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这样说话办事最给力
4905400000028

第28章 建路搭桥,寻找过渡的“第三者”(1)

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人人自危,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压力感。这就需要在处事的时候以价值为取向,看到各种关系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要单枪匹马,要充分利用一切人脉资源--亲戚、朋友、同乡还是其他关系,只要能用得上,就不能放弃,这样说话、办事才会少些坎坷,多些顺畅。

1.找对靠山,跟对人

在追求人生成功的道路上,我们与其打着灯笼在黑夜里苦苦寻求,倒不如踩着成功者的足迹往前走。那些开路的先驱,那些能够提携、帮助我们办成人生大事的人就是我们的贵人。

在攀向事业高峰的过程中,寻找贵人相助往往是不可缺少的“手腕”。贵人所给予我们的一次扶助、一次机会、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通常都不是我们用聪明、努力或者金钱可以替代的。没有贵人的帮助,我们将难有作为。找对靠山,跟对人,才能离成功更进一步。

小沈阳火了!凭借在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中诙谐幽默的表演,一举成为春晚一颗亮丽的新星,征服了全国的观众,一时之间,小沈阳家喻户晓,红遍祖国大江南北。

小沈阳出生于辽宁省开原市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自小就表现出超人的艺术天分。后来,进入铁岭县艺术团学习二人转表演,2000年进入吉林林越艺术团,2006年正式成为赵本山的弟子,开始系统地学习二人转。通过老师的悉心指导和自身的刻苦努力,小沈阳在艺术的道路上有了质的飞跃,并开始在电视剧中崭露头角。

他不仅二人转演得好,歌唱得也棒,模仿能力更是惊人,刀郎,刘德华、张雨生、阿杜、阿宝等歌星的声音,他都能模仿得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

作为一名艺人,上春晚是他最大的心愿,虽然没有多少报酬,但春晚庞大的观众群体对于提升一个演员的知名度来讲是无与伦比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春晚简直就是一个效率极高的“造星机器”。正因如此,对于一名普通的演员来讲,要想上春晚简直比登天还难。小沈阳又是凭什么能在春晚上一炮走红呢?这是因为他找到了赵本山这座最大的“靠山”,找到了“贵人”。

作为赵本山在2006年收的徒弟,小沈阳正是凭借老师赵本山的提携才得以走上春晚舞台的,可以说,正是依托赵本山这个“靠山”,小沈阳才得以成功。

现在看来,小沈阳的成功有偶然也有必然。偶然是遇到了“靠山”赵本山,必然是小沈阳本来就有特殊的才艺,比如,他可以学很多明星的演唱,甚至可以比原唱声音更高。当然,归根结底还是必然在起作用,如果没有这一身才艺,遇到一百个赵本山,小沈阳也火不了!可是如果没有“贵人”,小沈阳就很有可能还在幕后。

从这件事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一个人要谋取成功,就要讲求策略走捷径。依附于人要找对靠山,要选择有发展前途并能使自己得到提拔和重用的品行端正的人,一旦遇到,就要把握机会,为自己的成功留一道护身符。

被誉为中国历史上三大谋臣之一的刘基,字伯温,便是这样一位“喜新厌旧”之人,他在元末明初的政治舞台上左右逢源,最终为大明王朝的建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刘基少有大志,十四岁的时候便满腹诗书、才华横溢了。

少年得志的刘基,很想做一番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事业。时值元朝末期,官场腐败,贪官横行,整个社会统治已是大厦将倾。但刘基并没有感到独木难支。他一方面清廉为官,一方面与贪官污吏做斗争。可是不久,刘基的行为便让他碰了一鼻子灰,之后又因上文弹劾监察御史失职而得罪上司,因此被排挤回家。

但这儿并没有使年轻的刘基灰心丧气、丧失斗志。在回乡隐居的日子里,他仍刻苦钻研易经八卦,兵书战策,并广交宾朋,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力,随时准备东山再起。他深信,有了梧桐树,不愁没凤凰。果然,刘基的名声越来越大,登门求教的人纷纷而来。刘基很是高兴,觉得出头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适值元末,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黄岩人方国珍因被诬告通寇,杀仇家,率兄弟三人聚集海寇数千骚扰江浙,朝廷几次派兵都没剿灭,连江浙行省左丞孛帖木儿都被其活捉,于是朝廷决定许以高官厚禄招降方国珍。但方国珍几降几叛,弄得人心惶惶。江浙行省终于想到了刘基,举荐他为元帅府都事。

深居简出十几年的刘基再一次感到眼前出现了光明。他一到任就力主用武力严剿方国珍,刘基做梦也没想到,正布置出兵呢,朝廷令下,说他擅作威福,夺去兵权不算,还把他羁管在绍兴。刘基一气之下,头发都白了一半,弃官回青田老家,再度隐居。

这次官场失意对刘基的打击是十分沉重的。

此时的刘基已年近五十,他以为此生将不再有什么机会了,一身的才华抱负也就要付之东流。谁知道此时农民领袖之一的朱元璋再度请刘基出山,刘基对朱元璋半信半疑,很不愿意出山,经朋友再三劝告,刘基到了朱元璋驻扎的应天。

到了应天之后的刘基,心情仍然很抑郁。朱元璋召见他那天,他懒懒散散地来到朱元璋的帅府,见朱元璋时只略略一拜。当朱元璋问到关于如何建立功业时,刘基随机想出了治国十八策,说得朱元璋点头称是,亲自为刘基斟茶,继续向他征求有关军事作战等各方面的意见。

朱元璋为了笼络像刘基这样的文人,专门修了一所礼贤馆,对文人们给予很高的待遇,而且一旦听到他们有什么高明的见解,立刻予以采纳。刘基感到终于遇到了明主,决心利用自己的军事才能,死心塌地地追随朱元璋,为其出谋划策。

从此,朱元璋把刘基当成心腹谋士,事无大小,都要同刘基商量。朱元璋称呼刘基时只用先生而不呼其名,借以表示尊重。这就更加增强了刘基报答知遇之恩的愿望。

最后在徐达、常遇春、李善长等众多武将文臣的辅佐之下,朱元璋终于一统江山,开创了大明王朝的百年基业。

刘基审时度势,不盲目愚忠于元朝,终于在元末乱世中一显身手,使自己的才学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最后得以成为明朝开国的第一功臣。

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一个人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光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这就要讲究找靠山走捷径的策略。找靠山要择善而从,择优而随,择德而附。找准靠山,人生吉祥如意,事业青云直上。

人生在世,如果选准了靠山,成功就会相伴而来。成功的方式有多种,与人合作可以成功,在人手下干事也可以成功,关键要找准人。

2.上司是梯子,借梯可升天

办大事,做“大”人,靠自己的力量远远不够,拉拉关系,走走捷径,不要觉得难为情。

聪明的人在社交应酬中往往善于与自己的上司搞好关系,以此来成就自己的事业。

怎样才能够与上司建立起亲密的关系,用好这副拐杖呢?把他作为自己手中的拐杖,应该借鉴以下方法:

(1)正确看待领导

如果把上司看成你命运的主宰,成功的阶梯,去逢迎他们;或是把他们看做是做官的,与自己毫不相干,除了公事以外,彼此不闻不问,敬而远之;抑或觉得他们学历比自己还低,对他们不屑一顾,这些方法都不易与上司相处。

正确的方法是应该把上司看做是与你的前途密切相关的人,是你的直接领导,你应该尊重他,使他对你产生好感。不论是上司的公事还是私事,你都应该积极关注,努力做好,这样,你才能与上司搞好关系,实现自己的愿望。

(2)与上司相处最重要的是尊重主管人员的职权

在上司没做主张之前,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尽管提出。一旦他已拿定主意,你就不要再争议。记住,你看见的只是其一,他定的却是全盘大计。你做的事,他必须负责到底,不要以为自己的想法比上司的高明,作为下属,服从领导是一种美德。

(3)公事公办

严肃也好,随便也好,让上司去选择。不要怕他,不要看到他就手足无措,或把他看做重要人物来崇拜。有些人在领导面前手足无措,战战兢兢,连话都不会说,这样的人领导是不会欣赏的,他也不会与你建立友好的关系。

(4)不卑不亢是起码的态度

别千方百计地讨好上司,更不要牺牲同事来博取上司的欢心。但是适当地赞扬未尝不可,当上司有好方法、妙主意时,可以向他表露你的赞美之意。其实有主见的上司最见不得的是拍马屁的人,所以,过分的吹捧,就会适得其反。

(5)最得上司欢心的还是工作表现

你工作有成绩,他也有一份功劳,你与上司处得越好,干得就越有劲;你帮他把事情办好,自己的前途也越光明。

(6)对上司应以诚相待

如果在业务上有两位以上的上司,你必须认清谁是你的主管,应将有关业务问题向他请示,获得他的信任与支持。另一上司交给的事情,在不相互冲突的情形下,也应尽力去办理。如果与直接上司的指示相冲突,你应委婉陈述困难,求得谅解,不可在两位上司之间投机取巧。否则,你会里外不讨好。

(7)不要伤害上司的自尊心

例如,不要越级呈请,不可当众谈及上司的私事。当官的都是要面子的人,他就是靠面子维持他的领导权威,如果失去面子,他就失去了威信,失去了尊严,所以,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8)在上司面前,要常常称道他的才干

一个精明的领导,不喜欢别人在他面前搬弄是非,他会认为“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这对一个清醒的领导来说是重要的,你必须学会常说别人的好话,而不说别人的坏话。因为一旦说别人的坏话,你就会使自己面临很多对立面,领导不喜欢你,坏话传出去,被说的人就是你的死敌。一有机会他就会使你吃不了兜着走。

(9)不要时常向上司汇报困难

如果要说困难,尽量同时提出解决困难的有效方法,否则,会使他低估你的办事能力。

(10)不要经常打扰上司

小事不必件件请示,有些事情等到有圆满的结果时再向上司报告,这样可以加深上司对你的良好印象。

(11)要让上司了解情况,这点最重要

上司要定计划,做主张,不可对上级隐瞒情况,无论好的或坏的消息,都要及时报告。

(12)即使上司十分信任你,也应遵纪守法

不要做任何擅自专行的事,否则,就会侵犯上司的职权或占夺同事的功劳。

如果你能这么做,上司就定会发现你,会把你当做一个人才来重视,最后你将受到重用。

如果你想做一个会灵活办事有手腕的人,就必须与上司搞好关系,这是在为你以后事业的成功打基础,也是你人生成功的关键一步。

3.用你的嘴说动别人的腿

动动嘴就能调动别人的腿,远不是简单的事,但这绝对是最直接、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聪明的人善于利用这一点,让自己办事的时候尽量少走一些弯路,少费一些时间,他们会用语言来直接说动他人,让他人为自己办事。

某中学无钱修缮校舍,多次循规蹈矩地层层请示,却毫无实效,不得已之下,决定由校长向本市一家企业的经理求援。校长之所以打算找该经理,是因为这位经理重视教育,曾捐款一万元发起成立“奖教基金会”。但遗憾的是,听说他近两年的经营一直不理想,校长深感“凶多吉少”,希望渺茫;但是想到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只好“背水一战”了。于是,有了下面这样一段精彩的对话:

校长:“经理,久闻大名。近日在省城开会再一次听到教育界同仁对你的称赞,实是钦佩!今日正好路过这里,特来拜访。”

经理:“不敢当!不敢当!我也只是做了点力所能及的事而已。”

校长:“经理你真是远见卓识,首创‘奖教基金会’。不但在本市能实实在在地支持教育事业,更重要的是,你的思想影响深远。‘奖教基金会’由你始创,如今已由点到面、由本市到外市,甚至发展到全国许多地区,真可谓香飘万里、名扬四海啊!”

校长紧紧围绕经理颇感得意之处,从思想影响到实际作用等方面予以充分肯定,说得经理满心欢喜、神采飞扬。

正当此时,校长又自悲地诉说自己的“无能”和悔恨:“身为校长,明知校舍摇摇欲坠,时刻困扰学生的学习,日夜危及着师生的生命安全,却毫无良策排忧解难。”

听到这里,经理立即起身拍拍胸脯,慷慨地说:“校长,既然如此,你就不必再打报告求三拜四了,需要多少钱我捐献给你们。”

校长紧紧握住经理的手,表示由衷的感谢。

这位校长可谓十分精明,他在了解对方的情况下,用美誉推崇的方式获得了募捐的成功。首先,他对经理远见卓识,首创“奖教基金会”的行为,从思想影响到实际成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恰当的赞扬。其次,悲诉自己的“无能”和悔恨,让对方给予同情,从而深深地打动了对方,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一个善于与人沟通的人,在向别人提出办事要求时,会特别注意使用礼貌语言,借以维护对方的面子,照顾人家的意愿。因为,他深深地知道彬彬有礼的语言是最好的敲门砖,可以让对方在不经意间,向你敞开心扉。

下面通过一些实例,传达给大家一些实用技巧。

(1)间接请求

①委婉请求:通过委婉的表达方式(如使用能愿动词、疑问句等)以商量的口气把有关请求提出来,显得比较婉转一些,令人比较容易接受。比如“你能否尽快替我把这事办一下?”与“尽快替我把这事办一下!”通过对比,不难看出委婉的表达方式要比直接的表达方式礼貌得多,因而更容易得到对方的帮助和认可。

②借机请求:借助插入语、附加问句、程序副词、状语从句及有关句型等来减轻话语的压力,避免唐突,充分维护好对方的面子。比如“不知你可不可以把这封信带给他?”和“把这封信带给他!”相比较,可以发现语言中有很多缓冲词语,只要使用得当,就会大大缓和说话的语气。

③激将请求:通过流露不太相信能成功的想法把请求、建议表达出来,给对方和自己留下充分的退路。比如“你可能不愿意去,不过我还是想麻烦你去一趟。”在请别人帮忙或者向别人提出建议时,如果在话语中表示人家可能不具备相关条件或意愿,就不会强人所难,同时也显得自己很有分寸。

(2)谦恭请求

通过抬高对方、贬低自己的方法把有关请求等表达出来,显得彬彬有礼、十分恭敬。比如“您老就不要推辞了,弟子们都在恭候呢!”请求别人帮助,最传统有效的做法是尽量表示虔敬,使人家感到备受尊重,乐于从命。

(3)自责请求

首先讲明自己知道不该提出某个请求,然后说明为实情所迫不得不讲出来,令人感到实出无奈,比如“真不该在这个时候打搅您,但是实在没有办法,只好麻烦您一下。”

在人际交往中,要知道在有的时候、有些场合打搅别人是不合适的,不礼貌的,但有时又不得不麻烦人家,这就应该表示知道不妥,求得人家谅解,以免显得冒失。

(4)体谅请求

首先说明自己了解并体谅对方的心情,再把自己的要求或想法表达出来。比如“我知道你手头也不宽裕,不过实在没办法,只好向你借一百元。”

求人的重要原则就是充分体谅别人,这不仅要在行动中体现出来,而且要在言语当中表示出来。

(5)迟疑请求

首先讲明自己本不情愿打扰对方,然后再把有关要求等讲出来,以缓和讲话语气。比如“这件事我实在不想多提,可你一直忘了替我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