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审美与管理视野中的影视传播
4706800000004

第4章 审美视野中的(3)

电影技术的第四次大变革是在以计算机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的直接推动下产生的。1970年英国人吉恩·扬布拉德最早提出“电脑电影”的概念,他预言当电脑一旦能够制造出写实的影像,我们就再也不需要摄影机来拍电影。那时,我们将进入一个电子现实的神秘时代,电子现实的玄奥时代。

高科技还促使了影视合流,有机地把电影的优势和电视的优势结合在一起,进而对未来的影视传播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就是把电影的化学性和电视的电子性相结合。1913年,美国人甚至做到不用拷贝,通过光纤电话线从制片公司向各地影院播放电影。随着电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热门的虚拟现实技术的成熟,电影和电视已经纳入一个统一的多媒体艺术系统中,开创出了一片视像艺术的新天地。

从写真、传真到仿真、创真的发展过程,现代影视传播已越来越离不开高科技的不断介入,它是不折不扣的信息技术的产物,是艺术与技术结合的典型范例。艺术家总是从现实生活中汲取一切可以吸收的营养,技术力量作用于现实世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给艺术家带来了新鲜素材,带来了新的艺术观念、形式、手段的变化。他们会愈来愈依附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制造出影视观众趋之若鹜的银幕奇观,从而使影视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大、影响更远、接受更便捷、艺术的审美价值更多元。问题是技术一定会使影视传播的审美内涵更丰富了吗?恐怕这是一把双刃剑。

(三)影视审美内涵对技术的依托与排斥

马克思把技术看成是历史的有力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这对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来说也不例外。毫无疑问,技术造就了文化市场的空前繁荣,使之成为现代生活方式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和象征。但是,技术既是现代文明飞速发展的巨大动力,也可以诱发道德的沦丧、艺术的堕落、精神的滑坡。以电子技术装备起来的歌舞厅就具有这种典型的二重性。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预言过:“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烁。”①总之,当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于艺术审美、传播媒体、艺术和市场的健康成长,都提出了许多崭新的课题。

电影的本质是一门艺术,但这门艺术是以技术革命为根基,以工业革命为基础的艺术。1939年法国小说家安德烈·马尔罗告诫人们:“必须永远不忘记,电影是一门工业。”②他的话尽管有失偏颇,但它告诉了人们,电影中工业成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技术在以工业为基础的电影传播中,具有两种运用方式:一方面,漠视影视传播中合理的技术因素,等于甘愿舍弃更为丰富的电影艺术表现手段,以及随之带来的多元价值;另一方面单纯地看重电影中的技术含量,忽视审美内涵,审美将沦为技术的附庸,使艺术变质从而降价贬值,因此说,电影中的技术成分与审美成分既对立又统一。具体到电影艺术的数字化一般也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说在传统电影工艺中应用一些电脑特技传达出新的视听效果,以实现导演的意志;另一方面是说整部影片的创作和传播完全由数字化技术来实现。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79页。

② 李明:《电影为什么走下坡路》,载《中国电影周报》1996年2月29日。

本亚明认为:“电影里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是合为一体的。”①麦克卢汉认为:“电影不仅是机械主义的最高表现,而且提供了最有魔力的消费品———梦幻。”②其实电影的实质就是技术、审美、商业性的不断融合。电影利用新型的数字技术可以达到艺术性、商业性的双重目的。卢卡斯首开计算机制作电影图像的先河,通过不同凡响的“星球大战”掀起了美国影坛的“特技热”。《阿甘正传》中导演用1000名群众演员表演反战场面,复制虚拟成5万多人的示威场景,每个群众演员都被复制了几十次之多,电脑为被复制者更换不同的衣服和标识,最终使人真伪难辨。还有77分钟的动画影片《玩具总动员》也是完全由电脑特技制作而成。《玩具总动员2》以数字版和胶片版同时首映,这标志着数字电影已经受到影院和观众的推崇和认可。

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电脑特技在电影制作中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成为电影艺术的一个不可缺少、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特技的广泛应用,不仅能节约制作成本,缩短拍摄时间,并且能解决疑难,创造出许多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达到的奇迹般的画面效果,从而大大丰富了电影的创造手段,增加了电影的美学元素,开拓了艺术的广阔前景。特技不仅是一项特殊技术,它可以充分调动艺术家的想像力来尽情表现银幕奇观,给影片的剧情赋予各种奇迹的功能,是多快好省的重要表现手段。

① 本亚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4页

② 麦克卢汉:《人的延伸媒体通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43页

1993年,布安林娱乐公司出品了斯皮尔伯格的科幻巨片《侏罗纪公园》,该片利用了心理美学中的“堤坝原理”,编制了“失去控制之后怎么办”的娱乐性故事情节。通过精心策划的全球性宣传计划,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电影中的技术与审美的完美结合还将会逐渐地被运用得淋漓尽致。1987年,动画专家塔尔曼夫领导的实验室制作了一部7分钟的电脑动画片《相会在蒙特利尔》,竟然使早已告别人世的玛丽莲·梦露“死而复生”。美国的恐怖动作片《木乃伊》特技费用高达80000万美元,影片设计炮制了一系列令人目瞪口呆的特技场面。片中的木乃伊依靠汲取人类精华重新获生,但因长年埋在地下,身上长有数以万计的尸虫,皮肤溃烂,令人不寒而栗。技术带来的永远是视觉上的冲击。

1994年迪斯尼推出的动画片《狮子王》,全片由3000个电脑绘画师在电脑中绘制出了300万幅图画,还原成胶片图像。这巨大的工作量确非手工能够完成。1998年6月制作期为4年的动画片《花木兰》用了700名美工动画师。《泰坦尼克号》甲板上悠然自在、情态各异的人群也都是数字化的生灵。“泰坦尼克号”轮船沉没的过程,也是计算机技术贯穿始终,从船身开始断裂,船头扎入海底,船尾沉入海底,轮船从水面消失以及甲板上的每一样东西都是数字的产物。这部获8项奥斯卡大奖的电影,其中“最佳视觉效果奖”完全属于计算机生成图像的技术贡献。高科技正在使得电影的数字化成为现实,它的确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电影艺术的创作手段和表现手法。

由于数码技术的运用,《星球大战前传》的特技效果十分引人注目,几乎无可挑剔。但由于过分强化特技,容易造成剧情内容浅薄,甚至所叙述的故事也难以连贯,人物性格苍白不鲜明,感情的表达更是一片空白。如果娴熟的电影技巧不是和丰富的经验结合到一起,数码影像特技不是巧妙地运用到故事中去,数字化的运用将会毫无意义,甚至是玩弄技术与金钱的闹剧。观众看过之后,只留下一些古怪的天马行空、花里胡哨的形象感受,长此以往,数字化的电影会进入毫无生命力的毫无感情可言的死胡同。

至此,我们可以知道,一部电影包括两种制作方式,一部分是用胶片拍出来,另一部分则是计算机在屏幕上做出来。二者融为一体创造出完美的银幕场景。随着计算机生成图像技术、仿真技术以及“数字克隆演员”的出现,技术将成为电影艺术中必须运用的不可缺少的成分。合理运用技术成果,才能使电影艺术丰富完美,价值多元。充分调动各种技术手段,是电影艺术的实际需要、市场需要,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电影商业性的必备手段。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高科技的制作并不能等同于电影审美品位、审美内涵的提高。对于艺术创作来说,一旦过分倚重技术,心灵很容易失去主动性。在好莱坞最新的技术成就应用于电影制作,主要是出于商业目的考虑。那些模式化的电影,纯粹是为了观众单纯的消遣和娱乐,浅薄的艺术创作造成的是感官的刺激、审美的麻木。技术对审美的影响,一方面带来了新的表现手段、方法,丰富了艺术内容,更新了创作观念,创造了商业价值,增加了物质财富;一方面大规模复制、储存,使艺术商品化倾向日益严重,加速了影视传播屏幕化、直观化、肤浅化。泛滥的直观图像淹没了人们的想像力、创造性,感官的满足取代了宁静的艺术审美与灵魂的洗礼,也会更多地失去富有自主精神的艺术家。长此以往,电影将会沦为娱乐的工具。而对于影视文化来说,技术是可以引进的,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艺术爱好、欣赏习惯、思维心理、民族感情、道德信仰往往是难以替代的,认识到这一点十分重要。

技术的使用不可能完全占据人们的审美需求与审美心理。没有人否认美国在当今世界各种技术的领先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的现代艺术比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更美、更有意义、更打动人心,魅力永存,也不意味着美国的文学艺术天空比19世纪的俄罗斯更群星生辉。俄罗斯一位作家说得好:“科学虽然能够搬动珠穆朗玛峰,但却丝毫不能把人的心灵变得善良。唯独艺术能够做到这点,这是艺术最主要的永恒的目标。”的确,技术不能改变人的心灵,而传播展现的美却需要永远滋润着人的心灵,使人类更加文明。1997年,威尼斯电影节主席洛达里奥在开幕式上说:该是提醒好莱坞的时候了,用机器代替人演电影不是一条通途。他认为,好莱坞梦幻工厂尽管有庞大的资金和新奇的电脑技术,但许多作品冰冷而机械,相比之下,欧洲与亚洲的许多小制作则创造了丰富的美学内涵。

优秀的艺术总是表现出有功利和无功利、有目的和无目的的统一。技术赋予了影视传播强大的生命力,它在技术与审美既对立又统一、既矛盾又亲和的互动中凸显出独特的艺术韵味。技术的发展是功利与目的的结果,对于影视传播的发展,对于影像语言的创新,甚至对于影视美学观念的演变,都有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21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将更加迅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革命将更加广泛地深入到影视传播的各个环节。凭借先进的信息技术,影视传播的方式将会大大拓展,但最该说明的是,依靠技术所带来的宏大场面如果没有精神与心灵、理想与信念的精髓相伴,只会是见场面不见人,见人见不到心,没有什么美学内涵去触动人类的心灵,充其量会恢复电视是“傻瓜盒子”的“美誉”,这是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结局。所以,有功利和有目的的最终目的是要对人类有益。

§§§第二节审美传播的新经济功能

电影刚刚诞生的时候,娱乐是电影的基本功能。电影最初就是为了娱乐开始的。当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首次在咖啡厅进行电影放映时,观众所获得的是《火车进站》的惊险与《园丁浇花》的噱头所构成的娱乐的满足。次年,当爱迪生用托马斯·阿麦特发明的维塔放映机将滑稽的拳击比赛和逼真的大海怒涛投射到银幕上时,电影也不过是轻歌舞剧院和小商店用以招徕顾客的娱乐把戏,娱乐的功能成了当时电影得以生存之本。随着时间的推移,调侃、嬉戏、反讽成了后现代影视传播的重要方式。大量采用调侃、反讽、滑稽模仿等解构方法,消解了庄与谐的界限,不仅对日常生活题材,对历史、战争也做了重新的诠释,以娱乐片为先导,后现代色彩在影视传播中一度显现,他们奉行的就是娱乐原则。在娱乐的形势下,消解、淡化传统,在审美的轻松中试图表现深刻的主题。观众在笑声中解读、领悟传播者的艺术审美内涵。

随着中国影视传播水准的不断提高与创新,它担负起了传播精神文明的重任。在中国,素有“文以载道”的传统。影视传播同其它一切上层建筑一样,必定蕴含着一定的道德评判和审美尺度,具有从属于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的意识形态性。正是在这种内在的意识形态的辐射下,无论创作者有意或无意,影视无一不是创造者依据自己的意识和理想对于现实世界的整合。娱乐变成了功能中的一种功能,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进步。随着影视传播功能的丰富与拓展,使得不同光线、不同速度、不同色彩、不同造型、不同角度,都渗透着创作者对于他所表现对象的理想和审美价值观念的确定。与此同时,创作者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所获得的真切体验和深邃思想,那种对生活充满诗意的理解和反映,使影视传播产生了贯穿历史和震撼心灵的内在艺术力量。电影大师卓别林之所以被称为是“心灵的主宰”,正是因为他的电影“是这位了解生活热爱人们,而且相信他们有美好未来的艺术家的深刻细腻的思想活动的产物”。①格里菲斯说得毫不夸张:“电影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娱乐形式,成为世界上前所未有的最伟大的精神力量。”自此,美学因素充分渗透在了影视娱乐传播中。

一、审美是渗透在娱乐、认知、教化中的高级情感

影视传播具有认知作用,也就是说观众通过银屏,认识了解世界,银屏是观众观察世界、了解信息的窗口。好奇心是人类普遍具有的一种天性,许多的知识获得都是从好奇心开始。人们“往往对神秘的、未知的、不可测的事物心驰神往”,这种“好奇心的满足是主观上的满足:人们都说学习和发现未知的东西会给他们带来满足与幸福”。②因此,电视变革的方向才应该确立为打开电视看新闻。一个人生存的环境在变更,一个人的精力也非常有限,但影视传播的认知功能使我们时时可以感受外面的世界,感受生活的美与千姿百态。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感知所得知识总和的85%,其中视觉占80%。影视传播是诉诸视觉为主的视听艺术,它运用人们最直观的活动画面、现场感,并辅以语言、音乐、音响、叙述故事、抒发感情、传播知识信息、再现社会生活,造成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传播效果。人们在电影的娱乐性和认知过程中获得不同的精神愉悦与审美享受,因此,审美是渗透在娱乐与认知过程中的一种高级情感。

① [苏]普多夫金:《笑里含泪》,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第382页。

② [美]费兰克戈布:《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上海外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6页。