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甘肃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5184700000010

第10章 白银市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发展的总结与回顾(1)

中共白银市委党校孙俊中赵晋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关系到农村的富裕和稳定,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改革开放以来,白银人民兴水利,修梯田,引进和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沿着“有水走水路、无水走旱路,水旱不通另寻路”这样一条朴实的发展之路,农业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和一定的发展经验。

一、改革开放三十年白银农业经济的主要发展

1、农业总产值持续增长,农村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来,白银市改革农村生产关系,不断加强农业投入,农业生产总值连年持续增长。1978年为1.4365亿元,1990年突破5亿元,2000年突破20亿元。2000年以来,在中央“多予、少取、放活”惠农政策的支持下,农业生产更是快速发展。2007年农业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达到43.6698亿元。农业增加值2007年达到26.71亿元,比1978年增长3.69倍,农业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白银市改革开放以来主要年份农业生产总值(单位:亿元)2、粮食生产大幅增加,产量实现翻番粮食生产关系人民生活和国家稳定。改革开放以来,白银市将粮食生产作为安天下、稳民心的根本,作为农业经济的首要任务来抓。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26.746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53.465万吨,实现了产量翻番,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以上。自1998年以来,粮食产量连续10年保持50万吨以上,农村人均产粮由1978年的276公斤增加到2007年的395公斤,城市粮食生产实现自给。白银市改革开放以来主要年份粮食产量表(单位:万吨)3、以蔬菜为主的经济作物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农业主导产业白银沿黄河地区光照充足,水利设施便利,自古就有种植蔬菜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后,为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提高农业劳动的报酬与效率,白银市从山东等地引进日光温室技术,在黄河两岸大规模推广设施农业,蔬菜产量由1978年的6.62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110万吨,增长了近18倍。蔬菜种植面积2008年达到25万亩,其中日光温室面积10万亩,已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油料作物产量由1978年的0.5976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1.338万吨;水果产量由1978年的0.5599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11.81万吨。白银市改革开放以来主要年份蔬菜产量表(单位:万吨)4、畜牧业发展强劲,肉类产量大幅提高改革开放以来,白银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畜牧业。大牲畜年末存栏由1978年的15万头增加到2007年的25.8万头,羊只年末存栏由70万头增加到150万头。肉类总产量由1978年的8443吨增加到2007年的7.09万吨,增长了近9倍。以靖远羊羔肉为主的肉羊生产已成为农业品牌和特色支柱产业,肉羊年出栏量超过100万只。同时,禽蛋生产和牛奶生产也从无到有,逐步壮大,2007年牛奶产量1.1万吨,是1985年的70多倍。

白银市改革开放以来主要年份肉类总产量(单位:吨)5、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加强改革开放以来,白银市的有效灌溉面积从1978年的77.27万亩增加到2007年的135.84万亩,净增58万亩。“三田”面积由1978年的146.72万亩增加到249.23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由1978年的24.02万千瓦,增加到2007年的162.34万千瓦。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白银市改革开放以来主要年份水浇地面积(单位:吨)二、改革开放三十年白银市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1、政策是农业发展的前提。

农业的大发展,与党和国家的农业政策密不可分。从土地制度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再到农业补贴政策,每一次符合国情民心的政策出台,都会促进农业生产上一个大台阶。今后,白银农业的发展,仍要将党和国家的政策作为农业发展的基本前提。

2、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在白银,农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与水资源的占有量呈明显的正相关。

20世纪70年代以后,白银人民相继建成了靖会、兴电、景电、刘川四座大型高扬程灌区,到2007年年底,全市建成农田水利工程1170处,有效灌溉面积共计135万多亩。可以说,这些工程的兴建从根本上改变了白银广大农村的面貌,使白银一跃成为丝路沿线的一座农业大市。先后有18.3万群众从干旱山区搬迁到了川区,共计有60多万农村人口生活在引黄灌区。全市80%的农产品从灌区产出,形成了玉米、菜用马铃薯、枸杞等一批灌区农业支柱产业。今后,白银农业的发展,仍要将水利建设作为重中之重。

3、科技是农业发展的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白银将农业发展的着力点放在依靠科技进步上,通过大力推广良种技术、间作技术等农业实用技术,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出率,推动了农产品产量的提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特别是日光温室技术的引进和大面积推广,使白银成为有名的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和反季节蔬菜之乡,借助于地膜覆盖保墒节水的白色革命,地膜覆盖面积由1988年的4.5万亩发展到2007年的112.1万亩。以马铃薯和玉米种植为主的农业产业化道路,提高了旱作农业的产出率,增强了旱作农业的可控性和稳定性,实现了旱作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4、效益是农业发展的导向农业生产的效益关乎农民收入、农村富裕。改革开放以来,白银的农业生产按照市场需要什么生产什么,什么效益好种什么的思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先后实现了由粮食作物为主向经济作物为主的转变,由初级农为品生产向种养加工一体化的转变,农业生产由粗放到集约的转变。其中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15.3%,提高到2007年的26.9%。通过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今后,白银农业的发展仍要坚持市场调节、效益导向的原则,把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效益放在第一位,走发展高效农业的道路。

5、生态是农业发展的保障白银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改革开放以来,白银农业从改善生态环境入手,建立防风沙的农田林网防护体系、水土保持体系,极大地改善了农业发展的生态条件,为发展绿色农业提供了有效的生态环境保障。

三、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今后,白银的农业发展,就是要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

1、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白银市的农业生产条件虽有很大的改善,但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水浇地开发速度缓慢。1978-1990年的13年间,水浇地面积增加了37万亩,平均每年近3万亩,而1990-2007年只增加了20万亩,平均每年增加1.18万亩。要争取在2020年前再兴建一批大中型水利工程,建成西格拉滩、景电三期、兴电二期等工程,新开发60万亩水浇地。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采取统一规划、连片推进的方式,加快中低产田改造。鼓励农民开展土壤改良,提高土地质量,创新投资机制,鼓励农民广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建设。

2、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与白银农业生产相适应的现代农业体系。一是大力发展畜牧业。白银市畜牧业在农业中所占的比重由1995年的31.7%下降到2007年的26%,畜牧业发展潜力巨大。可充分利用高扬程灌区秸秆资源、饲草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农区畜牧,特别是要大力发展奶牛养殖和奶产业。二是发展高效农业和精品农业。利用距离大城市较近的优势,发展温室蔬菜、水果、鲜花等。三是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马铃薯、枸杞等特色优势农业。

3、鼓励和规范土地流转、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农民以承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各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通过资源整合,鼓励兴办家庭农场,增加技术、资本的投入,实现家庭经营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变。

4、研发推广农业机械,节约劳动、提高效率针对白银市农业生产规模小、梯田山坡地多的现状,研发推广灵活适用的小型农业机械。针对留守妇女、留守老人搞农业的现状,迫切需要推广农业种植、收割、耕作等环节的机械化,尽可能节约劳力,提高效率。

5、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以建设现代农业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围绕蔬菜、马铃薯、枸杞、肉羊等特色支柱产业,重点推广生物技术、良种培育、丰产栽培、农业节水、疫病防治等。促进农业技术的集成化、劳动过程的机械化、生产经营的信息化。

6、创新政策制度,鼓励城市各种要素参与农业开发鼓励境外资本和本地城镇居民连片承包开发农村国有或集体所有荒山荒坡,政府在水利、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方面予以配套。鼓励农校毕业大学生到农村创业,鼓励城市资金到农村兴办规模化养殖场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城市各种要素有序规范参与农村、农业开发的机制。

7、培育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培育各种供销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等,大力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社会化程度。

8、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按照北御风沙、南保水土、中建绿洲的总体部署,开展植树造林、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提高森林覆盖率。推进祖厉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和沙漠化治理。推进农村各类废弃物资源化回收利用,加强农村污染治理,维持绿色产品原产地无公害标准,走生态农业、绿色农业之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处理好六个关系

中共天水市委党校科研管理处主任、副教授田彩芬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以后,围绕着“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问题在学术理论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与现代化建设同步的过程,必须充分认识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当前,尤其需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六个关系问题。

一、正确处理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在农村普遍缺乏资金、技术、人才的情况下,没有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新农村建设就难以顺利进行。农业是弱质产业,即使发达国家也不是纯粹靠市场来自发调节的。无论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都需要国家政策和政府财政投资作保障。因此,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起主导作用。各级政府应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并不意味着要政府包揽一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事业,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农民最期盼什么、最需要什么,他们自己最有发言权。因此,应该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关系,发挥两个积极性。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决策主体、建设主体、受益主体,不能简单地认为农民只是投入的主体。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家园。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切实尊重农民的意愿,通过规划引领、政策引导、典型示范,组织和引导农民参加新农村建设,发挥农民的自主性。要研究农民的现实需要,着眼农村的发展远景,立足当地的具体条件,在积极、科学的引导下,让农民自己拿主意。要坚决防止搞形式主义、强迫命令,搞“样板工程”、“形象工程”。组织和动员广大农民,让农民自己当家作主,这是确保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

因此,必须正确认识政府与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相互关系。一方面,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政府,政府是新农村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协调者。在新农村建设中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是强调政府对新农村建设应更多地承担起投入责任。另一方面,又必须看到,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在事关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农民对如何建设新农村最有发言权。因此,实际工作中必须从制度和机制上牢固确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

二、正确处理整体推进与分类指导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的统一,要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不能急于求成,应该有计划、分步骤地稳步推进。既要有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又要有具体的现实目标;既要统一部署,又不能强迫命令;既要作好科学的规划,又不能“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