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常说鄱阳是兵家必争之地,“吴伐楚,取番”,就是在汉末,仍为兵家必战之处。但是自鄱阳湖东扩之后,湖成了鄱阳的天然屏障,重大的战事几乎很少了,即使发生战斗,那也是夺地之战,而不是战略或战术的需要,这就使鄱阳成了偏安一方的所在,于是有了吴唐66年的统治。在这近70年的时间里,北方的战争不断,王朝更迭频繁,局势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社会经济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相反,处在南方的鄱阳,从“安史之乱”到黄巢起义,都是北方难民避乱安身之所。进入杨吴的统治,包括南唐之后,由于统治者们比较注意社会生产,实施了一些有利于恢复生产的政策,比如历史学家称道的征收谷帛,提高绢价,督民耕桑等促进农业生产的举措。就是说对税赋的征收,不但可以以谷物和织品缴纳,而且将缴纳的实物折成市价,并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提高,以这种举措来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其具体做法,不妨抄摘一段洪迈《容斋随笔》全文收录的,北宋太常博士许载着《吴唐拾遗录·劝农桑》一文中的记载:“吴顺义中(921年),差官兴版簿,定租税,厥田上上者,每-顷税钱二贯-百文,中田一顷税钱一贯八百,下田一顷千五百,皆足陌见钱,如钱不足,许以市价折以金银。算计丁口课调,亦科钱。”这是杨吴中期的赋税情况,税率应该说不仅高,而且苛刻,重不算,还不能交实物,只能交现金。后来一位叫宋齐丘的江西人上书,提出可以缴纳实物,并且把实物的市价由“绢每匹市价五百文,绸六百文,绵每两十五文”,提高为“绢每匹抬为一贯七百,绸二贯四百,绵为四十文,皆足钱”,这还不算,还要免除“丁口课调”。这种政策一直延续到南唐,南唐的李昪又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推行了鼓励农桑的举措。公元939年南唐升平三年,朝廷下令“民三年艺桑及三千本者,赐帛五十匹,每丁垦田及八十亩者,赐钱二万,皆五年勿收租税。”这些政策,使南方广大地区呈现出“野无闲田,桑无隙地”的景象。按照《资治通鉴》的说法,“旷土尽辟,桑柘满野”。到南唐李昪末年,鄱阳基本属于“耕织岁滋”,连年丰收的地区。
农业是如此,其他方面呢?据史料记载,鄱阳铸钱中心——永平监,不论在规格还是生产规模,在南唐都有了空前的提高。《太平寰宇记》说:“永平监者,本饶州铸钱之所,伪唐立为监。”由所升格为监,行政级别高了。这还不算,铸钱量也翻了几番。在南唐时期,其所辖地区,除永平监之外,没有第二个铸钱的处所。南宋史学家李焘,在他编着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说:“初,李氏岁铸六万贯,自克复增冶后,然不过七万贯。”这里的李是指南唐的李昪。可见永平监的铸钱能力,南唐时比唐朝元和年间的岁额七千贯,增加了八倍半以上。
南唐期间,我们鄱阳永平监所铸的钱币,铜钱有“开元通宝”、“永通泉宝”、“唐国通宝”三种,另外还有铁钱。“开元通宝”是唐朝武德年间所铸的钱,南唐只是依样铸钱。“永通泉宝”是大钱,一个能当开元钱的十个。钱币学家、南宋鄱阳人洪遵,在他的《泉志》一书中说:“此钱有三品,字八分书者径寸五分,重五铢七参,背面肉好,皆有周郭;篆文者径寸三分,重五铢七参,轮廓重厚,铜色昏暗;又有面为篆文,背为龙凤形者。又八分书文曰‘永通泉货’。”而“唐国通宝”是小钱,以两个当开元钱一个。“唐国通宝”分五种,规格大小不一,大约一千个小钱,重16两制的3斤12两。在现代钱币收藏中,“永通泉宝”的一级品价格,每枚髙达一万五千元上下。“唐国通宝”的镇库大钱,每枚价值10万元左右。当然,我这里所说的价格或许早已过时,无非供爱好者参考而已。
在吴唐时期,鄱阳的水上运输也有了新的发展。这个发展,又与景德镇的瓷器制造有很大关系。当时,还被称作饶州浮梁县的制瓷业,在唐朝的基础上,获得了新的进步。这种进步,不仅为后来的宋代制瓷作了铺垫,也为饶河流城的水运加大了提速。随着对浮梁瓷的需求增大,鄱阳的中转地位也在提升,这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鄱阳湖形成后,给鄱旧带来的-种新气象。对此,我们不能不对这两个短暂且范围不太大的王朝予肯定。
陈陶、徐铉和钟泰章
在说吴和南唐的鄱阳时,有三个人不得不顺带说说,一个是陈陶,一个叫徐铉,还有一位叫钟泰章。
先说陈陶,我把他放在这个历史时期说,肯定会遭到一些非议,甚至有可能,对我下面的观点不能认同。作为一家之言,我还是按照我的思路和掌握的资料、以及自己的体会说下去。
关于陈陶,有很多版本,从习惯上看,多半认定为唐朝人。陈陶,字嵩伯,至于籍贯,有三种说法:鄱阳、岭南、剑浦(今福建南平市)。据有的资料说,他出生在公元812年唐宪宗元和七年,以诗人、处士、着名道家存迹于历史的,而且是个带点神仙色彩的人物。据说,他隐居在南昌西山后,历经了五代十国,直到北宋太祖开宝年间(969一976),有人进山砍柴还看见他。如果这是真的,他至少活了160岁。可是,在唐诗中,陈陶在晚唐时期便离开了人世。比方说诗人杜荀鹤、张乔、曹松等都写过《哭陈陶》的诗。以杜荀鹤和曹松的诗为例,我们就知道陈陶在晚唐时真的是死了,而且死在杜甫故世的地方——湖南的耒阳:杜荀鹤的诗是这样写的:“耒阳山下伤工部,采石江边吊翰林。两地荒坟各三尺,却成开解哭君心。”曹松的诗则说:“园里先生冢,乌啼春更伤。空余八封树,尚对一草堂。白日埋杜甫,皇天无耒阳。如何稽古力,报答甚茫茫。”从杜荀鹤的诗中我们又知道,这位死了的陈陶入过翰林。与杜荀鹤、张乔、曹松他们同时代。而比上面三个人,死得稍晚的和尚诗人贯休,却在黄巢起义之后,经鄱阳去庐山时,写有两首与陈陶相关的诗,一首叫《春晚闲居寄陈嵩伯》,一首叫《春寄西山陈陶》。从贯休的诗中,又无法找到陈陶己经死逝的痕迹。还有-位和尚诗人齐己,他也写过-首诗,叫《过陈陶处士旧居》。你看,这下就有矛盾了,杜荀鹤说陈陶为翰林,齐己说陈陶是处士,处士指什么?没有做过官。这分明是两个人嘛。看来,北宋有人看见的陈陶,恐怕就另有其人了。那么,历史上的陈陶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认为这是两个同名同姓,而且都是诗人的陈陶,相混的结果。前者是岭南或剑浦的陈陶,后者才是鄱阳的陈陶。我的这个观点,来源于《辞海》和《全唐诗》。《辞海》的陈陶条,1979年版和1999年版也有不同。79年版说:”(约812-885前)唐诗人。字嵩伯,鄱阳(今江西波阳)人,一作岭南(今广东、广西-带)人,又作剑浦(今福建南平)人。大中时游学长安。后隐居南昌西山。其诗多表现出世消极思想,《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首,为世传诵。有诗集十卷,己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卷。”99年版则说“唐诗人。字嵩伯,自称三教布衣。大中时,游学长安。后隐居南昌西山。工乐府。《陇西行》写征戌之苦,为世传颂。有诗集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另南唐尚有一陈陶能诗而好道教,旧时多将二人事迹及作品相混。”尽管条注大同小异,实际上还是有很大区别。79版纯碎是唐朝的陈陶注,而99版则把两个陈陶还是相混了。因为他们还是把重点放在那位死在耒阳的唐朝陈陶上。如果我们认真去琢磨一下《全唐诗》中陈陶的诗,就会发现之中确实存在两个陈陶。
“忆昔鄱阳旅游日,曾听南家争捣衣。今夜重开旧砧杵,当时还见雁南飞”,这是一个陈陶写的;而另一个陈陶写道:“千里潺湲建溪路,梦魂一夕西归去,龙舼欲上巴兽难,越王金鸡报天曙。”前一首诗名为《鄱阳秋夕》,后一首为《闽川梦归》。作为鄱阳人的陈陶,总不会把自己的故乡,作为昔日的旅游地吧!
而福建或岭南的陈陶,也不会在闽北梦着西归吧!我们知道,鄱阳曾是福建通往京师的必经之途,对于地理观念没有现代人这样明确的古人,鄱阳的地理方位无疑在西。当然,仅凭这两首诗是分不出两个陈陶来的,更无法从哪几首诗中,证明其中一位陈陶是鄱阳人,而且时间也不允许,我在这里信马由缰地去考证,我今天之在这里,把他作为说事的一个内容,无非是借此机会抛砖引玉,期待有心者进一步分辨,使这个历史陈案,能够有个比较圆满的结果,以使历史上那个鄱阳人陈陶,早日回归故里至于徐铉,那是鄱阳历史应该记上-笔的人物之一。徐铉,五代至宋初人,文字学家。字鼎臣,扬州广陵(今江苏扬州)人,起初在南唐做官,后来归顺宋朝。他和自己的弟弟徐锘齐名,号“大小二徐”,又与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中主要人物韩熙载-道,谓之为江东韩徐。徐铉曾与句中正等校订《说文解字》并增补19个字进正文,又将经典相承和时俗通用,为《说文》所不载的402个字,附在了正文之后,后世人将这种《说文解字》称作《大徐本》。徐铉是因为受贬谪,在南唐时到饶州任刺史而到鄱阳的。在《全唐诗》徐铉的六卷诗中,有三首与鄱阳有关,其中有首是在贬谪鄱阳前夕写的,诗名叫《移饶州别周使君》:“正怜东道感贤侯,何幸南冠脱楚囚。皖伯台前收别宴,乔公亭下舣行舟。四年去国身将老,百郡征兵主尚忧。更向鄱阳湖上去,青衫憔悴泪交流。”徐铉这首诗哪里是写移官,分明是悲忿忧怨的渲泄。因为徐铉移官的时间,正在南唐李憬,向后周伏首称臣的第四个年头,他感到耻辱难消又无可奈何,在这种情况下能不悲愤忧郁。据史料记载,徐铉后来就是因为向北宋皇帝直言,对南唐后主李煜的不公平待遇,而惨遭杀害的。
最后说说钟泰章。在旧《饶州府志》里,钟泰章被列作为唐朝刺史,这是不正确的。其实,他是吴时鄱阳的地方官。钟泰章是安徽合肥人,杨吴时为左监门卫将军,这种职务属赠职,没有实权。公元908年后梁开平二年,他随后来成为吴国皇帝杨行密的爱将徐温,杀了张颢,才擢为滁州刺史的,他在鄱阳任刺史应该是杨吴时期,不在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