他立即借题发挥,慷慨激昂地说:“请允许我向您进言,我在北方听说您制造云梯,想攻打宋国,可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本来就是地广人稀,却拼命地在战争中葬送自己本就不足的人民。这只不过是为了争夺自己早已拥有的很多土地,这样不能算是聪明。宋国没有罪,而您却要攻打它,这不能算仁爱。懂得这个道理,却不身体力行,不能以理据争,这不能算是忠臣。如果争取达不到目的,这也不能算坚强。杀一个人认为不义,却杀多数人,这不能算是懂得类推事理。”

公输般被墨子说得无言以对,只好承认自己为楚国制造云梯攻打宋国是错误的。

在此,墨子以先请求公输般帮助他杀人的话来“声东”,诱使公输般亮出“我是仁义的,不能随便杀人”的观点,并为墨子的“击西”提供了大前提。因此,墨子立即抓住时机,雄辩分析,连连责难,使公输般欲辩无辞,除认错之外,别无他路。

如何说服父母

许多子女都说与父母有代沟。的确,父母因为年龄的原因,与社会有些脱节。而因为缺乏交流的艺术,双方经常产生摩擦。家庭中父母与子女间的摩擦,大多都是两代人之间的思想分歧,解决起来不大容易。而偏偏长辈固执,后辈执拗,他们觉得自己正确的时候,往往靠争辩解决问题,这就进一步激化了矛盾。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说服父母,是需要一定技巧的。说服父母是一个特殊的交流和沟通过程。

1.献殷勤,套近乎

献殷勤,不是虚情假意,而是要实实在在地孝敬父母。虽然父母有许多缺点,可做儿女的总应该真心实意地爱他们,关心他们的冷暖和健康,为他们分忧解愁。有了这个心理,你就会有许多“献殷勤”的办法,也会有诚恳、礼貌、亲切的态度,自然而然就会说得顺耳,讲得动听了。

需要提醒的是,当父母问你什么事情时,你一定要耐心地、认真地正面回答或解释。因为这是送上门的“献殷勤”的好机会,处理得恰当一定会换得父母更多的怜爱。长辈总想更多地了解晚辈的生活,你只要耐心地陪着他们就足够了。

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子女和父母更应该如此。而这种尊重,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经常向老人请教和商量问题。除了那些自己能够预料到肯定与父母的观点存在明显分歧,而又必须坚持己见的问题之外,其他的事情,都应该经常及时地与父母商量,听听他们的意见,这无疑是有好处的。即使清楚地知道自己与父母的观点绝对一致,也不妨走走过场,以求得意见一致时所带来的愉快心情。

2.利用类比讲明道理

在说服过程中,可以巧妙地把父母的经历和自己目前的状况类比,以求得他们的理解,使他们没有反对的理由。

比如,有一位大学毕业生想到南方闯一闯,家长不同意,他就这样找理由说服父亲:“爸,我常听你说,你16岁就离家到外地上学,自己找工作,独自奋斗到今天!我现在比你当时还大两岁呢,我是受你的影响才这样决定的,我想你会理解和支持我的。”

这样一来,儿子成功地说服了父亲,父亲无法再坚持自己的意见了。

一般情况下,做父母的都有自己认为辉煌的过去,他们免不了以这些资本教育子女。对于已成年的子女,如果要干一番事业却受到父母的阻挠时,就可以拿他们的经历作为论据,进行类比,这样说服力就会增强很多。

3.以父母的期望作为自己的旗帜

父母对子女的未来都寄予厚望,望子成龙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常常教导子女要敢闯敢干,将来要做一个有作为、有成就的人。

在说服他们时,抓住提出的意见与他们的目标一致这面旗帜,作为有力的武器,为己所用,说服也就成功了一半。

有一位刚毕业的年轻人在一家公司找到一份工作,而父亲不同意儿子的选择正在托人给他联系某国家机关单位。这个年轻人说:“这个公司我了解过了,很有前途,生产的是高科技产品,和我学的专业很对口。再说,国家机关单位好是好,可是人才济济,我到那里要想干出一番事业,恐怕机会不多。可是,在这个公司就不同了,我去那里,总经理要我马上把技术工作抓起来,这是多好的机会。我从小就依靠你们,没有主见,我现在长大了,觉得你说得对,这个决定就是我自己独立思考定下的。我想你一定会支持我的。”

听到这里,父亲还能说什么呢?

一般来说,父母很注重自身的尊严,对过去说过的话不会轻易失信,而且会及时兑现。

所以,在说服他们时,就可以适当利用这种心理,用他们的话作为自己的旗帜,说服他们就会很容易。

4.发挥坚决的态度的震撼力

子女在说服父母时要表明自己的坚决态度,让他们明白自己的选择是慎重的,是下了决心的,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会动摇,即使决定错了,也准备独自承担责任,决不后悔。

这种坚决的态度具有柔中寓刚的作用,对于父母有强烈的震撼力。父母从中可以看到子女的主见和责任感,不但不会硬顶着把事情搞僵,反而会顺水推舟,同意子女的意见。

一位女孩的父母不同意女儿和那个男孩谈恋爱,她对父母说:“在这件事情上我决心已定,希望你们能理解女儿的心思。以后吃苦受累我也心甘情愿。如果你们硬不同意,那也没有办法,就当没有生我这个不孝的女儿吧。不过,我是多么希望你们能理解和支持我呀!那样,我会感谢你们的。”

话说到了这里,父母还能说什么呢?他们并不想失去女儿,既然女儿已经铁了心,为什么还要苦苦相逼呢?这个事例中,女儿的决心起了重要作用。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自己的意见不正确,甚至完全错误,那就用不着为说服父母而大费周折,而是趁早愉快地放弃自己的意见,采纳他们的意见。当然,这同样也需要勇敢和理智。

如何对付羞辱

生活中也许会有一些冲动或没有教养的人对你说下面的话:

1.“说话之前应该先想一想。”

当对方如此指责你时,不一定是提醒你多思考,也可能是指责你说了令他不快的话。这时,你可以把重点放在时间的问题上:“很抱歉,是我疏忽了,那么依您看,说话之后该怎么样呢?”

或者接受他的好意:“你说的是,我尽力而为。不过,我一向习惯在你开口说话之前,先思考我该说什么话。”

或者你可以表示为他打抱不平的态度:“可是如果我想了而你没有想,对你不是太不公平吗?这样太失礼了。”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报以微笑,然后默默不语,如果对方等得不耐烦,想再说什么,你就打断他:“嘘!我正在想呀!”

2.“你父母是怎样教你的?”

谈话之中突然牵扯到你的父母,这是最令人生气的事,但你一定要保持冷静,千万别因为父母受到对方指责而生气,因为可能是对方一时冲动说出的气话。

这时你不妨默默想一会儿,再说:“我不记得了,恐怕得麻烦你亲自去问他们。”

或者态度谨慎而肯定地回答他:“我很抱歉使您恼怒,但是我想这么没礼貌的问题,不应该从一位绅士口中说出来。”

3.“你以为你是谁?”

这种话通常是对方恼羞成怒时,容易脱口而出的话。这时,你不妨谦和一点,请教他:“我倒没想过这个问题,你呢?你认为自己是谁呢?”或者以开玩笑的方式说:“我不大确定,不过我应该算是个大人物吧!有不少人找我说话呢!”或是:“现在吗,我以为我是受害者。对于你的怒气,我感到十分无辜。”你也可指指旁边的人:“我自以为是他,你可以问问他自以为是谁。”

4.“你连这点小事都做不来吗?”

如果对方如此询问你,这时你可以向他求教:“我不知道,请问你可以告诉我第一步该怎么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