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这个女孩子刚上班,店里就进来了三位客人,客人一落座就点了饮料,第一位客人点的是冰红茶,第二位客人点的是冰咖啡,第三位客人点的也是冰咖啡,但是第三位客人特别强调要用干净一点的杯子。
很快,光平将这三位客人所点的饮料用盘子端了出来,一边朝他们坐着的方向走来,一边大声地向这三位客人问道:“你们谁点的冰咖啡是要用干净一点的杯子……”就凭这一句话,老板当场就毫不客气地炒了她的鱿鱼,因为谁也不会去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在工作中,要讲究“问”的方式。同样,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要把握好“问”的分寸,恰到好处地“问”好该问的话。
据说,香港一般茶室因为有些客人在喝可可时要放个鸡蛋,所以,侍者在客人要可可时必问一句:“要不要放鸡蛋?”老板却建议侍者不要问“要不要放鸡蛋”,而是问:“您需要放一个鸡蛋,还是两个鸡蛋?”这样提问就缩小了对方的选择范围,更利于自己的生意。
再比如,在酒馆里点菜时,你向服务员咨询:“今天的石斑鱼好不好?”这是句废话,因为他一定会说好,除非你是那儿的常客。倘若你换一种问法:“今天有什么好的海鲜?”那么,效果就完全不同,你就可以吃到真正的海鲜。
因为这两句问话会引起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反应。前一句话只有“好”或“不好”两个答案,为顾全店家招牌,服务员不能说“不好”,并且好不好的标准也没有固定模式。而第二种问话定义广泛,回答甚至可以是:“今天没有什么好的海鲜,但今天信丰鸡又肥又嫩,值得一试。”另外,服务员见有人求教于他,自尊心得到了满足,自然会比较各种海鲜,推荐最好的。
“问”不仅要根据条件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也要根据前后语境而恰当地选择语言。
7.“回答”也要有技巧
“回答”要讲究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有好的效果。一般情况下,“回答”的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八种:
——以虚击实。
有一次,一位记者问扎伊尔总统蒙博托说:“你很富有,据说你的财产达到30亿美元,”
表面上看来,这一提问好像是对他家庭情况的一般性提问,实则用意很深,完全是针对蒙博托本人“是否廉洁”而来的。这是一个极为敏感的政治问题,也很难回答,若矢口否认,别人不会相信;若照实说,显然不妥。那么,应该怎样回答呢?
蒙博托笑道:“一位比利时议员说我有60亿美元,你听到过吗?”
蒙博托没有就自己是否拥有30亿美元一事直接做出正面回答,而是列举了一个更大的显然是夸张了的数字,以嘲讽的口吻反问记者,由此及彼间接地否定了记者的提问。
——巧用模糊语言。
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的儿子王元泽年幼时,有一位客人知其不辨同笼的獐和鹿,却故意问他:“哪一头是獐,哪一头是鹿?”
王元泽不慌不忙,沉着地答道:“獐旁边那头是鹿,鹿旁边那头是獐。”
王元泽年幼无知,本来无可厚非,可是他却机智地巧用模糊语言为自己解围,显示了他的聪颖、机智和过人的应变能力。
——以退为进。
甲:“你长得这么漂亮,怎么还没有找到对象呀?”
乙:“是的,因为我挑得比你仔细。”
这两段对话,因问话的人咄咄逼人,语气尖酸又无顾忌,所以答话的人采取了先认可,而后回敬。这就叫以退为进。
——避难就易。
宋徽宗写得一手好字,常为此询问大臣:“我的字怎样?”大臣们也无不奉承。
有一天,宋徽宗问米芾:“米爱卿,我的字怎么样?”米芾是书法大家,书法胜过宋徽宗,如恭维皇帝第一,必然要委屈自己;如夸耀自己第一,又必然会使皇帝扫兴,这还真是个不好回答的难题。
米芾想了想说:“臣以为在皇帝中,您的字天下第一;在大臣中,则微臣的字天下第一。”
宋徽宗听了心领神会,不得不打心底佩服米芾的机智。
——围魏救赵。
即不受对方提问的牵制,而是采取攻势,提出令对方头痛的问题,使其陷入自顾不暇的窘境,不得不放弃原来的提问。
如一方说:“我想知道对于此问题贵国采取的最终措施是什么?”
另一方说:“请阁下相信,我们最终是会解决这个问题的。而我倒真有点担心,如果贵国的反政府运动继续发展下去,贵国政府是否仍有维持现行统治的能力?”
——答非所问。
答非所问,是一种回避战术。即以非实质性的话将对方的锋芒引开,表面上好像已经做了回答,其实已悄悄地避开原本棘手的问题,这样可以避免许多尴尬。
有一次,作曲家勃拉姆斯参加一位年轻钢琴家举办的演奏会。年轻钢琴家为席勒的诗《钟之歌》谱了一首曲子之后,特地举办了这场演奏会。勃拉姆斯在演奏会上聚精会神地倾听,显出一副极为陶醉的模样。于是,年轻的钢琴家兴奋万分,演奏会一结束,便喜滋滋地询问勃拉姆斯:“阁下是不是很喜欢这首曲子?”
勃拉姆斯答非所问地笑着说:“这首《钟之歌》果然是不朽的诗。”他很巧妙地避开了这个问题,委婉而有礼貌地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他很欣赏这首不朽的诗,但却不认为钢琴家的曲子水准有多高。
——无效回答。
无效回答,可分为两种,即“有效性无效回答”和“纯无效回答”。表面上看前者没有直接回答问题,实际上却有很深的内涵,需要对方去领悟;后者即从回答者的答话中找不出任何答案,多半是回答者不愿回答或不好回答。
某大学负责招生的工作人员到某市招收考生。有一位考生找到这位负责招生的工作人员,问:“听说我的名字已登入贵校的招生名册,请问我能被贵校录取吗?”
那位负责招生的工作人员笑了笑说:“我们学校是要招收一些新生,我的名册上已登记了不少考生名字,你的名字也记在上面,能不能录取,请你去看报纸上我校录取新生的名单吧!”
这位某大学负责招生的工作人员,虽然也回答了那个考生提出的问题,其实从答话中找不出“能录取”或“不能录取”的答案,要想得到答案,只有到报纸上刊登的录取新生名单上去找了!
——诱导否定。
美苏关于限制战略武器的四个协定刚刚签署,基辛格就在莫斯科一家旅馆里,向随行的美国记者团开始介绍情况。一位记者问:“美国有多少潜艇导弹在配置分导式多弹头?有多少‘民兵’导弹在配置分导式多弹头?”
基辛格回答说:“我不确切知道正在配置分导式多弹头的‘民兵’导弹有多少。至于潜艇,数目我是知道的,但我不知道是不是保密的。”
一个记者急忙说:“不是保密的。”
基辛格反问道:“不是保密的吗?那你说是多少呢?”
这种诱导提问可使对方陷入自我否定之中,从而解除回答之难。
8.别样问题别样回答
清朝乾隆年间,宁波天童寺有个叫圆智的和尚,他能言善辩,远近闻名。
有一次,乾隆皇帝只身微服南下,来到宁波后,便独往天童寺来。圆智闻知此事,马上下到山脚,笑迎乾隆皇帝,双手合十,躬身轻声道:“小僧天童寺住持圆智接驾来迟,万岁恕罪。”
乾隆听说此人就是能言善辩的圆智,于是想先给他一个“下马威”。乾隆把面孔一板,厉声问道:“你既知朕躬身到此,为何不率众僧大开山门跪接圣驾?只这轻轻一揖,莫非有意亵渎圣躬?该当何罪?”
圆智不慌不忙地说:“小僧岂敢亵渎圣躬,只因这次圣上南巡,乃是微服私访。小僧要劳师动众,惟恐引起游人瞩目,有碍圣上安康,故独自一人在此恭候。”
乾隆听他说得合情合理,只好说:“恕你无罪,前面带路便是。”
一路上,乾隆又道:“大和尚,今日朕躬上山,你能不能拿我作个比方?”
圆智闻言,暗自思忖:“这可不好比。要是比得不好,全部都得遭殃。”但他忽然脑子一转,笑着说:“万岁爷上山,可有一比:好比佛爷带你登天,一步还比一步高。”
乾隆一听,心里不大是滋味,圆智自比“佛爷”,占了自己的上风,但又无可指责,只好暂时作罢。
两人来到天王殿,只见弥勒佛喜眉笑眼地迎面而坐,乾隆的点子来了,便指着弥勒佛问圆智:“请问大和尚,他为何而笑?”
圆智答道:“启禀圣上,他是在笑贫僧命运乖蹇,身入空门,终日青灯木鱼,碌碌无为。”
乾隆一听,心中暗喜:这下子给我抓住把柄了。又问道:“他也在对我笑,照你所言,他也在笑我碌碌无为了。”
圆智面对乾隆咄咄逼人的发问,不慌不忙地应答道:“哪里哪里,佛爷对不同的人笑有不同的意义。他对万岁爷迎面而笑,是笑你为万民操心,以国事为重,不像凡夫俗子,气量狭窄,笑里藏刀!”
这一番话所指,乾隆心中自然明白,但却又无懈可击。
乾隆离寺时,圆智送他下山。走到半山腰,乾隆想起上山之比,想再难一下圆智,便说:“我上山时,你说我一步还比一步高,现在我正在下山,你又该怎么说呢?”说完,得意地看着圆智。
谁知圆智稍思片刻,即从容答道:“如今好比如来佛带万岁下山,后头更比前头高啊!”
“啊?”乾隆一听,目瞪口呆。
在这里,圆智面对乾隆皇帝的“下马威”,过关斩将,应对自如,除了他才思敏捷之外,也与他关于根据需要变换角度而随机应变有直接的关系。
9.“反讥”可击中对手要害
如果我们从多个方位和角度看物体,就可以看到不同的形状。同理,人们从多个方位和角度看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结论。
有一个人,非常骄傲自大,他不愿生活在集体之中,却还振振有词地辩解道:“只有羊呀、猪呀,才是成群结队的,狮子、老虎都是独来独往的。”
作家马铁丁反问他道:“一般来说,狮子、老虎是独来独往的,但是刺猬、癞蛤蟆、蜘蛛也都是一样的独来独往啊。”
这样一来,马铁丁就以其人歪理又重重地还击本人,把自比兽中之王的狂妄之徒比作了刺猬、癞蛤蟆、蜘蛛之类的小动物。
同样,前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也非常注重运用这种方法来反驳一些无赖之徒。他妙语连珠,论辩的语言蕴含着无可辩驳的力量。
有一次,马雅可夫斯基的演讲刚进行完,一个胖子随之挤到讲台边嚷道:“我应该提醒你,马雅可夫斯基同志,拿破仑有一句名言——从伟大到可笑,只有一步之差。”
“正是,”马雅可夫斯基用手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那个胖子说,“从伟大到可笑,真是一步之差。”
其实,胖子的本意是想说马雅可夫斯基的演讲有些可笑,或者近似于可笑,而马雅可夫斯基面对这个挤靠到讲台前的无礼之徒,反而借用他的这些话,非常巧妙地向他反击,点明可笑的正是“与我只有一步之差”的你!
这就是利用了对方说出来的话让对方得到反击的效果。
有时,我们也可以换一个角度、一个方位来说明问题或反驳他人,从而使对方较容易地接受自己。
有一对夫妻,在谈论婆媳关系的问题时,妻子说:“造成婆媳关系不好的原因都是因为婆婆不会做人。”
丈夫反对她的观点,妻子就和丈夫辩论起来。
妻子又说“你妈和我吵了几次,哪一次不是她的错?第一次,是因为她向别人说我的坏话。第二次,是由于……”
丈夫也不答辩,而是以冷静的口气对她说:“昨天,我路过你弟弟家,你妈哭着对我说你弟媳妇又和她大吵了一场,好像是为了钱的事。”
妻子一听就气得大骂她的弟媳:“那个贪得无厌的小东西,整天就只知道要钱。”
丈夫说:“是不是你妈也有不会做人的地方?”
妻子肯定地回答:“胡说!我妈对她好着呢,钱都用在她身上了,是她自己不知好歹,一点都不知道感恩。”
“照你这么说,婆媳关系不好的原因,并不都是因为婆婆不会做人啦?”妻子这时被反驳得哑口无言。
还一对夫妻,结婚已经有十多年,并且每个月都要给双方的父母寄生活费。这事一直由妻子来办,可是妻子却每个月给自己的父母寄500元,却给丈夫的父母寄200元。丈夫一直恼怒在心,却也不好发作。
平时,丈夫每天下班总要先抱抱小儿子,可这天回家后,他见到小儿子正在摇车里哭,却假装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一样,一反常态地走到5岁女儿的身旁,把5岁的女儿抱了起来。
正在做饭的妻子扭头看到了,急忙喊道:“儿子都哭成那样了,你怎么不去哄哄他?”
丈夫不紧不慢地说:“这200块的,还是你来抱吧!我要抱500块的。”
聪明的丈夫风趣而又不失原则地请妻子进入了自己所预设的“圈套”,有力地针对事情的实质还击了自己的不满。
妻子听后觉得很不好意思,以后每月也开始给丈夫的父母寄500元钱了。
好口才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在反讥的过程中,要击中对手的要害就要有力量,你完全可以捡起对方扔过来的石头砸他们自己的脚。
10.该拍的“马屁”不能省
莎士比亚说:“我们所得到的赞美就是我们的薪水。”
赞美是温暖灵魂的力量,任何人都需要赞美。赞美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的照射我们就无法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