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野餐会畅游法兰西的诸多乐趣之一就是无论走到哪里,我们的胃总能得到最好的款待。
我们的身边永远都不会缺少体面的餐馆,只要走上几步路就能找到一家。而且有好几十种美食指南为我们提供帮助。遗憾的是其中很多都试图以文学的手法来介绍美食美馔,饥肠辘辘急于找个地方大吃一顿的游客只有耐着性子读完这些词藻华丽的描述才能找到中意的餐馆。正因为如此,我才特别推崇美食界的红宝书——米其林星级指南,这部指南迄今已出版了106年之久,其言简意赅的推介从不会令食客失望。
目前该书收录的酒店与餐厅已超过九千家,文字极为精炼,语气相当平实,全书几乎找不到一处感叹号。编者简明扼要地给出评论,语气冷静、客观,不带半点浮夸。您或许想不到,就是这样严谨的一本书,每出一版便能在国内出版界掀起一股热潮,同时引得持不同观点的人唇枪舌剑、针锋相对,辩护与指责满天飞,争论中有的餐馆声誉鹊起,有的餐馆却名声大损。所有这一切,只缘于那颗小小的、举世公认象征着顶级厨艺的星星——米其林星。
其实,与其说它是颗星星,倒不如说它像朵胖胖的玫瑰花结,或是一块统一规格的蛋白杏仁酥。事实上,在餐饮业圈内,人们的确常用蛋白杏仁酥来指代米其林星。不过,杰出的厨师还是被尊称为“厨艺之星”,这大概是出于维护厨师的职业尊严的考虑吧,“蛋白杏仁酥”显然有点唐突。叫“小圆面包”就更不合适啦。无论管它们叫什么,米其林星都是一种莫大的荣誉:得到它的欢欣鼓舞、大摆庆功酒,失去它的垂头丧气甚至一蹶不振。
长久以来,最炫最亮的星星们都集中在巴黎及周边地区,然后沿勃艮地——里昂——蔚蓝海岸散布开去。相比之下,直到不久以前,提起普罗旺斯人们想到的都还只是黏糊糊的蒜泥蛋黄酱和更加油腻厚重的扁豆炖猪肉。普罗旺斯似乎缺乏那种富于创意的精品菜式,足以令米其林评委品尝之后惊喜不已、热泪盈眶,足以为厨师博得一颗闪亮的米其林星。
在翻阅最近一期的米其林餐饮指南时,我特意数了数上普罗旺斯、沃克吕兹及罗讷河口地区的米其林星级餐厅。尽管我对普罗旺斯近年来餐饮业的飞速进步有所了解,但结果仍令我喜出望外:总计有二十四颗星星被授予给了二十家餐厅。
我的宏伟目标是要吃遍这二十家餐厅。截至目前为止,我已吃过其中九家,说得专业点,这已经是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意义的采样了,足以支持我做出如下结论。
首要的、也是最显而易见的一点就是:普罗旺斯的气候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年之中有好几个月人们都能在户外享受美食,从五月初一直延续到十月中,有时甚至开始得更早、结束得更晚。此刻我写书的时节已是隆冬,可夏天明媚的记忆依然鲜活地浮现在脑海之中。艳阳下树荫里,亚麻桌布上映着一道道阳光的影子:位于卢玛宏和加德莱之间的腓尼埃尔餐厅的露台,阿维尼翁欧洲饭店的宽敞的庭院,卢玛宏磨坊酒店围墙内的花园,古居荣小屋饭店更小巧更私密的院子。在这样的露天环境中品味色香味形俱佳的美食,真是别有一番情致。是不是每一样东西都因环境而变得愈加美味了呢?我觉得是。
同时,户外的环境的的确确改变了就餐气氛。对于米其林星级评定制,我有一点保留意见,那就是获得星星的餐厅有时会搞得太过郑重其事,把本该愉悦的一种享受变成了诚惶诚恐的仪式。侍者推荐星级菜式时低声细气,甚至如同耳语。食物端上桌时都神秘兮兮地盖着银闪闪的盖子。同时,侍者还会在食客耳边用一种牧师祈祷般的虔诚语气背诵出此菜的选料。整个餐厅一片肃穆,听不到开心的交谈。
可如果是在露天花园里吃饭,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吃饭的人、斟酒的人和照应的人都备感放松。大家穿得也更加休闲随意。不时从餐桌上传来爽朗的笑声。偶尔还会有小狗钻到桌子底下,鼻子拼命地嗅,眼睛巴巴地望着吃饭的人,期待着一片面包渣、一条红嫩嫩的羊肉、一口香喷喷的奶酪扔下来。整个就餐的氛围就像一场丰盛的其乐融融的野餐会,而不是正襟危坐的正式宴会。
当然,冬天最终还是来了。人们不得不移进室内,与明媚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暂时作别。即便如此,我还是发现普罗旺斯本地的米其林餐厅比起北边的同类餐厅来,氛围明显要轻松许多。我相信这源于普罗旺斯人不喜欢各种繁文缛节的纯朴性格。真高兴目前我对这一理论的论证尚只进行了一半。还有十一家餐厅等着我去一一调研呢。
拥抱芳妮在我心中,芳妮向来都是与佩脱拉克的萝拉、米斯特哈尔的蜜瑞儿并驾齐驱的普罗旺斯最富传奇色彩的女性之一。或许我的分类有点与众不同,不过据我看,至少在体育界,芳妮比另两位女士更为知名,而且时至今日依然发挥着重大的影响。凡有滚球比赛的地方,就有芳妮的倩影。
与众多传说人物一样,芳妮的出身也显得有那么点扑朔迷离。其中一个版本声称她原是里昂的一个狂热滚球迷,类似今天花团锦簇围绕在足球运动员身边的宝贝儿们。另一版本宣称她是伊赛尔(Isere)的一名咖啡馆女招待。而流行于普罗旺斯的说法则是她曾在滚球运动(法国滚球是法国南部的一种球戏,玩法为游戏者在跑动中投球,今已改为投球者必须双脚并紧而立,或是一脚悬空站立。——译者注)起源地之一——拉修达的一家酒馆工作,照应着各色玩滚球的人。作为半个普罗旺斯人,我自然对这种说法深信不疑。
不管滚球爱好者对芳妮的出身如何莫衷一是,对她在这项运动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家是早已达成了共识:只有芳妮能给那些以13比0的悬殊比分落败的球手们一点儿安慰和补偿呢。不过,用什么样的方式安慰和补偿这些颜面扫地的可怜人却是个敏感话题。通常让他们轻轻吻一下就可以充作安慰奖。问题在于该吻在哪里?
起初,目标区域锁定在脸颊部位。然而岁月流转,目标区域也随之转移。据说一次蓄意而为的服装事故让芳妮的****春光外泄。接下来发生的事自是不言而喻。
今天,“芳妮”已成为滚球运动中的一个专业术语。“抱抱芳妮”,“搂搂芳妮”或是“亲亲芳妮”都代表以13比0惨败。而且普罗旺斯大大小小的体育酒吧里随处可见芳妮春光乍泄的雕像或墙塑,专等败将归来献上一吻。安慰奖的含义已经走了味儿,世上这类例子难道还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