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孔子趣味问答
4968300000081

第81章 孔子的学生中以德著称的是谁

据《史记》记载,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艺者七十二人,称“七十二贤人”。这“七十二贤人”当中,在德行方面出众的有:颜回、闵损、冉雍。

众所周知,颜回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为孔子三千弟子之首、七十二贤之冠,他德行高洁,天资聪颖,循礼行仁,尊师重道,深居陋巷,箪食瓢饮,虽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他平生好学不二过,其心三月不违仁,是中国德行修养的代表,好学乐道的典范,被后世尊为“复圣”。颜回素以德行著称。严格按照孔子关于“仁”“礼”的要求,“敏于事而慎于言”。

有一个“颜回偷食”的典故,也能从侧面反映颜回的德行。典故说的是孔子和弟子们被困在蔡、陈时发生的事。当时孔子和弟子们被困了7天,粒米未进,大家都饿得头昏眼花。颜回趁大家午睡的时候,去向人乞讨,得到了一些米,于是他高兴地燃起火来为大家煮粥。在煮粥时,他发现有肮脏的东西掉进锅里去了,就连忙用汤勺把它捞起来,正想把它倒掉时,忽然想到,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啊,于是就把它吃了。恰巧这时孔子走进厨房,还以为颜回在偷食,就把他狠狠地教训了一顿。经过解释,孔子才恍然大悟。孔子非常感慨地说:“我亲眼看见的事情也不确实,何况是道听途说呢?”

孔子另一个以德著称的弟子是闵损。闵损字子蹇,比孔子小15岁,春秋末期鲁国人。闵损守身自爱,“不仕大夫,不贪污君之禄。”季代曾派人去请他出任费邑宰,他却要来人替他婉言推辞,并说,如果再来召我的话,那我就渡过汶水出国去了。闵损是孔子弟子中唯一明确主张不做官的人。有一个时期,晋国、楚国想以高官厚禄,诱使闵损去干有损仁德的事,被他断然拒绝。此事一时间被传为美谈。孔子后来在总结其得意门生的特长时,曾将他与以德行名世的颜渊相提并论,说:“德行:颜渊、闵子蹇、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先进》)。这表明,在孔子看来,他的道德修养是很高的,被列为孔门四科十哲(德行科)之一。

冉雍在孔门弟子中也以德行而著称。冉雍,字仲弓,与冉耕(伯牛)、冉求(子有)皆在孔门十哲之列,世称“一门三贤”,当地人称为三冉。冉雍曾做过季氏私邑的长官,他为政“居敬行简”,主张“以德化民”。但是在季氏“仕三月,是待以礼貌,而谏不能尽行,言不能尽听,遂辞去,复从孔子。居则以处,行则以游,师文终身。”孔子对其有“雍也可使南面”的赞誉。这是孔子对其他弟子从来没有过的最高评价。孔子临终时在弟子们面前夸奖他说:“……贤哉雍也,过人远也。”所以后世对冉雍的评价甚高。如荀子在他的《儒效》篇中,就把冉雍与孔子相提并论,说:“通则一天下,穷则独立贵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污,非大儒莫之能立,仲尼、子弓(即仲弓)是也。”

中国古代读书名言七则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蒲松龄《阿宝》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朱熹《朱子语类大全》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训学斋规》

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